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华南师大学子三下乡:初心如磐,赤忱永存

来源:华南师范大学文学院 作者:文学院烁风队

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红色是中国共产党、中华人民共和国最鲜亮的底色。”为引导处于“拔节育穗期”的青少年感知和认同红色文化,仲明薪火计划——第二届大学生公益微创投大赛立项团队华南师范大学文学院团委烁风实践服务队特开设“烁梦赤心”红色文化教育系列课程。 “烁梦赤心”红色文化教育系列课程以党的历史为主要教学内容、以长洲岛当地红色景点为重要资源依托,内含建言献策、红色话剧、红色宣讲及红色话剧四大特色课程。该系列课程的设置充分结合服务对象学习特点,以易于学生接受的授课形式,对学生展开全方位、多角度的红色文化教育,旨在充分发挥红色资源效用,以赓续红色血脉、传承红色基因。 “童心向党,童言献礼”喜迎党的二十大召开 在党的二十大即将召开之际,烁风队开设“童心向党,童言献礼”喜迎党的二十大召开主题课程,以实现对学生政治责任感与历史使命感的初步培养。 课程伊始,队员冼嘉文以一组图片展现百年来国家的巨大发展变化,引出党的领导对国家进步发展的重要作用,进而对党领导国家的重要方式之一——党的代表大会展开详细讲解。“党的代表大会就像我们的班会,是我们国家的一件大事。”“党代表的产生就像我们的班级委员选举。”队员以贴近生活的比喻,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党的代表大会的作用与意义,在学生基本理解相关知识后,队员则对党的二十大进行基本介绍,邀请学生们成为“小小党代表”为党的二十大建言献策。 “希望多建一些图书馆”“希望科技在绿色中发展”“希望世界和平”近至现实生活、远至世界局势,孩子们在卡片上写下对未来发展的期许,以童稚的言语为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献上诚挚赞礼。 “赓续星火,话剧传情”红色话剧鉴赏与创编 习近平总书记曾说:“红旗渠精神是我们党的性质和宗旨的集中体现,历久弥新,永远不会过时。”红旗渠精神闪烁着时代的政治光芒,具有弥足珍贵的时代价值。为弘扬红旗渠精神,增进学生对党的认识与理解,队员毛依莉取材历史事件红旗渠,组织学生们以此事件为背景,开展红色话剧鉴赏与创编活动。 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是该课程的一大亮点。第一课时,队员对历史事件、话剧要素完成基本介绍后,便组织学生进行初步的剧本创编。学生们结合课程所学,各自发挥想象,在剧本中写下林州人民在开渠过程中遇到的种种具体事件,展现出学生们对红旗渠精神的基本认识。第二课时,学生们在队员的帮助下产出完整剧本,并开展正式的排演活动。“乡亲们!我们团结起来!”稚嫩的童声仿佛能够穿越风雨,与历史那端的林州人民交相呼应。以艺术的形式为媒介,相信学生们对“自力更生、艰苦创业、团结协作、无私奉献”的红旗渠精神也已经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 “英烈不朽,浩气赓续”缅怀英烈主题宣讲课程 “中华民族是崇尚英雄、成就英雄、英雄辈出的民族,和平年代同样需要英雄情怀。”为缅怀革命先烈,弘扬英雄精神,烁风队开展“英烈不朽,浩气赓续”主题红色宣讲课程,以增进学生对英雄事迹与英雄精神的认知与理解。 结合学生学习阶段特点,队员杜静雯特选取黄继光、邱少云等为学生所熟知的革命英雄事迹作为教学资源,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其中所蕴含的英雄精神,进而促使学生实现更高质量的宣讲成果输出。在完成对宣讲要领的基本讲解后,队员便邀请学生担任“小小党史宣讲员”,面向班级同学进行一次简短的宣讲。 “这个故事是不是很悲壮呀?可以再有感情一些!”“很棒!”队员循循善诱,鼓励学生不断进步,并引导学生在练习中深入体会英雄精神。在宣讲过程中,学生的学习状态实现了由“我听”到“我讲”转变,更有利于促进红色文化的入脑入心。 “红色之州,携手同游”广州红色文化讲解课程 广州是中国近现代民主革命的策源地之一,是一座具有光荣革命传统的英雄城市,拥有丰富的红色文化资源。为传承发扬广州红色文化,队员王合作深入挖掘广州红色文化资源,为学生们带来生动精彩的广州红色文化讲解课程。 三元里人民抗英纪念馆、广州起义纪念馆、辛亥革命纪念馆、黄埔军校旧址……一个个为广州人民耳熟能详的红色景点图片在课件上接连呈现,配合着知识普及视频,队员将红色景点背后的历史故事娓娓道来。由广州各地区的红色景点到长洲岛当地红色景点,队员循序渐进的讲解一步步拉近红色文化与学生生活的距离,结合着队员精心设计的趣味知识问答,学生们的学习热情高涨,纷纷积极举手回答问题。在欢快活跃的课堂氛围里,红色文化于潜移默化中浸润孩子们的心田。 不忘初心,方得始终。弘扬革命文化、传承红色基因是我们走好新时代新征程的重要前提。“烁梦赤心”系列课程以红色文化为核心,依托长洲岛当地丰富的红色资源,将红色文化教育延伸至常规课堂之外,为孩子们带来一系列别开生面的红色文化教育课程,以培养学生对红色文化的亲近感,实现红色文化的入脑入心。在未来的实践活动中,烁风队将继续延续队伍的红色基调,不断探索红色文化教育新模式,助力红色基因、革命薪火代代相传。

http://www.dxsbao.com/shijian/513773.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曲阜师范大学:深挖篆刻艺术内涵,探寻篆刻艺术背后的文化密码

