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安徽学子三下乡 凝聚青春力量,助力乡村振兴

来源:安徽工业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 作者:胡经东

2022年8月20日,安徽工业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暑期实践团队赶赴安徽省合肥市肥东县开展暑期三下乡活动。旨在了解乡村目前的发展情况以及居民生活等相关问题,在我们追溯中国社会发展足迹的道路上,深刻认识到乡土文化凝聚了祖先文化智慧的结晶从而强化了学生的社会使命感。

8月20日,实践队抵达安徽省合肥市肥东县并开展暑期实践调查。清晨,实践队以饱满的精神风貌集结一起,不同于城市的车水马龙,乡村蕴含着一缕缕炊烟,一声声吆喝,一辆辆自行车。我们若有所思,或许这就是远离城市喧嚣的慢生活。光阴荏苒,数字时代的到来,风驰电掣间,一切快而即达,取代了心心念念的煎熬与忐忑,所有的远在天涯,皆有如近在咫尺。在小城里,有陶渊明眼中的“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孟浩然眼中的“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李绅眼中的“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我们看到,在二十一世纪的中国大地上,不仅有高楼林立,灯红酒绿,还有延续了5000余年的乡土文化,“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油然而生一种家乡的归属感。更是激起了我内心深处对华夏乡土文化的共鸣。此时此景,我迫不及待开始接下来的走访。

期间,我们走访了当地集市,经过提前了解和即时询问,我们发现乡村的物价比城市低不少。为了进一步了解当地居民的生活,我们随机拜访了几户人家。与他们交流中了解到近年来乡村发生的变化。如今村里年轻人已是极少,多数都已外出求学和务工。这也是如今乡村振兴面临的一大难题:“留不住人”,尽管老人们面对我们的到来充满热情与喜悦,在交谈时笑容始终洋溢在脸上,但是却难掩老屋的寂寥与沉默。我和队员们不禁思考,如何使乡村留得住人呢?人与技术是关乎乡村发展的重要因素,想要年轻人不外流,就必须要有吸引他们之处——工作或者高质量的教育,相比较于提供高质量的教育,提供工作无疑能更快的实现,在乡村创办因地制宜的特色产业无疑是一条好的建议,但是如何具体的实现它,却并非易事,这其中需要企业家,当地政府,以及当地人民的共同努力。

图为实践队员刘有权在与当地居民进行交谈。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洪辰阳 供图

当日恰逢当地居民做核酸检测,实践队便以青春奋斗正少年,志愿服务我先行的初心积极投入核酸检测协助工作中。朦胧而飘摇的小雨不期而至,洒在身上有丝丝凉意,但却丝毫没有减少我们高涨的情绪。在实践的过程中我们细心观察到,当地的“新农村建设”卓有成效。据了解“新农村建设”是指按照新时代的要求,对农村进行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等方面的建设,最终实现把农村建设成为经济繁荣、设施完善、环境优美、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目标。具有“生产发展、生活富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其最外在的表现就是当地新房屋的规划与建设,整洁的街道,优美的草地绿化,白墙灰瓦的房屋等无不彰显着相较于过去“老、破、旧”的陈腐刻板乡村概念,如今的乡村的的确确迎来了新生。我也在此感受到了乡村振兴的意义所在。好的环境对乡村振兴意味着什么?队员们分享道,一株植物最终能成长的如何,不仅取决于它自身的基因,也与其外部环境息息相关,适宜的环境,是植物良好成长的必要条件,正如乡村的良好生态环境,近年来国家对创业的政策鼓励,为乡村振兴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发展基石。

核酸检测完成后,小雨渐息,夏日的酷热也消散了几分。我们走进当地的暑假辅导班,孩子们天真活泼,脸上挂着灿烂的笑容,那份童真总是很打动人。在辅导班,实践队开展折纸、唱歌等活动,旨在为小朋友增加技能的学习以及美好生活的体会小孩子兴高采烈欢乐的声音响彻云霄。孩子,是民族的希望,而我们面对的小朋友,是未来的栋梁,也许他们就是乡村振兴发展的排头兵,会成为为当地的乡村振兴作出贡献的佼佼者。尽管在乡村,人们的生活可能不富裕,但是孩子们的教学环境却干净整洁,或许这正应对了一句老话:再穷不能穷教育,再苦不能苦孩子。我们也相信,有此信念,乡村振兴,一定不会遥远。

