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北科学子三下乡:聆听武宣发展,探索乡村振兴

来源:北京科技大学 作者:孟子居寻访八桂实

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是高校实践育人的重要组成部分,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青年工作重要思想,在踊跃投身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中展现青春风采、贡献青年力量,北京科技大学“孟子居·寻访八桂”社会实践团围绕助力乡村振兴的主题,进行暑期社会实践活动。7月27日-8月2日北京科技大学“孟子居·寻访八桂”社会实践团赴广西来宾市武宣县多地开展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团队通过前往当地农户和生产单位考察采访调研和联系当地相关部门了解乡村支柱产业情况,并在相关人士与团队间的交流与探讨中探索乡村振兴之路,推动乡村支柱产业的进一步发展。

风沿柚获,柚助村兴

7月28日孟子居寻访八桂实践队来到了武宣县东乡镇风沿村学习三红蜜柚种植业乡村振兴成功案例。

2013年,村里党员干部根据考察福建省平和县三红蜜柚种植情况结合村庄实际情况,改变先前的农业生产结构,引进了三红蜜柚进行种植。短短两年间,风沿村的三红蜜柚种植面积达到近万亩,并建成武宣县万亩红心柚产业扶贫示范基地,为村民带来巨大经济效应。在下龙屯蜜柚品质提升试验基地,村里的巫支书向队员介绍了三红蜜柚的生长习性、日常打理和选果标准。

队员们参观了风沿村村史馆,馆内展示了发展“风沿柚获”品牌的发展历程。风沿村获评为“2021年全国文明村“, “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目前村里也在继续大力发展蜜柚深加工相关产业,进行多元化发展,完善蜜柚相关产业发展。在风沿村,实践队员们对一个新进产业的发展有了更多直观的认识。

奔赴田间地头,品闻黄皮果香

7月29日清晨六点半,寻访八桂实践队驱车半小时前往武宣镇官禄卜玉村沙糖黄皮果种植基地。广西武宣卜玉祥泰果蔬种植专业合作社负责人庾芳珍带着队员来到果园参观。村民们早已在地里干活,采摘修剪动作娴熟,一筐筐新采摘的黄皮果摆在田间地头。

在地里干活的一位村民给队员们介绍怎么摘果,看外形,看颜色,尝味道。随后,实践队成员在村民的指导下拿起剪刀来到枝头,亲身参与黄皮果采摘、修剪活动。刚刚在地里新采摘的一筐筐黄皮果被拉到合作社分拣房内,村民们娴熟地修剪枝条,称重包装,整齐地分装进袋子与礼品盒中。实践队员也和村民们一起,分装运来分拣房的一批批黄皮果。

队员们了解到卜玉村素来有“黄皮之乡”的美誉,其独特的地理位置和气候条件,赋予了卜玉黄皮优越的生产条件,其黄皮果品质优良,是远近闻名的水果产业专业示范基地,逐步成为“一村一品”的特色品牌。

合作社负责人提到,虽然黄皮果产业推动了村子的发展,但黄皮果的运输与销售存在不少问题。为此,实践队经过讨论,针对黄皮果的特点,对黄皮果保鲜与运输提出了多种可行的方法,并将此制成文案提交给卜玉村的村书记,为乡村振兴建言献策,贡献青年之力。

万里黔江归铁锁,美丽风光在码头

7月30号实践队来到武宣码头村。老主任向队员们介绍了码头村的产业现状,以挖掘打造码头古渡文化、红色文化为基础,种植枣子、李子和草莓等作物,建设草莓园,开设农家乐,打造具有码头村特色的旅游景区。

“做好一个村委是相当相当难的,做人做事要低调一点。只有打好了群众基础,才能做好群众工作,才能做好群众的思想工作,才能带领人民向前发展。”码头村老主任向队员们讲述他多年来进行乡村工作的深刻体会。在和老主任的深入交流中队员们了解到码头村所遇到的困难,基础设施不完善,马路过窄不便于通行,停车位不够,因为疫情原因旅客数量较少等等问题,老主任和其他码头村村委表示会继续完善码头村基础设施,预计能有更多的游客来码头村旅游观光。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7月31日上午九点,寻访八桂实践队驱车前往武宣县瑞丰农机合作社。合作社的江总带领队员们实地参观农机,具体介绍水稻生产过程。“第一,从育秧工厂开始。我们需要什么品质的米,号召农户把秧苗育好,我们有工厂育秧,便捷式的。”“回来以后,进入我们的烘干系统,烘干以后筛选,筛选完以后再打包进库,进入我们的大米加工生产系统,这是其中一个环节。”队员们了解到了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技术:机械耕整地→工厂化育秧→机械插秧→机械化植保→机械化收获→谷物烘干技术;第二个环节是把智能碾米机放到大城市去,放到高端小区。智能碾米机是其中重要的智能机器,其针对新鲜度,从根源出发,从中国的稻根文化、稻子的保存方式出发,完美保存了谷子,也达到了谷壳、米糠可以喂喂鱼、种种花草的效果。