在主持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七次集体学习时,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在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中赓续中华文脉。高扬中华民族的文化主体性,把历经沧桑留下的中华文明瑰宝呵护好、弘扬好、…… 王伟钦 曲阜师范大学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本草社】“药”韵新生,创意“瓶”行——中医药文化创意大赛圆满结束

文字:曹欢尹思图片:张权威尹榆婷审核:唐后媛来源:本草社为传承千年中医药文化瑰宝,让更多人领略其天人合一的智慧、药草…

“魔幻光影 时空之旅” ——宾谦魔术协会开展魔术主题活动

“四月深涧底,桃花方欲燃”,在这个春意盎然的四月,为了梳理魔术发展史的核心脉络,展现传统技法与科技创新的碰撞,一场别…

志愿青春暖社区,助理服务筑和谐

近日,桔子洲街道湖大社区、师大社区和新民路社区迎来了一批特殊的“社区助理”——公管院学子志愿者。他们积极参与社区志愿…

星火遵忆志愿宣讲团赴社区宣讲

中国大学生在线网4月24日电(通讯员汪祥)安徽工业大学星火遵忆志愿宣讲团走进阳光雅居社区,开展了一场别开生面的遵义会议精…

星火遵忆志愿宣讲团赴企业宣讲,传承红色基因 赋能企业发展

中国大学生在线网4月26日电(通讯员汪祥)安徽工业大学星火遵忆宣讲团第9次宣讲活动顺利展开。作为长征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

最新发布

访莱芜战役旧址纪念馆,悟先烈革命精神永流传
为进一步体悟百年党史,感悟革命战士无畏的革命精神和战争时期军民一心、同仇敌忾的精神,重温党的发展历程,并探寻钢城文化,感悟钢城人民在新时期破除发展障碍、迎接新机遇的智慧与勇气。2022年7月6日山东理…
安工大学子返家乡:培养艰苦创业精神和社会责任感
中国青年网马鞍山8月13日电(通讯员刘涛)作为新时代新青年,为了更好地了解创业的艰难困苦,为了切实地培养社会责任感,加新时代人才的建设,“精工博学,厚德敏行”安徽工业大学机械工程学院赴马鞍山市培养…
且看今年,党民一心
为响应我校关于大学生“三下乡”社会实践的号召,我们团队于暑假期间于河南开封市、北流市等地以分散实践的形式开展了三项实践活动,这三项活动主要围绕着党的发展成就这一主题展开进行:活动一:疫情防控期…
基层机关求治理,良法善治需先行
为探悉基层法治治理,进一步探究良法善治举措,7月9日,山东理工“法治未来”正能青年社会实践团来到钢城区人民检察院,检察院政治部主任高廷军与法院一众干警迎接并欢迎实践团前来调研。党的建设是抓好各项…
恩师走访看望,召开工作推进会议
7月8日上午,山东理工大学农业工程与食品科学学院20级辅导员段升财、贾晶晶,代表学院看望并慰问在山东省临沂市蒙阴县岱崮镇展开社会实践的“携沂蒙之情,与农工同行”实践团。实践指导老师段升财、贾晶晶来…
湖北学子三下乡:品长江的饮食文化
我们的队伍是来自湖北汽车工业学院的“江之韵”社会实践团队。这次我们团队为了调研饮食文化来到了十堰市郧西县。在郧西县,我们不仅去参与了著名美食马头羊肉汤的烹饪过程,还去调研学习了花馍的制作工艺。…
【青春推普·一“鹿”黔行】 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助推乡村文化振兴
为进一步丰富鹿窝九年制学校的校园文化生活,营造积极向上,健康文明的校园文化氛围,打造和谐校园,提升学生们艺术素养,促进乡村文化的发展。7月12日,贵州师范大学求是学院推普助力乡村振兴服务团服务队员…
送法下“源潭”· 共筑青春梦
感法律之韵,扬普法之航。法律是什么?是指南针、松柏、天平、警钟,亦如圣洁的高塔岿然矗立,也如柔和的海风润物无声。心怀普法梦,勤勉踏实,何惧山海,路致远方。7月8日上午,广州新华学院法学院“扬法远…
传承非遗文化,体验剪纸艺术
社会实践|传承非遗文化,体验剪纸艺术—建筑工程学院“胶东之翼”志愿服务队为弘扬和传承民间剪纸非遗文化,满足青年学子精神文化需求,保护好、传承好、利用好非物质文化遗产。2022年暑期,建筑工程学院“胶…
根植沂蒙精神,体悟岱崮底蕴
“如果想要了解一个城市,最好的方式就是去当地的博物馆”,岱崮地处沂蒙老区,文化底蕴深厚,历史遗迹众多,以其特殊的地理位置和独特的地形地貌,成为战争年代和特殊建设时期的战略要地和军工重镇,经过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