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乡村振兴——走进青海门源

来源:山东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 作者:山东大学计算机学

乡村振兴——走进青海门源

门源县位于青海省东北部,坐落于祁连山下,风景秀美。近年来,青海省门源回族自治县注重培养文明乡风,稳步推进乡风文明建设,注重建设新农村,用文化旅游促进乡村振兴。

新农村建设下的美丽乡村

浩门镇,隶属于青海省海北藏族自治州门源回族自治县,地处门源县中部,是门源县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在新农村建设的道路上也一马当先。在浩门镇的乡村,可以看见风格相同的红瓦房代替了以前的土房,乡间小路干净整洁,偶尔见到孩童嬉戏。走进村民家中,还能看到村民自己养殖的家禽。让人想起桃花源记中“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的描写。

从村民马某处得知,新农村建设下,村里环境得到治理,房屋也翻新了。村子面貌变得崭新。村里到城镇的道路也更加宽敞了,各个乡镇之间都有公交车专线,交通方便了不少。以前村里都是旱厕,现在已经是现代化冲水厕所。

由于乡风建设,各乡镇不断强化“一约四会”,法制管理、社会治理,革除陋习,村镇文化建设也得到发展,和谐稳定,村民喝酒闹事的少了、大操大办宴席的风气没了,村民齐力建设美丽乡村。

近年来,门源县全面落实中央、省、州文明委关于推进乡风文明建设的工作部署,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细致入微,建章立制,着力提升农牧民群众文明素养和农牧区社会文明程度,助推门源乡村振兴工作再上新台阶。

2019年,门源从县级层面制定出台了《关于推动移风易俗树立文明乡风的指导意见(试行)》,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健全完善村规民约居民公约推进移风易俗的实施意见的通知》。《意见》从革除农牧区陈规陋习、推动移风易俗着眼,对红白喜事操办的程序、规模、礼金、宴席等制定了“硬杠杠”,将“软任务”变成“硬约束”。乡镇党委政府、民政部门指导村(社区)参照县及指导意见相关标准,从“管用”的角度出发,通过召开村党支部会、党员大会、村民代表大会充分酝酿讨论,修订完善了《村规民约》,制定红白理事会章程和办理流程,对彩礼(嫁妆)数额、宴席规模、亲友随礼等标准作出明确规定,突出实用性。明确了“什么事可办”“什么事不可办”“什么事在什么范围内办”,发挥其在社会治理中的积极作用,使之对陈规陋习形成刚性约束。推动形成婚事新办、丧事简办、文明理事的社会新风,有效遏制了农村牧区存在的高价彩礼、婚丧喜庆大操大办、“薄养厚葬”等不良习俗。

正值盛夏,门源县也通过旅游业推动乡村振兴。油菜是门源县的主要经济作物。因此,每年夏季,门源县都有大片油菜花海,门源县借此开展“青海人游门源,周边人游门源,门源人游门源”活动,还开拓“周末微旅游”等方式,打造“西宁后花园”,以及全省“国际生态旅游目的地的北部高地”。本地农牧民因此吃上旅游饭,通过开农家乐、售卖当地特产等致富。“花海旅游”带动了群众增收,一个花季农民就有不错的收入。青海凉爽的天气和美丽的花海带来独特的旅游体验。每年,门源县还会举办油菜花节,启动文化旅游活动,金色门源的名片美誉全省,叫响全国。

近年来,门源以生态为根、文化为魂、旅游为体,闯出了生态优先、绿色发展新路子,贡献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的门源方案。下一步,门源将立足于打造“三全”(全域全季全时)旅游目的地,全面推动文化旅游融合发展,把“宜融则融、能融尽融,以文塑旅、以旅彰文”的新理念与“对内融合、对外沟通”的新机制有效衔接,坚定文化自信,超前谋划布局,整合资源力量,创新思路办法,积极消除疫情带来的不利影响,全力推动文化旅游更深层次、更高水平的融合发展。同时,围绕吃住行游购娱,全力以赴兴旅游、活商贸、强三产,促进文旅深度融合发展。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拥有美丽生态环境的门源县,搭乘精准扶贫、新农村建设的快车,以文旅推动乡村振兴,建设美丽乡村。

http://www.dxsbao.com/shijian/522011.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二师学子三下乡:聚焦留守儿童教育,共筑成长希望

