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物印初心”——以红色物件为载体加强大学生 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来源:南京财经大学外国语学院 作者:李超雅

摘要:红色资源是我们党领导中国人民在革命战争和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积淀形成的,它蕴含着丰富的革命精神和厚重的历史文化内涵[1],“物器无言、初心有声”——革命文物作为重要的器物文化资源,见证了战火纷飞的峥嵘岁月,承载着坚如磐石的信念信仰,是高校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活”素材。近年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红色文化的重要性,提出要“把红色资源利用好、把红色传统发扬好、把红色基因传承好”。2022年7月16日至8月27日,南京财经大学外国语学院“探访红色物件,追寻红色记忆”团队在浙江开展暑期三下乡喜迎建党百年主题行动。在指导老师的协助下,团队配合当地抗疫措施,采取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以老党员讲老物件、回忆初心故事的形式,让青年学生穿越历史、走进细节,感受峥嵘岁月里不变的初心与情怀。团队通过采访、实地走访、问卷收集、团课浅析以红色物件为载体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意义及作用,并就此提出相关建议。

关键词:红色物件;红色文化传播;实践调研

指导老师:李超雅(南京财经大学外国语学院学工办主任、分团委书记)

团队成员:卢嘉雯,张逸恩,张蓓,虞婷婷,吕道平,张斯谊,杨洋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年轻人从红色理论中接受的教育与体悟十分有限以及身边接触到的具有深厚红色历史积淀的红色物件极为稀少,不懂得红色物件背后的深层次意义等问题滞碍了红色情怀在时代中的流转。南京财经大学积极组织学生参加“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实地走访浙江等地区红色文化基地,采用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调研红色文化传承情况。调研发现当地群众,包括青年学生对红色文化了解不多,红色物件保存状况不佳。外国语学院“探访红色物件,追寻红色记忆”团队开展具有地方特色的红色文化传承教育,努力增强大学生对红色文化的认同感,以实践调研完善青年大学生的知识体系,强化暑期“三下乡”实践育人的功能,积极拓展红色物件宣传渠道。实践团以访谈法为主要方法,以实地考察法为辅,聚焦于红色物件的现状开展调研分析,探访以“保卫祖国、乡村建设、对外贸易”为主要方面的红色物件,并致力于讲好红色物件背后的故事,进一步发挥红色物件的宣传功能,尤其是助力于其成为引领、培养青年学生爱国主义情怀的重要红色资源。

一、项目内容

(一)调研对象

线下调研对象主要为游客和当地群众,线上以在校青年大学生为调查人群。

(二)数据收集与整理

线下接受调查人数共计76人,其中受访人群大多集中于18~24岁之间,群体以大学生为主,该群体对于红色物件的了解程度集中于了解相关历史事件; 18岁以下及 25~30岁之间受访人数较少,从整体数据分析来看,18~24岁之间的受访人群大多对红色文化载体的了解并不深入,但由于数据较少,分析的结果相对片面。

1.大学生对红色文化理论知识了解度

调查问卷中,大学生对红色文化的理论知识了解包括以下问题:(1)你是否了解红色文化?(2)你目前了解的红色文化载体有哪些?(3)你所在的高校开展过红色文化学习的途径是什么?你所掌握程度如何?(4)你所在的家乡身边老党员的红色物件是否了解?通过对回收的有效问卷进行分析发现:10.6%的大学生了解红色文化的相关知识和内涵;学生所在的高校大多数以思想政治课的形式开展红色文化的学习,但是学生掌握的程度还不够理想;80.7%的大学生对所在家乡以及周围身边老党员的红色物件不清楚。

2. 大学生对红色文化的兴趣度

大学生对红色文化的兴趣度主要包含以下方面:(1)你对红色物件感兴趣吗?(2)你认为新形势下是否有必要大力传承红色文化?(3)你认为掌握红色文化知识对你自身发展有帮助吗?线上接受调查人群为在校青年学生,调查人数共计113人,其中“对红色物件的了解程度和关注兴趣度”的调查结果显示,选择仅是听说过的有47人,占比41.59%;选择在学校课堂中学过,知道“勋章、证书等红色藏品”大概相关历史有21人,占比18.58%,选择知道详细历史的有13人,占比 11.5%;选择并不了解,感觉和自己关系不大的共计32人,占比 28.31%。

