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护诗画万丈湖,同筑百年乡村梦”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继续巩固脱贫攻坚成果,扎实推进乡村振兴。近年来,安化县委、县政府坚持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红色血脉,立足资源禀赋和发展基础,坚持做强茶产业、做响旅游业,推进文化繁荣兴盛,推动经济绿色和谐发展,探索出了一条契合当地特色的发展道路。为探索安化县振兴道路,归纳总结相关经验教训,了解振兴道路中的相关阻力,进一步促进安化县发展振兴的同时也为其他地区的地方发展提供思路与经验,7月11日,河海大学“梅山飘香品诗情茶韵,乡村共振兴人安德化”安化县乡村振兴促进团开展了为期7天的实地调研。
实践团正式抵达湖南省益阳市安化县后,以住宿点为中心,借助电子地图并实地了解周边餐饮、交通、市场、医疗、人文等方面的分布状况并进行综合性评估。了解当地人文特点与基础设施状况,确保各项实践内容尊重当地文化习俗的同时保障队员们的生活起居与人身安全。次日,为吸取专业经验完善实践规划,实践团驱车拜访安化县乡村振兴局。在与周智慧副局长交流学习中,实践团初步了解到安化县乡村振兴战略总体布局,即建立健全防止返贫致贫动态监测和帮扶机制,同时严格落实“四个不摘”,即摘帽不摘责任、摘帽不摘政策、摘帽不摘帮扶、摘帽不摘监管。此外,聚焦“茶旅文体康”,壮大产业帮扶并建立“茶乡花海”乡村振兴示范区。周局长表示,安化县的振兴应着重在黑茶产业的优势保持与多产业、多领域合作,开拓“黑茶特色带动旅游业发展,旅游业回馈扩大黑茶产业”的道路,利用多种方法改善和解决现有困难,努力提高城乡经济水平,改善人民生活。有效帮助实践团了解安化县乡村振兴形势。当日晚,实践团召开第一次团队会议,结合当日实践成果,对实践重点做出相应调整,再次明确产业、生态、文化三方面调研内容。为后续实践的顺利开展铺平道路。
7月13日,实践团针对“产业”方面开展相关调研。团队首先前往安化县博物馆就黑茶产业发展方面与王慧馆长展开交流。王馆长选择以向队员们普及茶产业的历史故事为出发点,安化县81.9%为山地,以板页岩、冰碛岩风化发育和广为分布的俗称火岩所形成烂石土壤达到71%,得天独厚的地域优势为茶产业创造了萌生条件;直到今日,从人民到政府,对传统产业维护创新的重视仍在为这份源远流长的民族内核保驾护航……王馆长向队员们示范、讲解泡茶的技艺,黑茶以回甘著称,茶入喉后,口中留有阵阵甘甜。而牛奶独有的奶香,则与茶香、茶甘交相映衬,让唇间颇有回味。还可以根据个人口感,加入炒米、炒黄豆,或与奶酪、牛肉干一同品尝。馆长还讲述了博物馆的发展建设工作经验,当前展馆类设施的发展桎梏主要在于场地、资金,要想取得持续化发展就必须将旅游业与传统产业或文化深层内涵结合,创造良性循环。受馆长启发,团队成员张鑫洋就目前博物馆运营以及未来场馆规划等方面可能存在的问题向王馆长进行了请教,王馆长指出目前博物馆专业人员配置较少,不能满足内容升级和日常运维;馆员执行力不高,缺乏创新力、缺少完善的规章制度,博物馆管理工作任重遥远等问题。实践团将访谈内容记录备用于后期撰写相关调研报告,便于协助黑茶博物馆解决目前存在的问题。在王馆长的引荐下,实践团前往安化第一茶厂,跟随茶厂联合主席、副主任陶优瑞与讲解员学习各式茶叶生产流程,体验实际操作。作为世界茶产业龙头企业之一,安化第一茶厂对自己所主营的当地产业振兴主力军之一有着最为深刻的理解,一日的学习交流帮助实践团获得了大量“产业振兴是乡村振兴的发力点与切入点”一题有关资料与数据用以撰写调研报告。为更加真实具体地了解安化当地居民对茶产业与乡村振兴认知情况,实践团于七月十四日驱车资水下游寻访周边村落,利用前期准备的采访问卷对众多村民与当地游客进行访谈,并将访谈内容保存至访谈录。
