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追溯红色记忆,7月29日,塔里木大学化学化工学院“践行胡杨精神,讲好老兵故事”红色文化宣讲团前往阿拉尔十团寻访王再全老人。
王再金,男,汉族,84岁,1959年3月入伍,曾荣获二等功一次。后响应国家关于建设边疆的号召从江苏来到了新疆,参与了中巴公路的修建。据王再全老人回忆:高原缺氧、雪崩塌方、粮米断供、严寒衣薄,虽环境艰苦,但并没有打倒援巴战士们。运过来的蔬菜只有“脱水菜”,那就自己动手种植蔬菜;没有先进的工具来修路,那就肩挑手提,逢山开路,遇水架桥。
“金巴多斯地任达巴(中巴友谊万岁)”。王再全老人谈起援巴的岁月满怀热泪,虽不穿军装,但同王再全老人一起修筑中巴公路的战士们都是名副其实的国际主义战士。
“既是此身许塞外,宜红柳,似白杨。”新时代的我们,理应践行老兵精神,厚植爱国主义情怀,把爱国情、强国志、报国行自觉融入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奋斗之中。
http://www.dxsbao.com/shijian/518472.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