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1日至8月5日,在老师的指导下,我组建了“感知中国,聆听世界”文化交流互鉴团,并带领苏州大学外国语学院学子与老挝苏州大学学子、越南学子线上开展了一系列活动。我们的实践分为四个主题:“我和我的家乡”、“我的大学生活”、“我喜欢的歌曲或电影”、“为什么学习汉语/外语”。除此以外,我还组织开展了“共守初心、共话未来”文艺晚会和“共唱一首歌”短视频录制活动,并将歌曲进行了剪辑合成了最终成果。这段时间内,我收获颇多:我锻炼了主持能力、组织能力、写作能力和剪辑能力。并增强了文化自信,打开了世界格局,拓宽了国际视野。
在实践进行过程中,观看着大家的分享的同时,我也感悟着中国文化在世界的影响力,思考着如何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一步推广到世界。下面我将从家乡文化、文艺作品和语言文化三方面具体讨论对中国文化的弘扬与传承。
(一)家乡文化
在“我和我的家乡”实践过程中,老挝学子介绍了老挝诸多城市,中国学子介绍了黑龙江、四川、广东、河北、河南、上海以及江苏多个省份的城市。其实不止这些被介绍的城市,中国的其他城市也都是具有悠久历史、蕴含丰富文化的。所有的城市,不论东西南北,不论贫富,都值得被我们中国人去熟知,去坚定不移地传承下去,也值得我们将这些家乡的文化转播到世界当中,令各国的人们深入了解我们中国的城市。然而对于许多外国人而言,一提到他们所知道的中国城市的名字,答案大多只是北京和上海。北京和上海的确是中国最国际化的两个城市,但是在国际报道中,我们也应该更多地讲述其他城市的故事,令世界了解到多元的中国。
而“家乡”这个词,是刻在每个中国人的心里的。家乡是生命的摇篮,记载着自己的人生轨迹。自古以来,这个词语一直被注入着情感内涵,这种情愫已经融进了我们的生命。结合我所学的西班牙语专业,在西班牙,人们同样注重和家人聚在一起。但是,像一些北欧国家,他们并没有所谓的“恋家”情结,所以,如何向这些不注重家乡文化的国家传播我们的家乡理念是一件需要我们去反复思考的事情。两种理念没有优劣之分,只是存在不同。我们也不能去批评对方不注重家乡文化,因为所处社会环境不同,风俗习惯也不同。相反,我们不仅要通过文化差异达到兼容并蓄的思想,还要将这种思想传递到世界中去,令世界人民在熟悉到本国文化的同时,了解中国文化,从而尊重差异,形成更加包容的心态。这才真正达到了弘扬中国文化的目的。
(二)文艺作品
音乐与电影是两种艺术形式,是当代不可或缺的娱乐方式,也是文化输出的重要媒介。在“我喜欢的歌曲或电影”实践活动中,我们分享了自己喜欢的歌曲或电影。在分享过程中绝大数人介绍的是外国文艺作品,这可能是因为我们是外国语学院的学生,会更多接触了解外国的文艺作品,但是,从这一现象我也联想到是不是中国在熟练运用多种媒介讲好中国故事方面还存在不足之处?不得不承认,中国有许多非常经典的文艺作品为世人熟知,如当时火遍全球的邓丽君、张蔷的音乐,还有成龙的电影。虽然这些输出做得非常成功,不过我觉得还有许多其他的中国元素亟待我们去弘扬。
在将中国文化传递到世界的过程中,我们要做全面的传播,尽量避免外国人对中国文化存在误解。我在社交网站上看到有人发表了这样一个看法:李子柒的视频很好,但她的文化输出适合给了解中国的外国人看,但可惜大部分外国人对中国的理解太片面了。所以我们还是要多方面的去向外国传播中国文化。
(三)语言文化
中国的国际地位越来越高,也有越来越多的外国人开始学习汉语。就拿最近的例子,我们团队就有学习汉语的老挝苏州大学学子和越南学子。语言背后是文化,学习汉语就是在学习中国文化。但是,汉语文化的传播似乎大多数落脚在亚洲地区,而西方国家学习汉语的人数比例并不算多。就举一个与我所学专业相关的例子,西班牙的巴塞罗那自治大学的针对西班牙人的汉语教学专业是目前西班牙唯一一个从事国际汉语教育人才培养的官方硕士。我并不否认学习汉语的外国人很多,但是如何更好地传播汉字的魅力,如何让更多人了解到我们中国五千年传承下来的汉字蕴含的丰富文化,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
“坚守本土文化,做好文化输出”一直是当今中国的热点话题。以上三点只是具有代表性的三个方面,更多中国元素正等着我们去传播。作为外语人,我们应该在坚守我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同时,充分发挥好专业的优势,主动承担起讲好中国故事的重任,做好中华文化的弘扬者、传承者,努力为中国文化走向世界贡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让世界看到更加多元、更加立体的中国,并能兼容并蓄,包容各国文化,生活在一个更加多彩的世界中。
http://www.dxsbao.com/shijian/522623.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