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莞,普通却又不普通。普通在于,它有它的普遍性,是全国所有城市在当时发展的趋势;而不普通在于,它有着本地浓厚的地方特色,牢牢抓住了地理位置和劳动力上的优势,以加工、装配等方式,迅速完成了农业工业化资本的“原始积累”。而若要了解当时的来龙去脉,工业园形成过程的追溯以及展览馆的记录将是尤为重要,所以,广东海洋大学北斗七星社会实践队于7月9日和7月10日前往莞城科技园和东莞展览馆进行了解和观察。 作为一个普通的沿海城市,东莞却成为了“外向型城镇化”的代表,开创出了自己引以为傲的“第一桶金”。在那个改革开放遍布全国的时期,东莞靠什么脱颖而出,它又有什么特别之处? 当工业园展现在眼前的时候,这里早已是井井有条的分布。但当询问一些年纪较大的职工时,这里的熟悉的场景却又在自身的回忆中不同凡响。他们和众人一样,同时看到了旧的布置和新的场景,但众人看到的只是物品的堆叠和时代感,他们看到的却是整个过程。“当年的东莞,只有零零碎碎的几间厂,环境也没有现在这么优越。逐渐的,厂越来越多,然后就区域性地聚集了起来,形成了现在的盛状。”“以前连那道路很多都是泥路,到了现在,很多路不仅仅只是水泥路了,而是已经修成沥青路。”情不自禁地,东莞工业和经济发展的表象的变化,从他们的口中慢慢地讲述了出来。 园区内的道路呈现交叉分布,路两旁有着较大的绿化带。在持续不断的建设之下,既有初始就建立的旧工作区,同时也有新进企业的新工作区。在新旧的交杂之下,既体现出了源源不断的发展,同时也体现出了传承。 在东莞展览馆里面可以看到,东莞自古便有着繁荣的商业气息,即便是在重农抑商的大环境下,东莞依旧对商业没有过多的抑制。 1978年,国务院颁布了《开展对外加工装配业务试行办法》,作为广东五个试行县之一的东莞,开始试行“三来一补”,其中在展览馆的场景展示当中,对当时的历程进行了一定的描绘。东莞第一家“三来一补”的企业太平服装厂,带着设备、原材料以及销路来到东莞洽谈,想要充分借助东莞的土地和劳动力,将两者的优势结合起来,以进行更加高效益的生产活动。在场景展示里面,通过人物和洽谈场景的塑造,展现了当时人们的期待以及严谨,同时,在工作场景里面,还展现出了当时对于这方面的业务的生涩以及热情。在管理模式上,他引进并利用了按劳分配的管理模式,通过对员工们的实际工作量来发放员工工资,这个举措大大地增加了员工的积极性。在场景展示之中,同样展示了员工的工作场景以及成品,可从人物雕塑里看出员工对于工作的热情以及兴奋,同时也从成品里看出产品的精致与质量。员工造就了产品的品质,产品助就了员工的富有,可以从展示的资料里看出的是,所生产的袋子的质量得到了买家的认可,而员工也获得了当时东莞的三倍工资的收益。由此,可预见的也已经成为现实的是,这种产业模式的发展迅速地为东莞的外汇收入创建了发展的萌芽,且会长期地作为东莞的主要经济增长的主要来源。 在城市工业化之后,农村人民的思想也开始进一步开放,他们通过充分学习和思考,开创了“三堂经济”。他们将饭堂、会堂、祠堂以及剧院等空旷场地作为工厂地点,承接“三来一补”的业务。在展览馆的情景展示中,展示着农业工业化过程中洽谈业务的场景,里面包括了相关手续的服务以及管理情景。其中,展馆展示了“虎门龙眼发具厂”中的假发制品,这是中国内地农村引进的第一家外资企业,也是东莞乡村工业化的开端。如城市工业化的发展一样,它也以特别的模式开创了新河,有着引领的重要意义。在展览的资料之中,书写着它所洽谈的业务以及成果,也摆放着它在当时精致的制品。 乡村与城市通过“三来一补”的发展,走在了改革开放的前沿。在这个过程当中,东莞通过自身劳动力等优势,借助港商等地方的技术和资金,完成了自身资本的“原始积累”,使东莞得到了首次腾飞,成为了“外向型城镇化”的典型代表。 正如资料上而言,东莞在改革开放中逐步让自身从传统农业社会到现代工业社会的社会转型变为现实。它以新的形式、新的目标实现了经济的高增长,展现了凝聚的工人力量。
http://www.dxsbao.com/shijian/519481.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