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探寻近代工业文明进程,追溯深厚的工业历史文化底蕴。2022年7月3日,桂林理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材子青春心向党,踔厉奋发新征程”实践团成员前往位于广西柳州市文江桥头东的柳州工业博物馆进行参观学习。通过参观展厅和工业历史文化长廊,实践团成员了解到,作为中国工业重镇,柳州的工业遗产见证了广西乃至中国地区工业化和城市化的进程,并且学习到了艰苦奋斗、自主创新的“柳州精神”。
柳州工业,推出城市新名片
作为中国工业重镇,柳州的工业遗产见证了广西乃至中国地区工业化和城市化的进程,柳州通过建设工业历史博物馆进一步丰富了柳州历史文化名城内涵。柳州工业博物馆位于柳州市文江桥头东,它填补了广西工业类博物馆的空白,是广西乃至全国第一所城市综合性工业博物馆。博物馆总用地面积将近11万平方米,总建筑面积超过6平方米,室内展馆有两层,设有工业历史馆、企业风采馆、生态宜居馆三个主题展馆,还有一个机动展厅。里面陈列着近代从传统手工业到现代工业文明进程中的物证, 截至目前已征集到各类大小工业遗存实物6224件,各种文献资料、图片11645件,这些藏品不仅蕴含着这座城市厚重的百年工业历史内涵,也展现了柳州工业100多年来,从无到有,从弱到强的发展历程,体现出了艰苦奋斗、自主创新的“柳州精神”。
攻坚克难,突破卡脖子领域
其中,我印象最深的是战斗机板块,那里展出着一架“朱荣章号” 飞机——广西第一架战斗机。看简介得知在1936年,蒋介石利用“中央”外交大权对广西的进出物资实行了严格控制,广西原与西欧及日本的军火和飞机交易被堵死,于是新桂系的飞机梦就交给了柳州来实现,时任飞机修理制造厂总工的朱荣章被任命为战斗机试制项目的负责人。当时工厂的条件十分简陋,但朱荣章带领着全厂员工攻坚克难,他亲自绘制图纸进行加工,亲自动手安装每一个仪器、仪表,每一处连接部位的定型与焊接,都亲自动手。经过大家的不懈努力,在1937年春,终于成功试制出了第一架双翼战斗机——“朱荣章号”。看到那,我感觉到了身为中国人的自豪。在那时候,我国人民就已经知道“有条件要上,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的道理。当初的中国“冷板凳一坐就是十年”,现在的中国才慢慢掌握真正的竞争和发展的主动权,我明白,只有把关键技术牢牢地攥在手心里,中国才能在未来科技的变革中,走在世界前沿。
创新突破,打造柳州汽车城
柳州工业博物馆内不仅有历史悠久的古物,还有不少的现代产品。我们上二楼继续参观,一上楼就看到了一辆宝骏630和一辆被解剖的景逸汽车,但更吸引我眼球的是那辆签名版的“五菱鸿途”汽车上,车上密密麻麻地写满了名字,有自治区、柳州市主要领导的签名,也有亲手制造了这辆汽车的企业员工签名,还贴有“柳州2009汽车年产突破100万辆”字样的宣传图案。它就是2009年柳州生产的第一百万辆汽车。它的诞生,是柳州汽车工业里程碑,标志着柳州汽车生产从此跨入年产“百万”时代,柳州也成为全国第4个能年产百万辆以上汽车的城市。从1933年柳机人研制出第一辆木炭汽车,到1969年柳汽人用手工锤打出第一辆“柳江牌”载重汽车,再到2009年五菱人生产出这一年的第100万辆车,经过40年的建设发展,汽车工业已经成为柳州最大的支柱工业。看来,柳州被称为“汽车城”一点也不为过。如今,柳州大街小巷上行驶的汽车,大部分都是柳州当地制造的,每一辆车,都诠释着这个城市工业的源远流长。
桂林理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材子青春心向党,踔厉奋发新征程”实践团队此次实地探访柳州工业博物馆,收获颇丰。馆内金黄而又昏暗的灯光,让人置身于当时的年代,身临其境地去感受当时的场景。博物馆内的每一件文物,都蕴含着只属于它的故事,属于柳州工业的故事。在探访过程中,我结合柳州的发展现状学习了柳州的工业发展历史,深刻学习了“柳州精神”。在柳州,钢筋水泥也许不那么吸引人的眼球,但它们用硬朗的线条诠释了一个时代的飞跃。来了才知道,柳州这个地方,除了是螺蛳粉的故乡,更是我国西南的工业重地。
http://www.dxsbao.com/shijian/514268.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