舍却旧时艰难日,易迁安置谱新篇
7月14日至7月20日,华中农业大学公共管理学院赴湖北建始实践团队在杨帆讲师、胡小芳教授的指导下开展了为期七天的“乡村振兴荆楚行”活动,深入调研茅田乡易地搬迁中居民的社会融入程度。
夯实前期基础,指引实践进程
14日下午2时,团队到达建始县茅田乡后即刻与乡长樊远卿取得联系并交谈关于调研的相关事宜;15日上午8时,团队在樊远卿的介绍下于集镇易迁安置小区开展座谈会。
会上,樊乡长首先对华农学子的到来表示欢迎,随后又向团队介绍了茅田乡易地搬迁的主要原因、搬迁方式、搬迁后续扶持政策等大致情况。在自由讨论环节,团队代表徐佳乐同学就该小区的易地搬迁现状以及采取的政策进行询问。小区主任王雪峰说道:“我们这个社区地理位置优越,位于茅田集镇中心地段;小区现有住宅楼14栋,安置168户653人,实行精细管理、逐步的方法,目前我们这个小区已经实现了脱贫致富和安居乐业的‘小康梦’。”
当谈到易地搬迁过程中遇到的困难时,乡长直言:“易地扶贫搬迁旨在解决一方水土不能养活一方人的贫困人口脱贫问题,涉及工程建设、群众搬迁安置、土地调整、政策协调等多方面问题,需要多级配合、统筹规划。还有就是搬迁对象识别难,应该搬迁的一户不漏,不该搬迁的一户不进,这使我们的工作量大大增加。有的群众对政府不信任、不配合,我们的政策宣传工作也需要进一步加强。”
15日下午至17日,团队随樊远卿来到雪岩顶村、太和街村、八阵图村等易地搬迁区域进行实地预调研工作。乡长表示:“搬的出的问题我们已经大致解决了,现在要做的是让贫困户在搬迁后留得住、能发展、能生产,因地制宜发展种养加工产业,逐步走上致富道路。”
18日,团队针对居民的基本信息、经济融入、环境融入、政治融入、文化融入及心理融入六维度进一步完善并形成最终问卷,敲定在易迁安置小区进行正式调研工作。
躬身居民访谈,青春闪耀山岗
清晨,整个世界是清亮的,阳光透过淡淡的山雾,温柔地洒在万物上,别有一番赏心悦目的感觉。趁着凉风习习,团队一行八人踏上新一天探访茅田乡易迁安置小区的征程。
茅田乡易迁安置小区容纳着来自大大小小十几个村庄的居民,他们大都真诚朴实,小区颇具欣欣向荣、安居乐业之氛围。穿着统一队服的成员们走在街上,自然引起了不少居民的注意。“像你们这群年轻人,愿意听我们讲情况,想要帮我们解决问题,真的太感谢你们!”刘奶奶对团队成员很热情,但凡是在小区碰面,总是停下与我们攀谈。调研一天感到疲惫的成员们,每每听到认可与赞美的话语,总觉得再次充满干劲。
为了方便后期数据整理、提高问卷有效性,团队成员将问卷分成六部分,逐个探究社会融入程度,在访谈中根据受访者实际情况有选择地舍弃问题,力争全面了解居民搬迁后社会融入现状,进而有针对性地提出建议。由于团队调研到的对象多为60岁以上独居老人,有些耳朵听不清楚,有些不会讲普通话,有些文化程度不高,这考验每位队员的耐心与细心,需要将问题转换成简单易懂的语言向老人解释,甚至将同一问题重复多次,才能确保调研对象听得懂、答得出。
王阿姨今年55岁,是易迁安置小区的环卫工人。当队员谈及家庭经济情况的变化,作为国家政策直接受益者的阿姨,似有千言万语。 “搬过来经济收入好得不少!之前我们家是住大山里,路不通,吃水下山都难得很,就靠种种地和国家补助过日子。现在我接受了小区的公益性岗位,每月的收入有保障了,日子也越来越好了。” 不仅如此,她在对话中还多次提到“国家政策好”,可见她对目前经济状况改善的满意。“多亏了国家的政策好,像我们这样看孩子的妇女也能找个活儿干,又不耽误照看孩子”。
住在乐业楼的李爷爷听说最近团队成员在了解小区居民情况,主动来到团队休息的办公室配合,表示愿意和我们深入交谈。 “各方面都方便得很啊!我的小孙女在茅田小学读五年级,平常接送骑电动车就去了,孩子奶奶买菜也近,出了小区走一段路就到。”爷爷热情地向队员介绍搬迁后自己生活的便利之处,这让我们对小区周边超市、小学、公交站的开设情况与居民满意度有了大体认识。“之前住山上,下暴雨就担心冲垮房子,现在住进楼房了,王主任和楼栋长都对我们很关心,我们安全感那可是一顶一的!”王爷爷向队员谈道,尽管小区保安数量不多,但领导和邻居都心地好,对安全方面没什么可担心的。
“我们家目前生活状况都可以,社区活动只要我有时间就参与,像选举投票就参加过好几次,还是不同级别的。对我们这些孩子家长来说,现在最需要得到帮助的无非是子女教育方面。”胡姐姐今年32岁,是团队采访到的年轻居民。从与胡姐姐的交谈中,刘月超同学觉得受益匪浅,他总结道:“一天走访下来,我们发现无论是独自看孩子的爷爷奶奶,还是年轻父母,最关注的帮扶措施还是教育方面,可见当地居民对孩子未来的高关注度。当然,易地扶贫搬迁政策也为家长们接送孩子提供了方面,我想这就是扶贫的长远意义吧!”
看融入节节高,此行来之无虚
早在与樊乡长、王主任的交流中,团队成员就已得知茅田乡文化底蕴深厚,开办苗鼓文化节等特色民俗活动,而易迁安置小区便是位于文化广场附近,地理位置优越。“大家左手边的就是我们乡的社区文化中心,好多居民周末会带孩子去阅览室读书,苗鼓也是保存在这里面”恰逢王主任有空闲时间,在主任的指引下,我们有机会走访当地的文化设施,了解风俗习惯与居民生活特征。“我们这有老年人协会,就是专门给我们打牌、下棋用的,下楼走几步就到。”树下乘凉的陈大爷对团队的到来表示欢迎,他向队员们推荐热闹的特色活动。
“易迁安置小区居民纷纷表示自己目前的融入情况良好,对搬迁安置点整体满意度达到比较满意及以上,尤其是在邻居和小区居民交往方面,普遍认为邻里关系很好”。在调研终期反馈会议上,公共管理学院朵萌同学向指导老师详细介绍搬迁安置点的社会融入情况,即整体较好,局部反映存在问题。
21日早晨,团队成员踏上了归程,李晨熙同学感概道:“通过这次社会实践我们走向基层进行实地调研,深刻体会到国家的伟大,易地搬迁给那些生活在困境中的人民提供了生机,全面小康绝对不是一句空话!”
http://www.dxsbao.com/shijian/519226.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