通过调查问卷得出了具体的数据,数据反映出大众对于红色基因传承的态度。调研小组返回家乡后,走访当地老百姓时发现,有的不知道什么叫红色文化,有的不了解当地红色资源,有的知道周围身边的老党员,但不知道具体有什么红色物件,有的子孙后代即使有听说,但是并没有深入了解,调研小组成员走进了家乡所在地的红色文化教育地,发现教育地周边的商贩较多,也会给前来参观学习的人一种不好的印象。总体来看,传承红色基因的思想是主流的、积极的,但不容忽视的是,一些问题导向性态度值得关注,大众对红色文化传承与保护意识还比较薄弱,需要加强引导。

(三)调研内容

本项目运用问卷法、访谈法、实地调研法了解到主要年龄段的人与红色物件和红色文化的关系,对于红色文化的含义和现状有了更深的了解。同时,本团队对9位拥有红色物件的老党员或者老兵进行了采访。在采访之前,团队做了充分的准备,首先运用自己的人脉和资源了解到这些具有光荣事迹的人,事先了解他们的红色物件以及大概的红色故事,并且将这些物件及其背后的故事分成“保卫祖国”、“乡村建设”、“对外交流”三个维度来确定采访问题。此外,我们参观了当地革命纪念馆和红色博物馆,将讲解员讲解的故事与物件及其背后的红色历史故事相结合,强化了对中国共产党和国家的历史认同和情感认同。最后,由团队成员给参加暑期班的孩子们上了一堂别开生动的课—听党史、画党徽、传红心,将党史学习融入课堂,向青少年讲述了党旗党徽的来历以及演变的艰难历程,透过党旗党徽等红色物件,让孩子们学习党的历史,培养孩子们热爱党、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四)项目安排

2022.6月下旬:联系各个年龄阶层的当地党员和退伍老兵,利用网络资源搜集有代表性的红色物件,并走访当地的博物馆、党史陈列馆,以文物为切入点更深入了解地方红色文化,为后续采访做好前期准备工作

2022.7月:探访相关党员和退伍老兵,以采访的形式搜集所留物件背后的红色故事。通过对物件、采访过程的拍摄、录音等,做好物料的搜集工作。采用问卷等形式进行民众关注度等相关信息的搜集。

2022.8月:利用网络相关资源,结合现有物料,进行整合,通过探索新老物证背后的红色文化传承完成调研报告,由团队成员分别给参加暑期班的孩子们上党课,完成系列推文,视频剪辑,新闻稿等工作。

(五)调研方法

1.实地观察法

团队成员在做好当地疫情防控的情况下,家乡所在地的红色展馆或革命根据地进行实地参观学习。通过走访观察实践地,结合线上调查的实践地宣传情况与游客评价获得有价值的数据资料。

2.访谈调查法

团队成员通过在实践地随机抽取游客与工作人员,就红色景点宣传建设、革命精神了解程度等问题进行提问,队员将其回答内容与行为动作等拍摄记录作为调研依据。

3.问卷调查法

确定调研主题后,团队一起商讨编写调查问卷,设置开放式和封闭式问题,由问卷星发布,线上通过高校和地方性群聊发向大学生和游客群体,线下通过实践地随机抽取游客填写问卷得到抽样结果,其后分析问卷结果获得红色文化普及度与宣传方式等相关答案。

(六)研究意义

1.构建红色文化传承与发展的物质载体,增强大学生对红色文化的认同感

红色文化物质载体是践行革命精神的实践产物,在践行革命精神的过程中能加深人们对革命精神的理解和认识,并实现红色革命精神的弘扬和传播[2]。要想有效叙述红色故事,传承红色文化,就必须要改变文化传承理念,将视线聚焦于红色文化资源。红色物件是在革命战争年代,由中国共产党人、先进分子和人民群众共同创造并极具中国特色的物质载体,蕴含着丰富的革命精神和厚重的历史文化内涵,是我国宝贵的文化资源,是中华民族的精神财富。不管是在实际的生活中,还是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过程中,红色文化都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我们必须要重视对红色文化中红色物件等载体的挖掘和传播,充分认识利用实际的载体,将红色文化更好地传递给人们,使其了解红色文化真正的内涵和所具有的价值