在湖北省三伏潭镇鲜码村这片充满乡土气息的田野间,一场关于爱与责任的走访行动悄然铺开。此次家访,旨在深入了解当地留守儿童的生活与学习状况,传递社会各界对他们的关爱与期望,共同…… 李苗苗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查看全文 >>

二师学子三下乡:以周恩来精神,共燃乡村爱国情

大学生网报仙桃8月2日电(通讯员李苗苗)为了让乡村学生们的家国情怀得到进一步的培养,激励他们为祖国伟大复兴树立远大理想。8月2日上午,由湖北第二师范学院赴仙桃市“麦田守望者”志愿…… 李苗苗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查看全文 >>

二师学子三下乡,戏曲绘梦童心扬

大学生网报仙桃8月1日电(通讯员李苗苗)为了让乡村学生们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又一绚丽瑰宝,激发起他们对传统文化的热爱之情。8月1日上午,由湖北第二师范学院赴仙桃市“麦田守望者…… 李苗苗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查看全文 >>

二师学子三下乡:脊椎动物课堂启智,共筑童心生物探索梦

大学生网报仙桃7月31日电(通讯员李苗苗)为了激发乡村学生们的探索心和好奇心,点亮学生们对于探索神秘生物世界的科学追求。7月31日上午,由湖北第二师范学院赴仙桃市“麦田守望者”志愿…… 李苗苗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查看全文 >>

二师学子三下乡:开心超人舞,快乐乡村课

大学生网报仙桃7月30日电(通讯员李苗苗)为了丰富乡村学生们的多彩童年,同时激发学生们对舞蹈艺术的热爱,促进学生们的未来发展。7月30日上午,由湖北第二师范学院赴仙桃市“麦田守望者…… 李苗苗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查看全文 >>

二师学子三下乡:乡村课堂赏古韵,共鸣传统乐器美

大学生网报仙桃7月29日电(通讯员李苗苗)为了更好的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也间接的提升学生们对美的感知能力与审美能力。7月29日上午,由湖北第二师范学院赴仙桃市“麦田守望者”志愿者…… 李苗苗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查看全文 >>

二师学子三下乡调研富硒花生,机械化种植显成效

导语:近日,来自湖北第二师范学院的湖北第二师范学院赴仙桃市“麦田守望者”志愿者服务队分队在仙桃市三伏潭镇鲜码村开展了暑期三下乡实践活动。此次实践聚焦于鲜码村富硒花生种植与机…… 李苗苗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查看全文 >>

二师学子三下乡:脸谱绘就传统美,童心共赏文化韵

大学生网报仙桃7月26日电(通讯员李苗苗)为了更好弘扬中国传统文化,让乡村学生们拉近与中华艺术的距离,领略之中独特的魅力。7月26日上午,由湖北第二师范学院赴仙桃市“麦田守望者”志…… 李苗苗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班团建设】“借院校之花,结学习之果”——法学2303团支部数字法治专家讲

当数字化浪潮席卷全球,法律与技术的交融已成为时代命题。2024年12月13日,法学2303团支部全体成员齐聚马房山校区西院会议中心…

【班团建设】“网络闸门,数字蓝盾”——法学2303团支部数字法治案例访谈活

以法为盾,筑牢数字安全防线;以警为镜,护航法治时代新章。2025年2月11日,法学2303团支部访谈小队赴呼和浩特市新城区公安分局…

“水润家乡梦,‘材’子志愿行”——湖南城市学院材料与化学工程学院寒假

(通讯员黄鑫)1月10日至2月23日,湖南城市学院材料与化学工程学院“水润家乡梦,‘材’子志愿行”寒假返家乡志愿团队成员在各…

青春暖夕阳,大学生养老院社会实践故事

青春暖夕阳为弘扬中华民族尊老敬老的传统美德,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228实践团”7名学生志愿者于2025年2月1号-2025年2月6号…