此外江总提到合作社于2018年前往中国农业大学学习理论知识,了解立体农业的可持续发展。他还鼓励大学生用科技的、现代化的眼光看待农业发展,用所学知识回报家乡,为建设美丽乡村添砖加瓦。

当日下午,实践队来到了螺山生态乡村旅游区,这是武宣县现代农业产业园“稻香之旅”精品休闲旅游线的一部分。武宣县现在按照“城乡统筹、产村互动、农旅结合”的发展理念,不断推进休闲农业核心示范区建设。

武宣县互联网+美丽乡村

8月1号,寻访八桂小队来到了武宣县互联网+美丽乡村双创基地。基地的曹主管带队员们参观了基地的各个区域。办公区进驻了包括自媒体、设计、合作社、电商、食品加工、金融资本、培训、技术开发等中小微企业,基地内随处可见创业励志标语,办公室内企业忙碌运作,武宣青年创业热情十足。曹主管向队员们介绍,基地为企业提供办理申请商标、专利、商标的方面的服务,助力中小微企业孵化和青年优质就业。队员们来到基地的微巣学院,了解到基地目前已有长期合作的导师,给创业者提供培训课程,涉及企业管理、电商营销、法律、财务、企业融资、专利、商标等各个方面,为企业初期发展保驾护航。基地还在此举办了多场创新创业比赛,鼓励企业间互相学习和发展。

队员在基地的农产品展厅参观了武宣县各个乡镇的特产商品,如桑葚果酒、武宣县特产红糟酸、红心柚、哈密瓜等。商品包装精美,可见武宣县农产品+轻工业正蓬勃发展。

队员们向曹主任咨询了前几天在乡镇调查时村民反映最多的电商销售问题,了解到目前武宣县的电商商务服务点已经在基地附近建设中,服务点提供直播场地、摄影场地、电商培训等设施,为打造武宣品牌培育电商人才,提供推广渠道,县里的物流服务和货物储存场所也即将竣工,保障县电商产业链便捷完整。

http://www.dxsbao.com/shijian/516954.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弘扬传统文化,助力乡村振兴

我心痴绝处,悠悠系古城。温州市永嘉县是一座充满历史人文气息的古城,这里有静如处子、波光潋滟的楠溪江,有传承千年、满载乡情的舴艋舟,更有为革命抛头颅、洒热血的英雄儿女。近日,…… 阮晨璐 浙江理工大学查看全文 >>

寻访抗战英雄之子,传承红色传统文化

走进永嘉县的北村的“钟寿祠堂”,来自浙江理工大学文化团的成员便感受到浓浓的红色气息:破旧简陋的屋瓦白墙上,革命英雄汪吉仁和汪瑞烈的照片悬挂着;室内简单的陈设中,还有对那段革命…… 郭慎远 浙江理工大学查看全文 >>

传统舴艋情满载,经典红色永流传

近日,为期10天的浙江理工大学理学院 “悠悠我心系古城”社会实践团活动在温州永嘉县岩坦镇圆满落幕,特色活动以传统文化、红色文化为主题,旨在挖掘、传播传统文化与红色文化,为当地的…… 郭慎远 浙江理工大学查看全文 >>

浙江理工学子听乡镇党委书记传授大学生下乡工作秘诀

“脚勤,皮厚,嘴抹油——这七个字是大学生下乡工作的秘诀。”在温州市岩坦镇政府的办公室里,党委书记徐翔笑眯眯地向浙江理工大学的实践团队传授他多年工作总结的经验。 …… 阮晨璐 浙江理工大学查看全文 >>

悠悠古城殷殷期盼,红色文化传承发扬

清晨,太阳在鸡鸣声里缓缓升起,蝉鸣聒躁,万物开始慢慢地苏醒,又是一个烈阳高照、热情似火的夏日。永嘉县岩坦镇屿北村,一座红色文化气息浓郁的古村庄,在7月14日这一天,浙江理工大学…… 王佳希 浙江理工大学查看全文 >>

革命热血育红菱,红色文化伴我行

近日,浙江理工大学理学院“悠悠我心系古城”志愿服务团队来到了温州永嘉县屿北村,一个曾经孕育出多位革命英雄、沉淀了丰厚的革命文化基础的红色圣地,在这里开展了以“革命热血育红菱…… 魏佳文 浙江理工大学查看全文 >>

理工学子开展支教活动,弘扬传统文化

 近日,浙江理工大学理学院“悠悠我心系古城”志愿服务团队进入温州永嘉县岩坦镇屿北村开展了第一次支教活动。“我是你们的彩虹姐姐!”,“我是你们的温柔姐姐!”志愿者们独特而生动…… 魏佳文 浙江理工大学查看全文 >>

