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革命文化是中国文化的精神标识,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们党领导人民在革命、建设与改革中创造的,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中之重。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亲自考察调研了众多革命老区。从他所著的《论党的宣传思想工作》一书中,我们悉心研究了他对革命文化的相关论述,不断体会到了“使革命文化成为激励人民奋勇前进的精神力量”的深刻意蕴。这股力量,越来越成为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发挥文化引领风尚、教育人民、服务社会、推动发展的强大精神动力。
时代是出卷人,我们是答卷人,人民是阅卷人。通过这次“三下乡”实践活动,我们不仅要学习邓小平同志等革命先辈对祖国和人民无比热爱的伟大情怀,始终为人民利益而奋斗,还要传承他们的优良传统,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继续发扬为党和人民事业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精神品质。
今年恰逢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成立100周年,我于7月24日前往邓小平故居,感悟波澜壮阔的百年征程,从党史中汲取奋进力量,传承红色基因。
陈列馆建筑采用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建筑面积3800平方米,由序厅、三个陈列展厅、电影放映厅、珍藏陈列厅组成。踏进其间,映入眼帘的,他仿佛正从历史的宏伟画卷中阔步走来,展示出“山高、海阔、人为峰”的意境。
广场占地26亩,三面环山,状如座椅。邓小平铜像矗立在约5亩的草坪中间,铜像坐北朝南,在这绿色幽静古木参天的自然环境之中,既庄严肃穆,又亲切自然,给人以回家的感觉。基座是由黑金沙花岗石做成,正前方镌刻着江泽民同志题写的“邓小平铜像”五个大字。这尊铸铜座像面容温和,两颊瘦削,目光敏锐深邃。小平身穿短袖衬衫、军便裤、沿口布鞋,面带微笑地坐在椅子上,亲切地注视着家乡的山山水水,似乎抖落一身风尘,回归故里,注视着家乡的发展变化。
当我走进陈列馆序厅,仰头便看见邓小平同志的肖像圆雕和一幅浮雕壁画,伫立片刻,心中悠然生出了敬仰之情。跟随着讲解员,听着她透彻的讲解,看着一件件珍贵的陈列品,仿佛穿越到了当时的岁月,看见了英烈们穿梭于悬崖峭壁之间和敌人斗智斗勇,浴血奋战的`英姿和不畏。一个粮斗、一杆步枪、一门假大炮、投豆选举……都表明了当时革命情形的艰难和艰苦,吃着粗粮窝窝头,穿着草鞋,睡着山洞,甚至彻夜奔波,只为了根据地的稳固和革命斗争的胜利。
其间每件展品都是对一个历史的革命故事和一份沉甸甸真挚的情感的倾诉。那一幅幅生动的画图,也是历史的再现与写照,站在它们前边观看,无时不刻地体会到革命先辈们的不怕牺牲、顽强拼搏的英雄气概与独立自主、开拓进取的创新勇气,以及踏实的从实际出发密切联系群众的工作作风。经过长期的艰苦的革命,为革命事业的蓬勃发展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今天,当我们站邓小平故居中,缅怀牺牲的革命先烈,想着他们那时的艰苦和不易,再想想我们现在的工作环境、生活水平,不由得质问自己还有什么理由不上进,不努力工作,不自觉的提高自己的党性修养,更好地立足当前完成自己的本职工作,尽一名大学生应尽的义务,为储备事业的发展尽最大的力气,为实现民族复兴的中国梦而奋斗呢?
在这次实践中,使我感悟颇深的是:在学校,理论的学习很多,而且是多方面的,几乎是面面俱到;而在实际生活中,可能会遇到书本上没学到的,又可能是书本上的知识一点都用不上的情况。或许生活中运用到的只是很简单的问题,只要套公式似的就能完成一项任务。有时候我会埋怨,实际操作这么简单,但为什么书本上的知识让人学得这么吃力呢?
实践出真知,社会实践活动是大学生活的重要组成部份,培养当代大学生的历史使命感、社会责任感和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充分发挥实践育人的作用,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也是检验所学理论知识的标准,社会实践不但为大学生提供了一个发挥自我才能,展现自我风采的舞台,也是培养和锻炼同学们综合能力的一个阶梯,更是一个大学生进入社会,走上工作岗位前的演练场地。
风起于青萍之末,积跬步方可行至千里。通过探访邓小平故居陈列馆、铜像广场等平台载体,我充分了解了伟人的丰功伟绩和光辉一生,在聚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爱国主义教育和革命传统教育中,积极参与缅怀仪式、体验红色旅游讲解模式,不断树立创新党性教育品牌,弘扬志愿服务精神。从现在开始,吾辈青年将以更加饱满的热情和认真和勤勉的态度,投入到学习和生活中去,用知识与能力为祖国的发展添砖加瓦!
http://www.dxsbao.com/shijian/514307.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