图为实践队员蒋玉龙正在教小朋友们折纸。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李学恩 供图

通过这次的社会实践活动,我更加深入地了解到乡村生活的风貌和感受。然而革命尚未成功,我们仍需努力。习近平总书记说过:“新时代的新青年,应志存高远,脚踏实地,埋头苦干,让青春在为祖国,为人民的不懈奋斗中焕发绚丽光彩。”无数事实都可以证明这一点。我们可以看到陈延年和陈乔年兄弟二人坚持用双手铸就梦想,用汗水浇灌未来;我们可以回想雷锋那句:“我要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的奋斗中去。”;我们可以感受到年仅21岁的王焯冉在面对火情时的义无反顾,蹈死相从。因此,我们决不能低头,决不能忘记初衷,把小我融入大我,用乡村振兴精神感染自己。“你所站立的地方,正是你的中国,你怎么样,中国便怎么样。”乡村振兴战略是中国前进道路上的一个缩影,我们也是中国14亿人中的一个缩影。我们生逢其时,我们肩负重任,我们应以己之力,筑振乡之基,谱兴国之章。(通讯员胡经东)

http://www.dxsbao.com/shijian/522232.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丰盈科普之翼,筑牢创新根基

湖南科技大学第二十届大学生科普知识竞赛顺利举办为调动学生学习科学文化知识的热情,活跃湖南科技大学科普活动氛围,6月6日15:30,湖南科技大学第二十届大学生科普知识竞赛决赛(以下简称…… 文明 莫飘遥 匡无 湖南科技大学青年融媒体中心查看全文 >>

青年铁肩担责任,赤诚丹心谱新篇

湖南科技大学第二十一届团委、学生会主要学生干部候选人演讲面试顺利举办为贯彻落实湖南科技大学团委、学生会换届工作,遴选出优秀学生代表,组建一支思想觉悟高、综合素质好的学生干部…… 陈碧瑶 李泳霖 张 湖南科技大学青年融媒体中心查看全文 >>

奋楫笃定勇担当,栉风沐雨展新篇

湖南科技大学第二十一届团委、学生会主要学生干部候选人第二轮竞选无领导小组讨论顺利进行为吸引广大优秀学生干部投身校园建设,组建一支思想品德好、工作素养高的学生干部队伍,6月3日…… 文明 李泳霖 蒋慧 湖南科技大学青年融媒体中心查看全文 >>

名师妙传中医奥道,群才深悟中华文化

湖南科技大学第十二期青马讲坛第三讲暨了解中华传统文化系列讲座之“走近中医”顺利举办为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引导广大青马学子清晰认识到中医这一传统文化传承和发展的重要性,6月…… 邱慧祺 李泳霖 匡 湖南科技大学青年融媒体中心查看全文 >>

非遗文化进校园,纸影翩飞庆六一

湖南科技大学定名二十周年系列活动之6·1“薪火相传·文化润童心”——湘潭非遗纸影戏进校园展活动顺利举行为促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可持续发展,提升学生道德素养和人文情怀,同时为庆祝六…… 邱慧祺 莫飘遥 张 湖南科技大学青年融媒体中心查看全文 >>

英才巧拟声形,齐力演绎经典

湖南科技大学第二届信文杯“声承薪火·心映征途”配音大赛决赛成功举办为号召湖南科技大学学子在语言表达中拓宽知识面,提高人文、艺术等方面修养,营造健康向上的校园文化氛围,5月23日…… 刘乐 李泳霖 谢芬 湖南科技大学青年融媒体中心查看全文 >>

激情拼搏勇竞技 勉力奋斗燃青春

湖南科技大学2023年首届“袁记云饺杯”羽毛球混合团体赛暨体育专业羽毛球单项赛顺利举行为进一步提升科大学子对体育运动的兴趣,弘扬健体精神,形成尚体风气,5月21日15:00,湖南科技大学…… 曹淑祥 蒋慧颖 高 湖南科技大学青年融媒体中心查看全文 >>

科研汇聚涓涓情意,青春传递熊熊火炬

第十五届“挑战杯”湖南省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终审决赛顺利举办为鼓励大学生积极学习科学知识方法,努力培养科学精神,助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5月22日,由共青团湖南省委、省…… 文明 李泳霖 张云 湖南科技大学青年融媒体中心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探秘园科院绿色驿站,共织生态梦