2.以实践调研完善青年大学生的知识体系,强化红色文化实践育人功能

实践调研是对第一课堂知识学习的延伸,能让学生完善学生知识体系的架构。大学生在校园学习的知识,通常局限于课本理论知识,而实践有利于弥补第一课堂的不足,是对第一课堂学习的具体应用。红色文化的宣传教育不能停留在表面上、课本中,要深入到年轻一代的学习生活中去,通过实践活动,带领青年大学生听党话跟党走,将所学知识运用到现实中,提升自我能力。这项追寻红色物件的实践活动运用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不仅可以发挥红色物件的重要教育价值,还可以更好地促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高思想道德水平,增强思政教育的效果。通过本次实践调研,深入挖掘红色资源的内涵与功能,梳理红色资源与思政教育之间的内在关系,有利于增强思想政治教育课程对大学生的吸引力,有利于发挥红色物质载体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重要作用,强化实践育人的效能。

3.主动了解当地红色文化资源,在志愿服务中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

高校大学生培养的最终目标是服务社会、服务人民,为建设现代化强国作出自己的贡献。当代大学生努力学习和传承红色文化,深入领会红色文化中的先进思想、改革创新精神,理论联系实践,在实践中参与社会,融入社会,敢于面对困难,在困境中求生存,求发展,积极进取,顽强拼搏,在实践中发挥才能,在服务社会中不断成长[3]。服务社会,知行合一。大学生利用暑假返家乡主动了解当地红色文化资源,组织到乡镇参加支教活动,走进乡村教室,和当地老师学生互相交流,用形象的授课内容告诉学生什么是真理,什么是值得肯定的。这种面对面的直接交流,有助于大学生深入了解乡村教学实际、学习生活,将所学知识融入乡村教学建设、学校发展、志愿服务各方面,在实践运用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在志愿服务中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在困难面前积极进取,用科学知识武装头脑,为建设社会主义事业承担起当代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二、实践报告

(一)实践开展情况

1.寻访革命英雄,坚定理想信念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初心使命,一代人有一代人的强国誓言。7月中旬,团队开启了寻访老党员和老兵,聆听英雄事迹,赓续强国誓言。本次寻访,共走访了9位英雄老兵,他们平均年龄74岁,其中年纪最大的革命老兵吴仕有爷爷,曾参与温州洞头岛解放战役,在父亲的影响下,儿子吴馀成也参军入伍,并在对越自卫反击战中立下赫赫战功,家中的锦旗和勋章更显光辉夺目。大学生们听后备受鼓舞,并当即表态:作为新时代的大学生,我们一定会牢记初心和使命,弘扬爷爷们的革命斗争精神,用自己的实际行动,为新时代做出应有贡献。

2.强化红色引领,助力乡村振兴

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本团队采访到的9位老党员中,在家乡助力乡村事业建设的占了很大的比重,有三位老党员是村干部,是引领乡村振兴的重要力量,这些人在2021年全部获得“光荣在党50年”纪念章。团队通过实地考察发现,这几位老党员一直积极主动发挥党员的先进性和模范带头作用,助力推动村级产业发展、基础设施建设、乡风文明创建、人居环境整治,汇聚文明乡风“正能量”。“水利夫妇”俞有火、吕仙圭,十几年来坚持带领村民兴修水利,修水渠,建水库,助力乡村振兴;担任村书记二十余年的包开东讲乡村发展新路子、说乡村致富新办法、道乡村惠民新政策、诉乡村感人好榜样,充分发挥了一名党员干部在乡风文明建设中的战斗堡垒作用。

3.重走红色路线,共话峥嵘岁月

团队成员们前往甘肃省金昌市永昌县红色革命基地,经工作人员介绍,为纪念红西路军革命,该红色教育基地特设置“重走新四军之路”项目。随后,我们也换上了红西路军服饰,同其他游客一起沿着革命先烈的足迹,重温那段历史。“革命之路”并不好走,一路上坑坑洼洼,时有泥泞处,需要我们时刻留心脚下。回想起红西路军红色的历程,他们走的每一步都比我们彼时艰辛,此次重走红色路线,进一步了解到红色历史和红色革命精神的内涵所在,深刻领悟了革命先辈们不怕艰苦、顽强拼搏的革命精神。

4.传承革命薪火,赓续红色血脉

为增强青少年的民族责任感,培育红色革命精神和爱国情怀,团队在甘肃金昌,浙江杭州等地多个青少年活动中心开展红色课堂、进行红色故事的分享以及开展红色主题参观活动等,为孩子们上了生动的一课,团队成员鼓励孩子们在纸上画出团徽与党徽,用画笔描绘出自己未来与祖国未来的故事。希望通过这一系列的课程,激发少年们了解红色物件的兴趣,让孩子们认清自己的“根”和“魂”,从小树立坚定的理想信念,不断从红色基因中汲取前进的力量。

