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胡杨学子三下乡:以青春之姿,共筑幸福长廊

来源:塔里木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作者:周伊芮 葛丹 尉晋

为了提高阿克苏地区妇女的维权意识,2022年6月22日至7月7日,塔里木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法学院)“加强法治教育,维护妇女权益”团队前往阿瓦提县东萨依拉特村、库车市阿克吾斯塘乡长水村、阿克苏市依干其乡进行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

勤奋出天才,实践出真知

6月25日,团队成员提前与当地领导取得联系,前往阿瓦提县三河镇东萨依拉特村进行入户走访、一对一对话、填写调查问卷,开展入户调研工作。

在村干部和调研组组长的带领下,调研组在调查走访中,团队成员与村民进行认真而细致的交谈,并详实记录村民提出的建议和意见。

当遇到语言不通的问题时,调研组的维吾尔族同学会进行翻译。采访一位维吾尔族的叔叔时,夏米西卡码尔·亚森同学帮助我们进行翻译,顺利完成采访。在采访过程中,这位维吾尔族叔叔表示,村里开展关于妇女婚姻家庭纠纷化解的活动之类的还是很多的,且希望当地政府能多支持、关注妇女婚姻家庭纠纷。

法学2020年级2班的尉晋华同学说:“在进行入户调研的过程当中,不仅开拓了自己的事业,见识到了新疆独特的民俗风情,还进一步提高了自己的沟通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希望之后还能多多参加社会实践。”

巾帼创功建伟业,和谐社会共创建

7月4日,团队成员于阿克吾斯塘乡乡政府国旗下开展了妇女维权宣讲,向当地妇女传递时代女性,风采飞扬,凝聚妇女力量,推动科学发展,建设美好家园。

参与此次国旗下宣讲的有乡政府工作人员、部分乡民及全体团队成员。团队成员提前与政府工作人员取得了联系,通过交谈,工作人员热切地希望能够为乡村妇女提供法律知识上的帮助,使妇女在遇到自己权益被破坏时能够明白要用法律来维护自身权益。

国旗颂国威,乡民齐努力。政府工作人员热情介绍了团队成员,并由团队成员代表进行了国旗下宣讲:自《民法典》颁布以来,婚姻家庭板块成为法律体系的一大重要组成部分,本次实践希望不断加强当地妇女法治意识,维护妇女权益;亦想通过宣讲使妇女自信自立,绽放出属于时代女性的风采。

法学2020级2班的葛丹说:“十分荣幸能够代表团队在阿克吾斯塘乡乡政府国旗下进行讲话,立志于不断加强法治教育,通过我们团队的力量对妇女、对社会做出一点贡献。”

以青春之我,创建和谐之家庭

7月6日,团队成员在长水村的会议室开展以“加强法治教育,维护妇女权益”为主题的讲座,向当地妇女传递维权精神,鼓励当地妇女能够以法律为武器,捍卫自身权利。

本次讲座以生动的案例、详实的材料,通过互动学习、提问、讨论的方式向长水村的妇女讲述了妇女所享有的政治权利、人生权益、婚姻家庭权益、法律责任等的内容,宣传《民法典》(婚姻家庭编)的内容,号召妇女要自尊、自信、自立、自强。

本次讲座结束后,长水村的妇女积极地在“加强法治教育,维护妇女权益”的横幅上进行签字,也纷纷表示这次讲座收获很多,在接下来的生活工作中会学习法律知识,努力维护自己的权益。

法学2020年级2班的孙睿说:“人生的真正价值在于对社会的贡献,即社会价值的实现。本次三下乡的目的在于希望能通过微小的力量,润物细无声,使当地的妇女意识到维权的重要性,促进妇女社会地位的提高。”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此次讲座的顺利开展,将进一步提高阿克苏地区妇女的法律素质和经济社会地位,增强妇女维权意识,推动法治社会建设。

“民无事不立,国无家不兴。”作为塔大法学学子,希望在社会实践的过程中能尽自己一份微薄之力,为社会治理贡献自身力量,积极推进社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做有理想有担当的胡杨青年。

http://www.dxsbao.com/shijian/517391.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回家乡,观发展,感富强

前几天回到了家乡,看着这样的房屋,这样的路,不由感到家乡的变化之大,我小学便在市里求学,初中更是搬到市里,对家乡的印象还停留在石子路和红砖房,不曾想村里现在都是水泥路和翻新…… 朱旭桓 h‘n河南工业大学机电工程学院查看全文 >>

美丽乡村,活力兰庄

7月15日,我前往河南省平顶山市叶县叶邑镇兰庄村,去观察乡村的发展。兰庄路牌兰庄,位于河南省平顶山市叶县叶邑镇下辖村。兰庄村位于县城西南10公里处,1135口人,耕地面积1800亩,以传统的…… 朱旭桓 h‘n河南工业大学机电工程学院查看全文 >>

不忘初心,美丽玉湖

不忘初心,美丽玉湖今天我们来到了美丽的玉湖村,玉湖村位于福建省泉州市泉港区界山镇境内.拥有丰富的历史文化和民俗文化,周边拥有笔架山、惠屿岛、泉港樟脚古民居、坑内山、昆山风景、…… 朱旭桓 h‘n河南工业大学机电工程学院查看全文 >>

了解新农产业,关注家乡发展

了解新农产业,关注家乡发展不断壮大农村新产业新业态,是推动农业农村高质量发展的必然选择,也是助力乡村振兴的重要一环,为进一步了解新农产业,我们来到了圪垱店村的月季产业园进行…… 朱旭桓 h‘n河南工业大学机电工程学院查看全文 >>

