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乡村脱贫成果山西晋城调研团2022暑期社会实践总结

来源:西北大学数学学院 作者:宋佳忆

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的重要论述,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青年工作的重要思想,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以实际行动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西北大学数学学院乡村脱贫成果山西晋城调研团开展了以“助力乡村振兴,建设美丽中国”为主题的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并于2022年7月15日-22日前往山西省晋城市高平市陈区镇铁炉村进行乡村产业发展调研,助力乡村产业发展,美化乡村环境,提升乡风文明,讲好乡村振兴故事。

一、乡村振兴走基层,青春凝聚正当时

2022年7月15日至7月17日,西北大学数学学院乡村脱贫成果山西晋城调研团在高平市铁炉贡梨种植专业合作社开展社会实践活动。调研团成员在合作社负责人带领下参观合作社,了解高平市铁炉贡梨种植专业合作社的成立背景、设立过程及发展历程,亲身感受最终产品的制作工艺,对合作社形成一个初步的整体宏观印象。在合作社负责人的带领下,乡村脱贫成果山西晋城调研团的团队成员来到铁炉贡梨种植专业合作社的梨园,在那里团队成员实地参观了高平铁炉贡梨的采摘过程。

在调研过程中团队成员了解到:铁炉村自古就有“梨乡”的美誉,因所产黄梨明清时曾进贡皇室,俗称“铁炉贡梨”。早年间,梨园划片到户,村民技术水平低、管理不到位,导致梨树大面积荒置甚至被砍伐烧毁。党支部书记王建飞深感“不能让祖祖辈辈苦心经营的金字招牌毁在团队成员这一辈人手里”,经过多方考察,整合资金200余万元,于2012年3月牵头成立铁炉贡梨种植专业合作社,从利用和改造村集体几近荒废的270余亩老梨园做起,带领全村党员群众开始走黄梨种植、存储和深加工之路。

经过十年的大力发展,铁炉村逐步形成了“村民共享、市场主体,因地制宜、分类指导,培植典型、示范带动”的发展思路,流转土地770余亩,累计种植标准化黄梨1040余亩,建成了高平市单体规模最大的黄梨种植基地,为村集体经济增收奠定了坚实的产业基础。合作社负责人带领我们参观了合作社的荣誉墙,了解了合作社近年来获得的诸多荣誉。在交谈中负责人提到“踏踏实实的走好每一步,才会有实实在在的荣誉”。一个好的企业形成绝不是一蹴而就的,当然也不是偶然的,领导苦抓,干部苦帮,群众苦干,齐心协力,才能铸就一个优秀企业。

二、调研铁炉村发展模式,助力推动乡村振兴

2022年7月17日至7月20日,西北大学数学学院乡村脱贫成果山西晋城调研团来到铁炉村党群服务中心,通过与负责人交谈、寻访当地居民等方式,了解铁炉贡梨附加值产品销售状况、该村特色农业的宣传方式以及特色产业的支持政策和未来发展方向。

铁炉村位于高平市陈区镇东南部,因“铁炉贡梨”久负盛名。近年来,铁炉村坚持党建引领产业发展,带领群众走有机旱作农业的路子,通过推动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不断擦亮“铁炉贡梨”的“金字招牌”,让黄梨产业成为铁炉村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的硬核支撑。

在村党支部的带领下,铁炉村不断探索,走出了一条三产融合的发展道路。一产“种好梨”。党员群众迎难而上,先后攻克虫害、鸟害、冻害等技术难题,对贡梨种植全程进行数字化管理,并且通过果园生草法、肥水一体化等技术,实现无害化种植。黄梨年产值达到1500万元;二产“加工梨”。建设黄梨深加工厂房和综合车间,黄梨果品检测室,优质苗繁育基地。研发形成“药食同源”的梨脯、梨片、梨膏、梨饮品等系列梨产品生产线;三产“宣传梨”。铁炉村连续6年举办“梨花深处是我家”梨花节,搭建起梨园智慧化种植实时监控平台和贡梨产品展示、线上直播销售平台,通过梨花摄影比赛、评选“梨王”、网络直播等活动,大力推广农业生态观光游、农耕农事体验游、黄梨采摘游等项目,持续扩大贡梨产业影响力。

通过构建“选种—种植—深加工—线上线下销售—休闲观光”黄梨全产业链,铁炉村2021年集体经济收入超过15万元,其中经营性收入超过8万元,合作社社员人均增收2万余元,为村民提供就业岗位100多个,实现了集体、村民“双增收”。

铁炉村以人居环境整治为重点,不断推进美丽乡村建设,借助被确定为“国家第五批传统村落”有利契机,主动对标一流,先后实施完成整村厕所改造、文化中心广场品质提升、传统古院落修复,村内主街电路、网路入地改造、供排水一体化改造、污水处理站建设等一大批民生工程,实现了道路硬化、雨污分流、清洁能源入户,不断提升村民幸福感、获得感。