(二)实践反思

1.红色物件科学保护力度不足

在中国共产党成立至今,许多红色物件也随之诞生,但是由于保存成本高,导致许多红色资源损毁较为严重,还有一些重要革命文化遗址荒芜性坍塌,部分红色物件处于无人监管状态,使得优秀红色文化资源边缘化、空虚化、损毁化。红色物件以其独特性和历史性,造就了其不可再生和不可替代性。尽管现存的红色物件存在的位置较散、零落不集中和保存环境条件有限的客观问题,但是对于现存的红色资源,首要任务还是应该真正保护好,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要本着对历史负责、对人民负责的态度,深入开展红色资源专项调查,加强红色遗址、革命文物保护工作。”通过问卷调查,我们发现有一半的人认为保护红色物件的困难之一便是保护成本高。

2.对红色物件蕴含的文化资源深入挖掘力度不够

当前,红色文化传播价值有着极强的政治指向性和社会本位性,内容和形式尚未有效地基于接受主体的变化而变化,仍主要囿于传统的基于知识分子的理性形式,难以为一般受众理解和接受。一方面,现有的红色物件等重要文化资源更凸显政治性传播,生活嵌入度不足,对红色文化蕴含的生活价值挖掘还不够,对红色文化与人们日常生活的关联性体现较少,存在着红色文化与日常生活分化现象,导致红色文化与人们的生活实践脱节;另一方面,红色文化传播的历史性与时代性的分离,由于红色物件大多起源于革命战争年代,对其当代价值挖掘不够,导致红色文化传播和党史学习教育未能充分融入人们的日常生活,较强的历史感割裂了红色文化与时代的契合性,使得当前在红色文化传播过程中存在着将红色文化价值历史化、狭隘化的问题,以至于人们产生红色文化无法有效剖析和解答当下现实问题的误解,当红色物件蕴含的文化内容偏离了受众的感知体系和生活经验时,就容易出现传而不受的问题。

3.复杂的传播环境对红色物件等文化传播效果的稀释

多元开放的文化生态对红色文化传播效果消解,新媒体环境下复杂动态的文化生态削弱了红色文化传播的实际效能。一方面,随着社会开放程度的不断扩大以及传播技术的发展,各类文化思想不断地碰撞交流,红色文化传播处于复杂且动态的文化环境中。如历史虚无主义通过抹黑和诋毁我国革命历史和建设成就,试图动摇红色文化的历史根基,灰色文化以流行时尚的外在元素为包装,不断解构红色文化的价值体系。尤其是在世界经济一体化推动下,西方发达国家凭借其技术和经济上的优势,一些消极、腐朽的外来文化乘势而入,在我国实行文化传播和价值渗透,给红色文化带来一定冲击。另一方面,传播主体日益多元化、个性化,带来信息来源的多元性与不确定性,导致信息的良莠不齐、真假难辨。同时信息传播者的价值取向,传播目标的多样性也增加了信息筛选的难度。受众的注意力容易被分散,尤其是红色物件等具有个人特色的碎片化传播特征,导致接受主体往往仅依据个人喜好片面地看待事物,或只是抓住红色物件等事物的某一局部特征以偏概全地进行思考,缺乏对物件背后文化意义的整体把握,不利于对红色文化形成全面系统的认识。

三、聚焦红色物件在大学生中传承红色文化的具体措施

(一)转变新思路,重视红色物件资源整合,注重专业梳理和内涵挖掘

对红色物件资源进行纵深挖掘,绝不仅仅是教科书上书写的毫无感情的干瘪文字,要聚焦物件本身历史事件、着眼具体人物、解读关键细节,通过广泛寻访历史亲历者,收集整理一手历史资料和历史物证,通过访谈多方求证重要史实,本着严谨负责的态度,针对现有历史叙述反复进行推敲。同时应该拜访校内外权威的历史专家、学者,邀请他们针对一些有争论的历史问题给出权威意见,针对红色文化内涵进行深入解读[4]。高校思政工作者在授课的过程中也要吃透历史,准确解读红色文化,以“红”育人,以“物”感人,改变自身传统的教学理念,积极利用红色物质载体来创新教学方法,在课程设置上积极融入创新元素,注重专业梳理和内涵挖掘,增强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性,激发学生对思政课的热情。同时高校要充分联动现存的红色文化物质资源营造浓厚的红色文化氛围,利用红色遗址、红色人物、红色事迹,构成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生动模板,让艰苦斗争岁月里的声声炮响,建设现代化强国的崇高目标,创造性地融合入思想政治教育,让大学生对历史素材吃得透、说得全、讲得深,做好红色文化的“播种机”和“扩音器”。

