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时候,我们总会对爸爸妈妈说:“长大了,我养你!”,但随着时光从指缝一点点溜走,这句话我们很少再提及。近年来,我国人口老龄化趋势日渐明显,老年人作为社会的弱势群体,无论是从身体上还是心理上都应该得到社会的广泛关注。今年暑假“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我跟随邵阳学院“脚步丈量邵阳红色土地,融媒讲好邵阳红色故事”党史学习教育团的成员们来到了邵阳市木瓜桥村,与这里的老人们来了一次美丽的邂逅。
踏入木瓜村边界,映入眼帘的是一排排青砖老屋,村口最东边住着的是已接近耄耋之年的奶奶,我们从奶奶口中得知,她的几个孩子已经好久没有回家了,一年回来的次数不过两三次,闻言至此,我不禁感慨万千,我们总说常回家看看,却也常常因为生活耽搁了一个个回家的约定。
让我印象最深的是,在与村里老人沟通交流的过程中,我发现很多老人年纪颇大,腿脚不便,尤其听力消退严重,这导致我与他们的沟通交流十分困难。看着他们骨瘦嶙峋的小身材,一张张褶皱堆叠的面庞上布满一层层老年斑,很难想象,对于子女常年不在身边的他们而言,究竟是怎样来维持日常生活。
图片发自中青校园App
图为志愿者在与当地老人交流。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刘雨 摄
一番沟通下来,我的内心早已被奶奶的话所触动。在我看来,我们真的应该加强对空巢老人的关爱和关心,这是非常有必要的。这种关爱和关心不应该只体现在物质上,更应该表现在精神方面,要给老人们提供交流的平台,使老人老有所依,老有所乐。他们过着孤独的生活,没有家人的陪伴,我们应该帮助他们寻找朋友来相互陪伴。这可能是套话,但我认为却是不折不扣的真话,人老了本来就应该享受人生的快乐,安详的度过余生,然而外界的隔离与信息的闭塞使手脚不灵便的她们无法真正提起对生活的兴趣,我们应该多利用类似的志愿活动来关心她们,帮助她们继续跟上社会的脚步,而不是孤独下去。
对于18岁的我来说,如今上大学与父母分隔两地,一年到头回不了几次家,与父母“相形渐远”。但我们从呱呱落地那一刻起,父母便陪伴我们左右,给予无微不至的关爱与照顾,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曾经无坚不摧的父母,也被时光压弯了脊梁,在岁月的洗礼中变得脆弱且无助。身为子女的我们,更应当履行起赡养父母的义务,为她们送去关心与爱护,即便无法陪伴在父母身边,也应在休憩之时给她们打个电话,表达自己的关心与惦念,给予父母心灵的慰藉。
图片发自中青校园App
图为志愿者与木瓜桥村的老人小孩一同拍照玩耍。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彭文婕 摄
父母爱子心无尽,归家喜及辰。此次“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让我走进社会,走入现实,看到了空巢老人的孤独,这让我明白了身为青年,身为子女所必须承担的责任。在社会飞速更迭的当下,我们应当时停下脚步,去看看那些被忽视的人,变老是每个人必经的宿命,关注当下的老年人,就是在关注未来的自己。
“三下乡”志愿活动给了我一次很好的社会生活体验机会,让我明白了帮助人和被帮助都是件很温暖的事情,就如享受冬日的温暖,这个过程让我学会思考,学会坚强乐观,人生就像行路,每个阶段都有不同的风景,我们要过好生命里的每一天,才能找到人生的价值,拥有真正的幸福。尽管我们的三下乡之旅已经结束,但作为一名新时代的青年,我希望能像此刻坐在电脑前写稿一样,通过笔下的文字来呼吁社会各界关注空巢老人,希望在此刻,在未来,社会能够给予老人更多的关怀,使老人度过一个幸福、快乐、无忧的晚年。我把希望藏于今晚的月色,托它悄悄告诉天上的阿拉丁神灯,助我所愿皆为真。(通讯员 李福)
http://www.dxsbao.com/shijian/514843.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