铁炉村还注重将贡梨产业园区与美丽乡村建设一体规划、整体打造,建设了园区牌楼、梨膏熬制体验区和铁炉驿站,重点规划实施花海村庄建设和融合千亩花园式果园项目,以特色梨花为主,加以不同季节的红色系、紫色系、白色系、黄色系的樱花、连翘、木槿、鸢尾、二月兰、欧石竹等开花植物,打造梨花深处有人家的浪漫铁炉的村落景观。在扮靓村庄、吸引游客观光的同时,进一步解决土地流转后农民再就业、再增收难题,促进了村庄颜值、效益双提升,让更多的群众真真正正体会到了乡村振兴的甜美果实。

三、调研铁炉村旅游资源,助力推动乡村振兴

2022年7月20日至7月22日,怀着对古村村落文化的的好奇,调研团开始了高平市的旅游资源进行调研。

调研第一站为清梦观。清梦观位于陈区镇铁炉村东的四垂山下,站着山坡上远眺,天云流布,地衣葱茂,一幅宁静的夏日图画;向下俯视,层瓦如鳞,檐牙高啄,一观静立。“清梦”一个很文艺的名字,据说源于开观首主姬志玄的感慨,浮生若梦。回顾清梦观的历史,其修建于蒙古中统2年(1261年),“贞祐南迁”时,姬志玄避乱齐赵,晚年归故里,在祖宅的基础上营茸建观。团队成员逐个步入清梦观,观中景象映入眼帘,道观坐北朝南,二进院落,中轴线有山门、三清殿和玉皇殿,两侧为清代的钟鼓楼及东西配殿。几年前落架大修,如今清爽一新。

调研第二站为彭德怀元帅的高平足迹。通过寻访当地居民,我们了解到,抗日时期,彭德怀元帅曾经驻扎在铁炉村几日,吃到梨子后很高兴。我们也找到了关于这个故事的描述立牌。步入彭德怀故居,环顾四周,该院北房三间系砖木结构的两层楼房,据了解为彭德怀元帅住所,西方两间由随员居住,南房是警卫人员居住。不禁令我们想到彭德怀元帅跌宕起伏的一生,但他始终坚守初心,理想至上。他在自述中曾说到“我死以后,把我的骨灰送回家乡……把它埋了,上头种一棵苹果树,让我最后报答家乡的土地,报答父老乡亲。”历史不忘,其志永存,彭德怀的高贵品质一直活在人民心中。

至此,本次调研活动已圆满结束!希望本次调研能对当地特色产业的发展建言献策,推动乡村振兴。实践队队员们亦能在观察实践中坚定信念听党话、跟党走,努力成为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以实际行动践行“请党放心、强国有我”的青春誓言。

http://www.dxsbao.com/shijian/522210.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青春融入祖国山河,设计助力乡村振兴,暑期社会实践队第十五日

7.12日。实践活动的第十五日,-今天是我们暑期社会实践队实践活动的最后一天,在经过了14天的实践活动以后,队员们终于把本次实践队的所有任务,圆满完成,因此今天的任务,主要是将实践队…… 6003180103 许昌学院设计艺术学院查看全文 >>

青春融入祖国山河,设计助力乡村振兴,暑期社会实践队.第十四日

7.11日。实践活动的第十四日,今天是我们实践活动的倒数第二天,经过十三天,队员们的努力与学习,终于把本次实践活动的任务全部圆满完成,从一开始的黄庄小米标志设计与包装设计,到第二…… 6003180103 许昌学院设计艺术学院查看全文 >>

青春融入祖国山河,设计助力乡村振兴,暑期社会实践队第十三日

7.10日。实践活动的第十三日,讲过昨天的初步汇报和定稿以后,队员们将老师和队员们提出的建议和指导进行应用于参考,对于实践队初步设计的作品进行修改和调整,队员们积极发表自己的意见…… 6003180103 许昌学院设计艺术学院查看全文 >>

青春融入祖国山河,设计助力乡村振兴,暑期社会实践,第十二日

7.9日。实践活动的第十二日,昨天的活动中,队长在指导教师的指导下,将石墨面粉的设计任务进行了分配,标志设计组负责石墨面粉品牌标志设计,包装设计组负责石墨面粉包装设计。两个小组…… 6003180103 许昌学院设计艺术学院查看全文 >>

青春融入祖国山河,设计助力乡村振兴,暑期社会实践,第十一日

7.8日。实践活动的第十一日,在实践队伍三天的努力下,黄庄小米的品牌标志设计以及黄庄小米包装设计已经完成,队员们在这三天中积极应对,用心设计,每隔一天都会整理当前阶段的成果和资…… 6003180103 许昌学院设计艺术学院查看全文 >>

青春融入祖国山河,设计助力乡村振兴,暑期社会实践,第十日

7.7日。实践活动的第十日,经过昨天的讨论和研究,我们实践队的两个小组,分别进行,黄庄小米的标志设计,以及包装设计的成果汇报以及定稿的工作,今天,我们两小组的成员,在工作室二,…… 6003180103 许昌学院设计艺术学院查看全文 >>

青春融入祖国山河,设计助力乡村振兴,暑期社会实践,第九日

7.6日。实践活动的第九日,z昨天,我们实践队的队员分成了两个小组,分别进行,黄庄小米的标志设计,以及包装设计,今天,我们两小组的成员,在工作室二,进行了初步的汇报工作,两个小组…… 6003180103 许昌学院设计艺术学院查看全文 >>

