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寻红色记忆,传承革命精神
7月13日至19日,华中农业大学赴浙江暑期实践团的8位队员分别从武汉等各地前往嘉兴绍兴等地开展“追寻红色记忆,传承革命精神“的社会实践专项活动。在红色古地中重游,将革命历史、革命传统、革命精神和爱国主义文化通过旅游传输给广大干部群众。
红船精神,革命摇篮
1921年7月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南湖的一艘游船上宣告了中国共产党的诞生,从此引领着中国革命扬帆起航。“在红船之上,百年前,13位全国的党员代表,在这里开会。也正是因为如此有了“一大”的开端,才会有了我们现在的生活。”导览员向同学们介绍道。
在这里实践团的成员们学习中国共产党成立的历史,学习党的指导思想,了解党在诞生、发展过程中遇到的艰难险阻,深刻体会历久弥新的“红船精神”的实质含义。
随后我们来到嘉兴南湖革命纪念馆,听一堂“正宗”的党课,感悟革命志士们的炽热初心、感受嘉兴的历史社会风貌、体会在那个年代信仰的力量。”三楼大型壁画“星火燎原”、“中流砥柱”高4米长20多米,生动展示了中国革命的磅礴气势和艰苦卓绝。实践团团长机械化2004班娄柯翔表示,这不仅是一次实践之旅,更是一次信仰之旅、精神之旅与初心之旅。
磨难重生,自强不息
7月17日上午我们前往社会实践的第三站——浙江省杭州市钱塘江大桥陈列馆。自修建起便历经艰险的钱塘江大桥注定命运坎坷。为了阻止日军南侵,1937年12月23日,茅以升怀着无比悲愤的心情亲自将通车仅三个月的大桥炸毁。茅以升愤然作诗:“斗地风云色,炸桥挥泪断通途,五行缺火真来火,不复原桥不丈夫”,以铭其志。
茅以升从小便与桥梁结缘,青年时又临危不乱,主持修建了中国人自己设计的第一座现代化大型桥梁——钱塘江大桥,成为中国铁路桥梁史上的一块里程碑;他怀着“科学救国”“工程救国”的志向,拒绝国外重金聘请毅然回国建造桥梁,但是为阻止日军进攻,又亲手点燃了导火线毅然炸桥……从“建桥”、“炸桥”到“复桥”,大家被茅以升爷爷的事迹感动,纷纷写下心中的英雄故事,树立心中的英雄形象,立志要成为像茅以升一样有担当的中国人。
在这里机械化2004班的王含琪和能动2001班的许海洋对当地居民进行采访,了解到了更多有关于钱塘江大桥的历史,他们认为历经磨难而重生的钱塘江大桥,是中华民族不屈不挠、自强不息的精神的象征。虽屡遭劫难,至今仍在默默守卫着国家的繁荣。它不会因时间的流逝而失去光辉,反而会随着社会的进步更加彰显出自身的珍贵和价值。
以笔为刃,抨击糟粕
在绍兴实践团先后参观了鲁迅故居、百草园、三味书屋和鲁迅生平事迹陈列厅。游览鲁迅祖屋、故居,了解了鲁迅先生的生平事迹。
鲁迅诞生在都昌坊口新台门周家,并在这里度过了童年和少年时代。辛亥革命前夕,鲁迅又回到故乡,先后在绍兴府中学堂、山会初级师范学堂担任教职。他的光辉一生有三分之一以上的时间是在绍兴度过的。建国以后,鲁迅在绍兴生活和工作过的地方,以及他留下的许多珍贵的文物资料,得到了珍重和保护,建立了纪念馆。鲁迅故居现为全国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这也是社会实践活动的最后一天,实践团成员回望这七天时光,团队合理分工,规划路线、制定计划,在游览红色景点的同时认真查阅资料、回顾历史,学习红色精神,包括南湖红船精神,钱塘江精神,见义勇为精神与鲁迅精神,深刻认识到,人民是中华民族精神的培育者,而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中华民族精神是中华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纽带、支撑和动力,是创新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民族灵魂。唯有铭记历史,提升能力,先立人后立国,团结一致,方能使民族复兴,国富民强。
http://www.dxsbao.com/shijian/517100.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