立足于习近平总书记所强调内容,乡村振兴要扎实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着力改善生态环境质量,稳步发展乡村生态经济,打造看得见山、望得见水、留得住乡愁的美丽乡村。实践团于7月15日展开“生态”方面的调研活动并前往六步溪自然保护区相关地点。团队抵达六步溪自然保护区管理处后与单位领导组织召开“共护绿水青山”小型座谈会。座谈会上实践团成员按规划依次向主任求知自然保护区建设、发展、长远规划经验,并获许与管理处团队同行前往六步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进行实地考察。实践团配合工作人员制作、记录保护动物资料,并且结合河海大学“水之子”的专业学科知识素养在保护区及资水下游开展水质检测,我团共计在当地15处水质检测点进行了检测与数据分析,将结果对比于资料所记录情况,资江水质从曾经污染严重、类大肠菌群超标、含氮量超标的劣Ⅴ类水净化成了现今全市市级集中式饮用水达标率100%的Ⅱ类水,水质总体为优。资江水系从水质较差的Ⅴ类水净化为水质优良的Ⅱ类水,离不开积极整治与治理工作。获得宝贵的水质数据后,队员们将检测结果反馈于保护区管理处,总体实践成果获《六步溪自然保护区管理处——实践肯定证明》一份。当日“生态振兴”主题调研初步整理所得资料表明,近年来,益阳市按照保好水、治污水、优供水的思路着手,凡水质劣于ⅴ类或不达标的考核断面;制定达标方案,明确整治措施和达标期限,并向社会公开治理情况;大力推进黑臭水体集中整治,制定全市黑臭水整治年度实施方案得以全面落实,为安化地区生态环境改善、实现可持续化发展提供了切实效益。同时,为贯彻“共护绿水青山”的生态振兴调研主题,实践团在水质检测结束后在保护区内分工开展清洁活动,该活动总时长达到八小时以上,获《六步溪自然保护区——志愿活动证明》一份。实践团另将“加快建立市场化多元化生态补偿机制,平衡保护者与受益者的利益”为核心的反馈建议整理为《调研报告-生态振兴部分反馈建议》,送至管理处单位。
乡村振兴既要塑形,也要铸魂。深入挖掘非遗内涵,推进乡村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留住乡村的“魂”,让古老乡村文明承担起乡村振兴的现代使命。实践团展开文化振兴板块调研。在安化古梅山地区,从呱呱坠地,到成人婚礼,再到人老终去,祖辈留下的梅山剪纸文化伴随人的一生。梅山剪纸作为梅山文化观念的物化形式,反映了梅山民间的审美意蕴,体现了梅山剪纸的其他实用价值,以及梅山人的审美观、审美理想、审美情趣和审美情怀。团队成员前往益阳市区登门拜访国家级非遗项目梅山剪纸传承人向亮晶老师。老师正值创作期间,便热情展示了梅山剪纸的多项技艺,讲述该项非遗以“生命”为内核的深层涵义。之后队员们也主动对老师提出乡村振兴领域有关问题,问答提及《“十四五”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规划》一类政策是否有效的为广大以向老师为代表的非遗文化传承人提供了足够助力?向老师回应,近年来国家不断推进乡村振兴政策切实落地与推陈出新,对传统文化方面的巨大投入也是毋庸置疑的。但传统文化种类多样,在传播和价值转换方面的途径也各有要求,不同的资源利用经验并不能简单的互通并用。为更好地帮助向老师及其弟子进行宣传工作,团队利用复合专业优势与媒体工作经验,整理编辑《梅山剪纸宣传手册》,提出《就利用非同质化通证技术助力赋能梅山剪纸艺术成果的初步规划草案》,同老师达成长期合作共识。在先前乡村振兴局的建议指导下,实践团拓展了文化振兴主题内容:除了丰富的传统乡村文化,安化县还是湖南省第一批革命文物保护利用重点县区,历史悠久的梅山文化下,也同样交织着底蕴深厚的红色文化。为丰富“文化振兴”这一主题内涵,弘扬红色革命精神,实践团走访安化县文化馆,与刘盛琪馆长与童胜青副馆长交流学习后整理编辑了《重走梅山红星路-安化县红色历史文化汇编》。为表认可,文化馆将本次交流过程与实践团反馈成果发布至官网,并给予《安化县文化馆-实践肯定证明》一份。
线下调研部分全部完成后,实践团对“产业”“生态”“文化”三大调研专题所获成果整理汇总共获得万字调研访谈录、万字调研报告、若干影视及图文资料。随后实践团携当前实践成果再次前往安化县乡村振兴局,与单位领导针对于本次调研成果进行交流,其中周智慧副局长对调研报告中“提升电商站点带动能力,打造农产品上行助力点”一专题尤为赞同,最终振兴局考量后决定给予团队《安化县乡村振兴局-优秀实践证明》。青史如鉴耀千秋,资水缓缓流淌,有如安化县在振兴道路上不断前进,人民生活正在向更好的方向发展。在党的领导下,乡村振兴战略对于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具有全局性和历史性意义。安化实践团通过媒体和各平台的推广方式,努力让更多人了解到安化,走近安化,不仅能为新时代乡村振兴注入新鲜血液和年轻活力,也能用实干作为展示新时代青年人的责任与担当。
http://www.dxsbao.com/shijian/514309.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