红色基因,薪火相传——大连理工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赴辽宁省大连市

红色基因,薪火相传党的二十大及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是我们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指导思想。为了深入贯彻和落实这…

最新发布

劳动实践趣多多,传统文化记心间
7月14日,“艺路同行”山东大学“百队百场进社区”社会实践队邀请了泉水扎染的非遗传承人李洁老师,深入市中区乐山小区开展了“传统文化进社区”——扎染制作体验活动。扎染是一种表达方式,让孩子们可以抒发…
山东大学“感知文旅之韵,助力乡村振兴”调研团天津市津南会馆村开展调研活动 —— 津南会馆
满林桃杏压黄柑,紫蟹香粳饱食堪,最是滨海好风味,葛沽合号小江南。天津小站稻米粒椭圆形,晶莹透亮,垩白极少,洁白有光泽,蒸煮时有香味,饭粒完整、软而不糊(粘),食味好,冷后不硬,自古以来广受文人…
发扬红色精神感历史传承红色基因拾初心
暑期开展的“踏壮阔百年征程路,寻峥嵘党史初心途”作为实践团队的一员,走出校园,了解社会情况。走进乡村,走向历史,感悟历史。参加暑期社会实践,有助于培养在校大学生的社会价值观,综合素养。实践期间…
山东大学“感知文旅之韵,助力乡村振兴”社会实践队伍前往山东省淄博市周村区开展调研
2022年8月11日,山东大学“感知文旅之韵,助力乡村振兴”社会实践队伍前往山东省淄博市周村区开展了本次社会实践活动在淄博市地区的调研。本次活动主要以参观周村古商城及其周边地区,以及走访、询问当地居民…
弘扬抗疫精神,书写青年担当———记2022年暑期调研
自2022年6月22日起,湖北师范大学电气工程与自动化学院希冀梦实践队开展了以“弘扬伟大抗疫精神,寻访最美抗疫先锋”为主题的问卷调研。本次暑期问卷调研活动旨在实地走访基层、感受抗疫力量,同时弘扬伟大精…
拓展红色文化传承渠道提升红色基因实践水平
融入红色血脉,坚定理想信念。我们从小就在红色文化的熏陶下成长起来,我们身边也随处充斥着红色精神。现在虽然我们生活在和平年代,但当我亲身走进烈士陵园与红色记忆博物馆,我仿佛能看到那个战争的年代,…
句句“柳子”情,曲曲传入心
为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展示中华文明风采,丰富人民群众文化生活,使传统文化深深植根基层。“艺路同行”山东大学“百队百场进社区”社会实践队邀请专业老师,在济南多个社区与孩子们一起深刻体验了柳…
山东大学“感知文旅之韵,助力乡村振兴”调研团赴山西平遥古城开展调研活动
山东大学“感知文旅之韵,助力乡村振兴”调研团赴山西平遥古城开展调研活动文化是旅游的灵魂,旅游是文化的载体,着力推动乡村文旅融合发展是推动文化振兴、乡村振兴的时代主题。我的家乡平遥是一个典型的文…
长安大学材料学院2021级本科生李继峰参加暑期实践活动“自建房安全排查”
2022年8月2日,为了响应内蒙古自治区下发的《内蒙古自治区农村自建房安全排查安排》,内蒙古赤峰市宁城县天义镇孤山子村于8月3日立号召了全村大学生积极参加本次排查工作。长安大学材料学院2021级本科生李继峰同…
返疆大学生志愿者社会实践报告
暑假的日子一晃眼就过了,进入大学之后,我发现大学的日子过得真的很快。仿佛大一还是在昨天,但现在的我已经是一名正正经经的大三学生了。这时间飞逝如箭,不可重来。2022年的暑假,新疆疫情开始反复,在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