在春意渐浓的二月,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统计与数学学院齐心协“绿”队再次踏上了探索绿色空间之旅。2月22日,实践队前往武汉市首…

【寒假实践】学思践悟新思想 · “智医引领,律定责明”——医疗人工智能侵

实践背景随着医疗人工智能技术的快速发展,其在医疗领域的应用日益广泛,在提高诊疗效率、精准度和可及性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

瑶乡有教语,网教书新篇:广西师范大学“瑶乡师心”团队赴富川高级中学,

2025年1月下旬,广西师范大学“瑶乡师心”调研团队抵达富川瑶族自治县,为调研采访当地教坛楷模做前期准备。2月6日至2月17日,…

寒假“返家乡” |返家乡助力家乡发展,尽显青春活力——交通运输学院2025寒

姓名:杨萍专业班级:物流管理2401班实践感悟:在当今社会,培养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服务意识显得尤为重要。作为一名大学生…

寒期践行情系母校,桂工薪火照亮高三逐梦路

大学生网报2月22日讯(通讯员黄秋霞)岁序更替,在2025年寒假,“情系母校,相约桂林理工大学”社会实践团队踏上征程,走进广…

最新发布

筑牢反诈防火墙,守护最美夕阳红
网络诈骗日益猖獗,越来越多的不法分子开始把目标放在防范意识薄弱的广大老年群体身上,所以,为帮助老年人树立防范意识,加强对老年人的安全教育,保障老年人的人身财产安全。中国石油大学碱基互补配对实践…
安徽学子三下乡 勇担时代使命,助力乡村振兴
2022年8月21日,安徽工业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暑期实践团队赶赴安徽省合肥市肥东县开展暑期三下乡活动。旨在了解乡村目前的发展情况以及居民生活等相关问题,在追溯中国社会发展足迹的道路上,深刻感受到…
情暖老人心,献血救生命
为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尊老、敬老、爱老”的传统美德,7月10日重庆人文科技学院2022年暑期三下乡“博爱山城助力乡村振兴”团队在杨宏玉老师的带领下前往合川区大庙村开展暑期三下乡敬老活动。志愿者们为孤寡…
献血献爱心,血浓情更浓
无偿献血是是无私奉献、救死扶伤的崇高行为,是我国血液事业发展的总方向。2022年7月4日,在重庆人文科技学院“博爱山城助力乡村振兴”社会实践团的组织下,于合川区草街街道十字路社区有序的举行了“鲜血献爱…
博爱暖人心,奉献见真情
7月3日重庆人文科技学院2022年暑期三下乡“博爱山城助力乡村振兴”实践团在杨宏玉老师的指导下开展了“志愿敬老行,浓浓暖民心”的实践活动,去往九如城草街康养中心以及周边农户。经志愿者调研了解,该敬老院…
山城暖童心,爱心支教行
为了改善农村儿童的教育状况,改善他们薄弱的环节(比如英语发音),教会他们一些高效的学习方式,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7月2日重庆人文科技学院2022年暑假三下乡“爱心支教行,山城暖童心”实践团在杨宏玉老师…
禁毒防艾,我们一直在路上
为进一步推进禁毒防艾教育,让禁毒防艾知识走进高校,遍及社区。7月2日,重庆人文科技学院2022年暑期三下乡“博爱山城助力乡村振兴”实践团在杨宏玉老师的带领下在学校以及周边社区开展了以“禁毒时不待,防艾…
青岛科技大学赴青岛胶州党史学习实践团(二)
青岛科技及大学经管学院财务学生宣传学习党史再启程深入贯彻学习长征精神,用党的奋斗历程和伟大成就鼓舞斗志、明确方向;用党的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坚定信心、凝聚力量;用党的实践创造和历史经验启迪智慧、…
构建多彩假期,助力少年成长
构建多彩假期,助力少年成长——张瑜服务对赴洪山区暑假支教团7月4日-7月29日,8月1日-8月19日,华中农业大学园艺林学学院七名志愿者同学在张瑜服务队的负责人带领下前往洪山区一些社区托管点进行了社会实践活动…
博爱山城进乡村,应急救护人人知
7月2日,重庆人文科技学院“博爱山城助力乡村振兴”社会实践团为培养合川区草街街道十字路社区居民的急救意识,提高他们在紧急情况下的自救互救的能力,当天在重庆市合川区大庙村附近的社区、街道开展了“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