乡村振兴也走“一带一路”,永嘉舴艋载得动绿水青山

近日,浙江理工大学理学院“悠悠我心系古城”文化活动团抵达温州市永嘉县岩坦镇,意在探究两山理论与乡村振兴的有机结合。时值建党97周年,文化活动团紧跟“十九大”乡村振兴“三步走”战…… 郭慎远 浙江理工大学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城市更新中的居民自主更新模式探索:以杭州、绍兴、台州为例

近日,一份关于城市老旧小区自主更新的调查报告引发了广泛关注。报告以杭州市、绍兴市、台州市为例,深入探讨了老旧小区自主…

青春筑梦践初心 政社同心启新程

在时代的号召下,“青春‘政’好,与‘社’同行”社区服务项目盛大启航,公共管理学院青年学子们以昂扬之姿奔赴基层,用实际…

湖南师范大学实习队于长郡双语实验中学开展汇报形式讨论会

2025年4月29日上午,湖南师范大学赴长郡双语实验中学实习队举行了一场别开生面的汇报形式讨论会。此次会议邀请到学院指导老师…

新乡工程学院外国语学院召开培养方案修订会议

4月28日,外国语学院在教学楼2-402召开培养方案修订专题会议。外国语学院院长梁晓冬、副院长张帆、党委副书记王伟及各专业教研…

新乡工程学院外国语学院成功召开期中教学检查专题会议

为全面提升教育教学质量,深入推进教学管理规范化建设,4月27日,外国语学院于教学楼2-402召开期中教学检查专题会议。本次会议…

最新发布

撒理念之种,实绿色之梦
022年7月,南京工程学院“青春环保行”三下乡实践团队前往江苏省徐州市铜山县柳新镇为孩子们开展垃圾分类小课堂,讲解自制宣传知识清单,并着重为小朋友们讲述垃圾分类的意义,向大家介绍不用类型垃圾桶的作…
三下乡|感运河之壮美,蕴流淌之传承——“行走大运河,奔流城市间”实践团走进西青
三下乡|感运河之壮美,蕴流淌之传承——“行走大运河,奔流城市间”实践团走进西青悠悠流淌了2500余年的大运河,始建于春秋末期,全长2700多公里,跨越地球10多个纬度,是世界上最长的运河,也是世界上开凿最早…
高扬科普旗帜,践行八字真经
7月14日,南京工程学院“青春环保行”三下乡社会实践团队来到江苏省徐州市铜山县柳新镇开展了垃圾分类的主题活动。让垃圾合理分类的知识理念深入人心,同时倡导镇上居民学习科普知识,健康生活。实践团队从两…
三下乡丨感运河之气势,承百年之文化——“行走大运河,奔流城市间”实践团走进静海
三下乡丨感运河之气势,承百年之文化——“行走大运河,奔流城市间”实践团走进静海悠悠流淌了2500余年的大运河,始建于春秋末期,全长2700多公里,跨越地球10多个纬度,是世界上最长的运河,也是世界上开凿最…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振兴在苏北”暑期三下乡实践团队打卡“江苏省美丽乡村”——巴斗村
今天,我和团队成员来到“江苏省美丽乡村”——东台市弶港镇巴斗村,感悟巴斗人在乡村振兴发展道路上的独特做法。通过走访调研,团队参观了红帆池、老船长小屋、巴斗泉驿站、三水摊等巴斗特色风光,领略了蓝…
“三下乡” —— “乡村公共法律服务”调研活动在狄寨街道杜陵村开展(三)
西安科技大学“三下乡”暑期社会实践队前往灞桥区狄寨街道杜陵村,开展关于乡村公共法律基础服务调研实践活动。青年学子们充分发挥专业知识特长,将所学理论知识转化为实践,结合群众需求进行社会实践服务。…
“三下乡” ——“乡村公共法律服务”调研活动在狄寨街道杜陵村开展(二)
调研开展前期我们与村干部进行座谈,针对乡村公关法律服务问题进行谈论主要问题有一村一法律顾问的必要性,村民对法律顾问参与基层治理的满意度,以及法律服务站解决问题的相关案例。后期,在村干部的带领下…
企业升级改造,是机遇也是挑战
长江大保护政策实施后,长江沿岸化工厂面临着“关改搬转”的局面。些许企业因不符合相关标准,被迫关停;有些企业搬迁进入化工园区,按污染物处理标准完成生产线的升级改造。从一定程度上说,PPP项目的实施倒…
暑期“三下乡”——“乡村公共法律服务”调研活动在狄寨街道杜陵村开展(一)
西安科技大学“三下乡”暑期社会实践队前往灞桥区狄寨街道杜陵村,开展关于乡村公共法律基础服务调研实践活动。青年学子们充分发挥专业知识特长,将所学理论知识转化为实践,结合群众需求进行社会实践服务。…
探古村经济——助乡村振兴
为进一步了解李家疃村的基本民情以及经济发展情况,了解古村中人们的生活。7月9日,“古村探探队”实践团来到了李家疃村的一家农家乐饭店进行走访。实践团的采访者从饭店本身入手,了解村子最近几年的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