侨乡荷韵 美丽东张

侨乡荷韵美丽东张八月三号,我们来到位于福建省泉州市泉港区界山镇的东张村。走进东张村,宛如走进了一幅瑰丽多彩的画卷中:这里生态环境优美,河道漫步长廊、古榕树群等自然景观清新怡…… 朱旭桓 h‘n河南工业大学机电工程学院查看全文 >>

振乡村,树山村,生态振兴

振乡村,树山村,生态振兴今天,我们来到了美丽的树山村,树山村位于江苏省苏州市虎丘区通安镇西部、总面积5.2平方公里、全村人口,分15个自然小组都是依恋山脚,有农田1050多亩已全部调整…… 张祎鸣 h‘n河南工业大学机电工程学院查看全文 >>

迎湖村,振乡村,工业园区造福人民

迎湖村,振乡村,工业园区造福人民迎湖村临太湖,东连望亭新镇区,312国道穿村而过,新建的苏锡高速连接线望亭入口即在迎湖村。迎湖村由原迎湖村、孟湖村、太湖村合并而成,分设55个自然村…… 朱旭桓 h‘n河南工业大学机电工程学院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湖南农业大学经济学院举办第十二届院领导接待日活动

为搭建经济学院院领导与学生之间的沟通桥梁,促进学院工作高效开展,经济学院于3月28日在十教北201举行院领导接待日活动,学院…

学思践悟新思想,砥砺奋进新征程——管理学院举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

为进一步筑牢学生“学思想、强党性、重实践、建新功”的思想根基,3月23日上午10:00-12:00,曲阜师范大学管理学院团委学生会学习…

湖南农业大学经济学院开展第二十二届团支部风采大赛

为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团结引领广大团员青年在服务乡村振兴与建设农业强国中锤炼本领、挺膺担当,同时…

追“锋”青年,志愿同行 —承德医学院基础医学院2023级临床医学第五志愿服务

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做出的关于弘扬雷锋精神的重要论述与对深入开展雷锋活动的重要指示,让闪耀着时代光辉的精神火种…

安财青年深植文化基因,以数智化动能驱动文旅产业迭代升级

安财青年深植文化基因,以数智化动能驱动文旅产业迭代升级随着移动电子支付越发普遍,传统的以人民币纸票形式的购物方式逐渐…

最新发布

历史文化与旅游学院举办“夏日冷饮需谨慎,保护肠胃好生活”活动
为了了解到民众对于在夏天饮用冷饮的态度与看法,并宣传健康正确的生活方式,6月25日,聊城大学历史文化与旅游学院中医药文化调研服务队的成员们在聊城市人民公园举办了“夏日冷饮需谨慎,保护肠胃好生活”活…
走访生蚝基地,深挖生蚝文化
湛江素有“生蚝之乡”的美誉,这里产蚝的历史可以追溯到两千多年前。在湛江,生蚝的养殖场星罗棋布,产量占据了全国生蚝的“半壁江山”。可以说:湛江有海的地方就有蚝。“官渡大蚝场”是广东海洋大学和暨南…
广东省岭南师范学院社会实践队深入乡村宣传资助政策
资助政策融入“覃”,干“巴”利索圆学梦为进一步宣传国家教育资助政策,提升资助育人实效,服务学生成长成才,培养学生自立自强的精神。7月6日,岭南师范学院外国语学院“灯塔夏梦”社会实践队以三下乡文化…
赴巢湖市访谈大学生返乡创业纪要
在新形势的发展下,扶贫工作取得圆满的成功带动下,乡村越来越有发展机会,越来越多的大学毕业生选择返乡创业,这样对经济发展相对落后的农村地区来讲,这是一个令人欣喜的趋势。大学生返乡就业创业越来越普…
聊城大学历史文化与旅游学院举办“国粹有国法,传承你我他”主题活动
为了增强同学们对传统中医药文化的了解以及《中医药法》法律保护知识,促进传统中医药文化的继承与发展,增强文化自信和传承自信,在6月25日,聊城大学历史文化与旅游学院聊城大学中医药文化调研服务队于聊城…
巢湖学院三下乡:赴巢湖市访谈大学生返乡创业纪要
在新形势的发展下,扶贫工作取得圆满的成功带动下,乡村越来越有发展机会,越来越多的大学毕业生选择返乡创业,这样对经济发展相对落后的农村地区来讲,这是一个令人欣喜的趋势。大学生返乡就业创业越来越普…
“三下乡”暑期社会实践| 探先辈足迹,传红色基因(二)
“用好红色资源,传承好红色基因,把红色江山世世代代传下去”—习近平经过前一天的调研,我们感受到了重庆这座英雄城市带给我们的震撼,因此成都理工大学“红岩联线”主题实践队贯彻落实“利用好红色资源,…
实践探索,低碳追源
双碳,即碳达峰与碳中和的简称,中国力争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加快降低碳排放步伐,有利于引导绿色技术创新,提高产业和经济的全球竞争力。本次社会实践的主题为:“双碳”背景下传统能源…
创千秋大业,经百战终兴
在实践第一天,实践团来到镇政府准备座谈会的召开。出席本次座谈会的有单县县政协耿雪凌主任,终兴镇镇长袁彤,终兴镇党委副书记时华南,单县退休老局长时念科,社会实践团指导老师马东顺老师以及实践团全体…
万美自由,和而不同
苏轼早在赤壁游览就说过:“万物曾不能以一瞬。”世间万物无时无刻不在变化,然而,他句之间并没有因此毁灭,而是相互“尊重”,组成了我们现在的绚丽多彩的世界。虽然万类皆自由,但他们以和为贵,熠熠生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