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2022北京林业大学“‘代’游华夏,‘码’住文化”暑期社会实践取得丰富成果

来源:北京林业大学信息学院 作者:信承文化

中华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的精神养料。为了将优秀的中华文化延承下去,2022年6月末,北京林业大学信息学院13名学子自发组成了“信承文化”实践团队,以“‘代’游华夏,‘码’住文化”为主题,寻访各自家乡优秀传统文化,并以推送、视频、微信小程序等形式进行宣传,进行了为期两个月的暑期社会实践活动,取得了丰富成果。

团队13名成员刚好来自13个不同的地区,在7月份,13名成员采取或线上、或线下、或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对各自家乡的优秀传统文化进行了寻访,包括浙江嘉兴平湖的钹子书,河南商丘民权的豫剧,湖北荆门钟祥的钟祥文化等13种各式各样的文化遗产。在寻访的同时,也以平均每周两篇推送、两个视频的方式将寻访成果凝练、传播,达到让尽可能多的人了解、熟悉这些或许已经被埋没的文化的效果。目前,“信承文化”公众号已经发布了16篇推送,总阅读量上千,发布在各大平台的视频总播放量已经上万,宣传效果显著。同时,实践也被多彩大学生网,大学生新闻网,大学生家园网,大学生校园网,当代大学生网等网站以及林海日报报道,被报道的包括实践项目的总体介绍,以及成员的寻访成果,大大提升了实践项目的影响力。

寻访基本采用实地寻访的形式,由于团队成员来自五湖四海,可寻访的文化便丰富多样。从祖国的北端至南端,团队成员分别走访了呼伦贝尔博物馆,哈密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中心,北京市梅兰芳大剧院,南通蓝印花布博物馆,明显陵,山塘钹子书馆,洪崖洞,鄱阳湖湿地公园,西江千户苗寨等文化遗产或文化遗产展示中心。寻访时,团队成员首先对家乡的文化进行总体了解,之后挑中某几样最具代表性的进行深入了解。优秀的传统文化常常能经久不衰,在世上留下痕迹,即使有些文化遗憾遗失在历史长河中,也总会留下蛛丝马迹。团队成员抓住这些痕迹,实地走访文化遗留地,与文化继承人交谈,与文化面对面碰撞,感受历经时间淘洗的智慧结晶。博物馆内陈设的文化代表物,历经风吹雨打的古建筑,隐藏在闹市中的蓝印花布制作展示小院,舞台上各种剧目传承人精彩的表演,寻访过程中这些经历见闻,成员们用文字、图片、视频的方式一一记录下来,再整理制作成推送和视频进行宣传,让这些优秀的文化不至于埋没,能够散发出应有的光彩。

同时,团队还利用专业知识,制作了“信承文化”微信小程序,用来模块化寻访成果,使宣传更简洁。小程序将我国各个省份划分为中部、东部、西部、和东北部四大地区,在对应的页面中用户可以很便捷的了解各个地方的传统文化。以西部地区为例,点击首页的西部地区图案,可进入西部地区页面。目前西部地区已经有重庆、陕西、贵州、新疆和广西五个地区,小程序为这些地区配了图,美化了页面。点击地区可进入传统文化界面,可以看到传统文化的名字及部分介绍,选择想要查看的传统文化,则可跳转到详细介绍,并且附有介绍视频。同时设计了评价功能,可对该传统文化发表感想或者留下建议,增强用户互动性。

此外小程序还包含了地图的功能,在此功能中,用户点击地图上小黄星即可跳转到对应城市的页面,若用户想要将自己家乡的传统文化展示在小程序上,则需点击投稿功能,按照投稿方式投稿即可,审核成功后便可在小程序中展示自己家乡的传统文化。

小程序页面简洁,功能明了,是团队寻访成果的集合,更有利于寻访成果的宣传,契合项目“用创新的方式为传统文化的推广贡献力量”的主题。投稿功能更是增加了实践项目的可扩展性,使项目的成果有了可延续性。地图功能是一个导航,也是对用户投稿的鼓励,鼓励用户点亮自己所在的地区,只要后期宣传到位,更多的人愿意向小程序投稿,所有省份地区被点亮指日可待。

“‘代’游华夏,‘码’住文化”实践项目,顾名思义,用代码留住优秀传统文化。团队成员对自己的家乡优秀传统文化进行寻访,感受生生不息的文化魅力。寻访是对一种文化的深入了解,去亲历,去体悟,去感受历史沉积下来的厚重感,无论是钹子书、豫剧、还是一个地区的总体文化,都是中华民族历史长河中的人民智慧结晶,寻访传承这些文化,不仅是对历史做出了解,对未来也有很好的借鉴意义,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同时,在加大寻访成果的宣传力度时,团队成员充分发挥了自身的专业能力,成立了微信小程序制作组。小程序的制作,对组织寻访成果起到了重要作用,零散的分布在各个平台的,每个成员的寻访成果,都被凝练在小程序之中,再加以美化,使项目的宣传变得十分简单。小程序的出现,也使项目获得了更好的延展性。用户看到小程序的展示,愿意向小程序进行投稿,那么小程序的内容将会有不断丰富的可能性,而不会被固化。