(二)搭建新载体,建立红色文化网络社区,充分发挥“意见领袖”作用

新媒体技术的发展推动新平台、新载体、新手段的出现,为红色文化传播提供了更广泛的渠道。高校需要创新红色文化传播的方式,将新媒体与红色文化进行有机结合,实现红色文化创新发展,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在新媒体平台的支持下,高校可通过兴趣群组建立红色文化社区,以红色历史事件、物件、历史时期、革命老区等不同内容设立专区,让学生依据自身兴趣选择相应的网络社区,同时结合重要时间节点,引导学生开展红色诗歌会、红色演讲比赛、红歌大合唱比赛等,将线上线下进行有机结合,线下开展红色文化活动,线上进行相关宣传,通过多渠道对其进行红色文化教育。高校在网络社区内可以上传校方观点并与学生进行互动交流,发挥“意见领袖”的作用,积极转换身份改变过去单一的直接灌输与说教模式,树立良好的传播形象,加强“意见领袖”的传播策划能力,提升传播主体的公信力和影响力,让学生之间互相引导,共同完成对红色历史文化的了解。

(三)利用新形式,创新第二课堂红色文化建设,提升学生主体的价值认同

针对红色文化活动难以形成体系的现状,一方面,高校在第二课堂红色文化活动的开展过程中应加强顶层设计,梳理、整合红色文化建设方案,协同各方面力量,拓宽红色文化传播渠道,如建设校内红色历史展览馆、党史教育基地、美育教育基地等。此外,高校还可以积极应用先进技术如 VR、AR 技术等进行红色文化建设。以 VR 技术的应用为例,高校通过引进相关设备和资源可以让学生身临其境地体验红色历史事件,感触红色文化物件,触摸历史温度,这种体验效果远远优于观看红色电影。除了校内文化活动,高校还可以结合寒暑期社会实践,带领大学生前往革命纪念馆等地开展参观交流活动,或奔赴革命老区,学习革命传统,服务老区人民,将社会服务和红色文化学习有机结合,增强大学生的使命担当。另一面,实现红色文化的价值回归,还需提升红色文化解答现实性问题的能力。红色文化源于实践活动,且指导实践活动,在关注、解决现实问题的实践中体现其先进性,这就要求红色文化传播需摆脱空洞的说教,构建源于大学生日常生活的传播内容,依据大学生当前生活需求的新变化,给予现实世界的关照,在满足学生自我全面发展的需求中表达关切。在化解各种社会矛盾和利益冲突中提供文化滋养。此外,通过加强对红色文化传播内容的设计,从学生的奋斗实践和日常生活中挖掘传播素材,多传播发生在学生日常生活中的感人事迹和先进典型,提高大学生主体基于个人生活逻辑起点的红色文化的认同感,激发其学习和了解红色文化的兴趣。高校通过开展丰富的第二课堂红色文化活动,让红色文化融入校园文化中,让大学生潜移默化地接受红色文化的熏陶。

http://www.dxsbao.com/shijian/523283.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暑期科研攻关,理论与实践并行

为了巩固所学专业知识,培养科研技能和动手能力,山东师范大学化学化工与材料科学学院ORGU本科生科研小组部分同学于2021年暑假期间选择留校继续钻研课题内容,在做好个人防疫的前提下深入动…… 陆艺煊 山东师范大学化学化工与材料科学学院查看全文 >>

勤俭节约行公益,凝心聚力献爱心——山师学子公益行

玻璃晴朗,橘子辉煌。阳光伴着习习微风,洒满校园各处,更照亮了2019级化学三班同学们的公益行。瞧!他们手里的是几个星期以来收集的一摞摞废纸箱,一本本闲置的爱心书籍,一个个弃之可惜…… 陆艺煊 山东师范大学化学化工与材料科学学院查看全文 >>