青春融入祖国山河,设计助力乡村振兴,暑期社会实践,第八日

7.5日。实践活动的第八日,经过了一周的讨论和整理以后,我们睡觉哦就队伍决定选择黄庄小米进行小微企业品牌形象设计,作为实践活动对象,因此今天的任务是进行,根据现有的实践队员进行…… 6003180103 许昌学院设计艺术学院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星火遵忆志愿宣讲团赴社区宣讲

中国大学生在线网4月24日电(通讯员汪祥)安徽工业大学星火遵忆志愿宣讲团走进阳光雅居社区,开展了一场别开生面的遵义会议精…

星火遵忆志愿宣讲团赴企业宣讲,传承红色基因 赋能企业发展

中国大学生在线网4月26日电(通讯员汪祥)安徽工业大学星火遵忆宣讲团第9次宣讲活动顺利展开。作为长征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

公管青衿践初心,政社携手绘新篇

近日,“青春‘政’好,与‘社’同行”社区服务项目再次开展,公共管理学院(以下简称公管院)青年学子以躬身实践诠释责任担…

聊城大学传媒技术学院和数学科学学院、法学院联合举办“心聚团队 合作共进

为助力学生深入理解团队合作的核心价值,强化集体向心力,4月20日,传媒技术学院联合数学科学学院、法学院,于聊城大学北田径…

传媒技术学院举办“传薪火以继往 怀赤忱而开来”主题升旗仪式

为传承革命先辈精神火炬,赓续红色血脉,厚植青年学生爱国情怀与责任担当,4月21日,传媒技术学院在西校区十一广场隆重举行“…

最新发布

推普临沂,助力振兴
为进一步加大推广普通话的宣传力度,增强全体公民的语言规范意识、法治意识和参与意识,在全社会形成交际中说普通话的风气,2022年7月9日,青岛科技大学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团山东省临沂市高新区沙埠庄村为…
青岛科技大学经管学院走进昆仑镇 ——父恩母爱千秋难忘,尊老敬老万代流芳
中国青年网淄博市淄川区昆仑镇7月14号电(通讯员:张帅康)。为了扎实做好老龄工作,推进和谐社会建设,了解乡村老人的生活状况、政府制度及精神状况,了解老人的身体状况,给老人带去关爱,带去温暖和祝福。…
高平市铁炉贡梨发展调查报告
一、前言(一)调查概况铁炉贡梨源自山西省高平市陈区镇铁炉村,始于隋朝,盛于明清,在隋、明清时曾为朝廷贡品,迄今已有400多年历史。从明清时期到20世纪末,高平大黄梨一直是当地农民的支柱产业,果品远销…
青岛科技大学经管学院走进养老院 ——扎实做好老龄工作,推进和谐社会建设
中国青年网淄博市淄川区昆仑镇奎四村7月12号电(通讯员:张帅康)。为了扎实做好老龄工作,推进和谐社会建设,了解农村敬老院老人的生活状况,了解老人的生活态度,给老人带去关爱,带去温暖和祝福。2022年7月1…
广财学子“三下乡”:探索佛山剪纸,感受非遗文化新发展
佛山9月2日电(通讯员曾智城许潼)为了深入调研佛山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发展情况以及历史的传承现状。广东财经大学“三下乡”别出心裁队于2022年8月19日至8月21日前往佛山市禅城区邓春红剪纸艺术馆进行以佛山非物质…
青岛科技大学赴“潍坊市临朐县”益心益智教育关爱实践
青岛科技大学赴潍坊市临朐县“益心益智”教育关爱团—陪伴孩子成长,延续春天希望7月15日,我们在经济与管理学院的号召与指导老师的协助下,由五名学生组成了青岛科技大学赴山东省潍坊市临朐县“益心益智”教…
重温建党历史,争做时代新人
2022年7月,正值中国共产党成立101周年,张铭杨个人实践小队来到上海中共一大纪念馆进行参观,重温建党历史,学习革命先辈精神。刚来到展厅,13名中共一大代表的铜像便映入眼帘。他们挺拔的身姿和一旁中国共产…
养老院实践——关爱老人
本网讯(通讯员李洒洒)参加了河南农业大学动物科技学院社会实践的我再次来到了养老院。去乐寿居的路是上坡,路两旁是乐寿居的人种的花和蔬菜还有特意为老年人方便设的坐椅。我去乐寿居见到的第一个人是一个…
走进老党员,传承红色精神
2022年7月8日,重庆人文科技学院“国情观察寻历史,筑梦远航强信念”团队在合川区百岁村进行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对老党员们进行了采访。老党员们向同学们诉说了以往革命的艰辛苦难,表达了现在生活的不易,对…
养老院实践,关爱老人
本网讯(通讯员李洒洒)乐寿居是我们村的老年日间照料中心,一个私人建立的养老院,矗立在我们村边上的一座小山的半山腰上。我上初中的时候它才开始建立,直到我上高中时的一个星期天晚上我妈说“山上的养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