为期两个月的暑期社会实践,团队成员制定了详尽的计划,并按照计划完成了寻访、推文制作、视频制作、小程序制作等任务。如今夏日将尽,实践项目也步入收尾阶段,不过该项目的脚步不会止于此,后续团队成员仍会对投稿进行审核,择优上传小程序,让更多优秀的传统文化可以为世人所知悉。

http://www.dxsbao.com/shijian/518470.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实践纪实|社区实践计划服务项目纪实

社区实践团成功举办心理健康系列活动近期,大连理工大学“聚焦心理,关爱社区”社区实践计划服务项目团队于马栏社区恒苑街道成功完成了一系列以心理健康为主题的实践项目。这次活动得到…… 陈欣宜 大连理工大学查看全文 >>

实践纪实|心理志愿春季自主实践纪实

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人工智能(AI)在各个领域的应用日益广泛。然而,AI在带来效率显著提升的同时,也对不同人群的心理产生了复杂影响。为了深入探寻AI与心理之间的微妙关系,帮助人们更…… 陈欣宜 大连理工大学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福”送万家暖人心活动

“福”送万家暖人心活动在这个寒风凛冽的冬日,一场特殊的温暖由返乡大学生通过“福”送万家暖人心活动送到周边社区,通过学…

寒假“返家乡” | 青春扬帆正当时,志愿践悟展新篇——兰州交通大学经济管

随着国家对乡村振兴和区域协调发展的高度重视,大学生作为新时代的青年力量,肩负着为家乡建设添砖加瓦的重要使命。2025年寒…

当数学遇见艺术与爱:返乡大学生为小学生带来别样趣味课堂

近日,一堂别开生面的数学公益课在长沙市浏阳市永安镇一托管所的教室里展开。这是一堂由湘潭大学数学与计算科学学院主办的返…

河海大学机电学院中华队回访母校讲河海故事

机电学院中华队回访母校讲河海故事在寒假期间,河海大学的三名学子怀揣着对母校的思念与对未来生活的期许回到了朝思暮想的母…

数字长征,数据背后的苦难与传承

“数说万物,用数字解读伟大长征路”主题教育活动于2025年2月14日星期五在青罕中学圆满举行。(一)数说万物,用数据勾勒长征…

最新发布

【牧医暑期社会实践】牧医学子走进自然保护区有感
(通讯员:徐家豪梁钰琪)历时八天的暑期社会实践终于结束了,这八天以来我跟着队员们去到了广西壮族自治区的各种地方。我们在良凤江森林公园的原始森林中游览,跟着护林员在白头叶猴自然保护区中巡护。这几…
走进乡村,了解振兴过程
调研时间:2022年7月1日调研方式:线下调研调研内容:1.前期了解,准备充足通过查询资料初步掌握了与所调研两个乡镇有关的基本情况,制定了实地考察计划并查询一些安全注意事项;制定与一线干部的采访方案及提…
以青春底色,绘爱国之情
为进一步追溯红色记忆,7月29日,塔里木大学化学化工学院“践行胡杨精神,讲好老兵故事”红色文化宣讲团前往阿拉尔十团寻访王再全老人。王再金,男,汉族,84岁,1959年3月入伍,曾荣获二等功一次。后响应国家…
21090141“喜迎二十大、永远跟党走、奋进新征程”仪式教育活动
2022年是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成立100周年,100年栉风沐雨,共青团始终坚定不移跟党走,团结带领共青团员和广大青年前仆后继。回望百年,青春向党。每一次搏击风浪的天空下,都激荡着青春的旋律;每一个勇毅前行…
寻访兵团老军垦,感悟红色精神
为进一步营造崇尚英雄、学习英雄、关爱英雄的社会氛围,2022年7月28日,塔里木大学化学化工学院“践行胡杨精神,讲好老兵故事”红色文化宣讲团前往阿拉尔十团寻访程开明老人。程开明,男,汉族,1929年1月1日生…
21090141“喜迎二十大,永远跟党走,奋进新征程”主题团日活动
2022年是党的二十大召开之年,是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成立100周年,党的二十大是我们党进入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新征程的重要时刻召开的一次重要的代表大会。21090141团支部于2022…
此处旌旗猎猎 烂漫山花盛开
摘要:微风传堂而过,带来丝丝清凉。十八洞村在脱贫攻坚的成果是我国脱贫攻坚史上的一张出色的名片。正值暑假,十八洞村诗社里老师组织几位同学进行诗歌朗诵,歌颂让十八洞村迎来新生的伟大时代。于喧闹处辟…
马院社会实践调研报告总结
马院专项社会实践团队成功完成蚌埠自贸区实践调研6月19日上午,安徽财经大学马院专项社会实践团队部分成员和指导老师付冬梅在龙湖东校区图书馆门口集合,召开有关社会实践前期准备、任务讨论会议。队长曾小凡…
马院实践调研报告总结
马院专项社会实践团队成功完成蚌埠自贸区实践调研6月19日上午,安徽财经大学马院专项社会实践团队部分成员和指导老师付冬梅在龙湖东校区图书馆门口集合,召开有关社会实践前期准备、任务讨论会议。队长曾小凡…
马院实践调研报告
马院专项社会实践团队成功完成蚌埠自贸区实践调研6月19日上午,安徽财经大学马院专项社会实践团队部分成员和指导老师付冬梅在龙湖东校区图书馆门口集合,召开有关社会实践前期准备、任务讨论会议。队长曾小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