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青春在东平湖畔激情绽放——山农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学子“三下乡”实践纪实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7月15日至8月15日,山东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商学院)的十多名大学生赴东平县银山镇耿山口社区开展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活动中,他们与村民同吃、同住、同劳动,深入调研黄河滩区迁建工程实施情况,利用所学专业知识助力乡村产业发展,为乡村振兴贡献自己的青春力量。
看奋斗成就,强理想信念
“六百年以河为伴,数辈人德业相传。”耿山口村位于黄河滩区,距离黄河不足千米,频遭水患,一代代人重复着“洪灾—重建—再洪灾”的轮回,建国以来这里遭遇大小洪水40余次。
“灌溉难,吃水难,用电难,出行难,上学难,就医难,安居难,娶亲难”,调研中,大学生们了解到这就是困扰先辈数百年的“滩区八难”。
搬离黄河滩,百年安居梦圆。2015年5月,耿山口村作为第一批试点工程被纳入山东省黄河滩区迁建项目,于2017年10月15日,全村搬迁上楼。
“一排排红色洋房均装有电梯,中央空调、天然气、热水设施一应俱全,养老院、幼儿园、卫生所、公园等配套设施应有尽有,与城里人的生活没有两样。”实践团成员滑腾说,“耿山口村的变化,让我们更真切地体验到党的伟大与英明,更加坚定了我们农大学子坚定不移跟党走、学好知识为人民的信心和决心。”
听群众呼声,解群众难题
社会实践让思想政治工作更加生动鲜活,让青年人在与社会的接触中了解社会、感悟时代巨变。
活动期间,大学生们深入群众,听民声,解民情。为深入了解耿山口社区以及黄河滩区迁建的具体情况,团队采取问卷调查和走访入户两种形式进行调研,共走访12户,收集问卷352份。在入户调研的过程中,村民饱含深情的讲述,让大家系统全面了解耿山口社区的迁建为居民带来的种种便利,也真正感受到“党组织为人民谋福利、人民拥护党组织”的鱼水深情。
近年来,为推动乡村振兴战略,耿山口社区响应国家号召,大力发展大棚产业。实践团成员们冒着酷暑,到田间地头,进入大棚内进行详细的实地考察交流,结合所学知识对大棚的优势条件及经济效益进行分析,参考其他乡村大棚的经营模式,提出了“大棚+反季节养殖,大棚+休闲农业”等相关建议。他们还对当地土壤的成分、水分等进行采样分析,结合当地种植经验,向种植户提出种植火龙果、葡萄等优质作物的建议,受到群众好评。
助力产业发展,心系群众健康
为了做到“挪穷窝”与“创新业”并举,2019年,耿山口人在社区东面建起了鞋业加工厂,实现了家门口绿色就业。
实践团队成员深入车间,帮助检验制鞋机器,了解企业生产经营情况。他们双结合相关资料综合进行数据分析后,与鞋厂法人、社区干部等一起探讨制定企业远发展规划。在了解到因解疫情影响,企业招工困难时,他们主动编写印发招工广告一千余份进行分发,并利用微信、微博、网站等新媒体大力宣传企业情况,受到了鞋厂工作人员的一致好评。
在实践中,山农大学子们秉持初心,主动开展协助核酸检测、发放免费口罩、设点义务为老人测量血压、担任银山镇“银河杯”篮球赛志愿者等志愿服务活动,尽自己所能,在为村民服务中展现新时代大学生的风采。
在历时一个月的实践中,队员们走出象牙之塔,融入坚实的土地,收获颇多。大家一致表示,一定会将“艰苦奋斗、善行义举、无私奉献、敢为人先”的耿山口精神铭记于心,实践于行,努力学习科技文化知识,真正把青春成长的根系深深植入祖国的沃土里。
http://www.dxsbao.com/shijian/515329.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