传递爱与知识,义务家教在路上——山师学子实践总结

指缝很宽,时光太瘦,昔日年岁已悄悄从指缝间溜走。大学的时光在转眼间已经过半,总结两年来的收获、确定未来从事的方向对现阶段的我们而言至关重要。作为一名化学专业师范生,除了必备…… 陆艺煊 山东师范大学化学化工与材料科学学院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青春共鸣 校媒同行|相约小葵馆,交流探索再成长~~

为进一步提升新媒体运营能力,推动新媒体工作室的创新发展,深入学习新媒体工作室的建设理念与实践经验,并注入新的活力与灵…

湖南农业大学经济学院开展河流知识讲座志愿服务活动

为了让小朋友们更好地了解河流重要性,珍惜水资源,培养河流保护意识,11月21日,湖南农业大学经济学院青年志愿者服务队前往…

机电工程学院召开本科教育教学审核评估动员部署会

012024年11月7日,机电工程学院在第八教学楼南308会议室召开了本科教育教学审核评估动员部署会。会议旨在深入贯彻落实学校关于本…

红色岁月映初心,烽火征途铸忠诚|湘科院成功举办红色剧本杀活动

本网讯(记者李嘉瑶丁紫涵)为传承革命精神,增强爱国主义情怀,发挥一站式学生社区的推动作用,11月17日下午,湖南科技学院…

红情逸趣扭乾坤,棒影承辉颂党恩 ——土木工程学院举办科技文化节系列活动

为弘扬民族精神,培养爱国意识,以红色文化为纽带,连接过去和现在,并让红色精神内涵深入人心,土木工程学院于2024年11月18日…

最新发布

大连理工大学赴贵州省毕节市威宁彝族苗族回族自治县 志愿服务走访活动圆满结束
民族复兴,乡村必先振兴。为助力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更好了解国家生态发展同区域产业改革的变化,2022年6月19日,大连理工大学“缘起大工·赴威寻宁”社会实践团赴毕节威宁开展为期4天的…
环境卫生治理尚有不足,我们仍需努力
居民对社区环境卫生的认识方面。社区居民认为正因社区在环境卫生的具体各环节上都需要改进和加强,其中“街道的及时清理”、“垃圾的处理”被认为是较为急需的,这和社区的现实有着密切的联系。同时,社区居民肯…
让城市留下记忆,让人们记住乡愁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现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很快,城市建设日新月异。越是这样越要加强历史文化街区保护,在加强保护的前提下开展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有机融入现代生活气息,让古老城市焕发新的活力。为推进历史…
南京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心“宿”南师实践团队宣讲活动顺利开展
2022年8月,南京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心’宿‘南师”百廿南师实践团于江苏省宿迁市开展寻访宣讲活动。活动主要分为三个阶段:采访一位南师毕业、宿中任教的教师校友,为今年考上南师的宿迁中学的22级新生们开…
西安市新城区社区环境调查发现
2022年7月底。西安建筑科技大学赴陕西省西安市新城区城市环境治理暑期社会实践团在陕西省西安市新城区西一路进行社会实践活动。在实践活动中,我们调查了西安市新城区西一路环境治理情况,记录现今市容市貌状…
“今天你讲普通话了吗”网络问卷调查结果
普通话调查结果总结本次调查共发出问卷75份,回收问卷75份调查人群:经调查数据显示,18岁到24岁的人群数量占据多数,青少年是本次调查的主力军,小孩和老人所占比重较少受教育程度及其普通话程度:经调查人员…
阅读“活”的建筑:如何延续历史文化街区的生命
“寻根·读城”团队是山东大学暑假社会实践队伍中的一支,“寻根·读城”,循着当下社会文化的发展来探寻城市的发展历程与特点,并在循看趋势前景的同时,寻找城市最初独有的记忆,从而更好地“寻路”,找到…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建大学子赴西安新城区环境调查
为进一步推进生态环境质量整治,新城区持续开展工地噪声污染防治、企业环保检查、废品回收站集中清理等工作,持续改善人居环境质量,让“西安蓝”成为城市主色调。通过前期了解,我们知道了西安市新城区在环…
寻历史文化保护,探老街区发展
近年来,青岛市南区统筹谋划布局,强化顶层设计,制定了西部老城区复兴发展五年行动纲要和西部老城区“三湾一区”项目攻坚作战方案以及2019年西部老城区复兴发展攻坚任务推进实施计划,将历史文化街区保护作…
西建大情暖童心团赴爱之歌儿童之家暑期三下乡
西建大情暖童心团赴爱之歌儿童之家暑期三下乡为深入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