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脱贫攻坚取胜利,甸中小镇得发展

来源:江苏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作者:方依格

云南省玉溪市峨山彝族自治县甸中镇是一个有着独特文化气韵的小镇。回顾过去,再看今朝,甸中镇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无论是经济、教育、基础设施、以及交通等都在向着好的发面发展。而这一切,都离不开脱贫攻坚的胜利。2021年7月19日-7月23日,江苏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探寻家乡的“山海情”暑假实践团队成员方依格对甸中镇的脱贫攻坚之路进行了实践调研。在实践过程中,通过对当地村干部、老人、归乡大学生进行访谈,以及新老照片的对比等方式回顾家乡之变,展望更好未来。

实地考察

甸中原名筇川,早在元初就建筇川县,民国时期曾出过黄有仁、赵海州、鲁顺成、施风章等一批享有一定名气的能工巧匠,在云南建筑史上留下了光辉的一页。解放战争时期,甸中曾是游击队活动的中心,中共滇中地委曾移驻觅耻冲村,许多重大决策曾在这里作出,是滇中独立团的发祥地和峨山县临时人民政府驻地。1949年10月24日,峨山县临时人民政府在甸中成立,县临时人民政府县委书记陈达,主席为董孝先。峨山县临时政府于1950年2月2日,迁至县城。

改革开发二十多年来,甸中镇历届党委、政府积极领会党在农村的政策,带领全镇各族人民团结协作,抢抓机遇、负重奋进,在逐步增加农业基础设施投入,大大改善农业基础设施条件的同时,着手进行集镇城市化建设,1995年投资500多万元建成了35千伏的输变电站,又在1998年底投资40万元改造了城区老化供电线路,保证了全镇用电的充足供给;1994年至今先后三次共投资418万元实施了自来水工程,使城镇供水满足了人民群众的需要;1995年投资278万元建盖了当时全县最大的农贸市场,促进了甸中商贸的发展;

近几年内,镇广播站投资近百万元先后开通了电视传输的电缆、光缆线路,使目前的电视接收频道达到了33个;电信部门也开通了139、130移动电话台,甸中的通讯条件有了历史性的改变;1999年至今,镇上还投资200多万元铺设了长500、宽25米的商贸大街,先后两次投产70多万元改造了城区老街道;

近来年,个体私人老板又投资千余万元建成了具有一定档次的春漫山庄,娱乐及饮食服务条件有了根本性改善。除此而外,镇上还具有软硬件设施条件较好的中小学各一所,医疗卫生条件在全县也屈指可数,集镇上还具有可容纳近千人的影剧院一个,可供几百人活动的老年活动中心也正发挥着它应有的功能效应。总之,甸中集镇城市化建设已初具规模,各种基础功能条件也已具备。

深入访谈

为了进一步了解甸中镇的脱贫攻坚的胜利,实践者对镇上的村干部、老人、以及归乡的大学生进行了采访,以此谈一谈他们眼中家乡发生了哪些变化。

首先,实践者对甸中镇南门组的书记李忠进行了采访。在采访中李书记提到,在习近平的领导下,在各级党委、政府的领导下甸中镇改变了很多,比如在环境卫生方面、疫情防控方面、教育教学方面都取得了一定的成绩。老百姓的生活质量改善,经济收入也大大提高。而这些改变都来源于各级党委、政府的支持、领导以及脱贫攻坚的胜利。

除此之外,实践者也对当地的老人们进行了实地采访。奶奶们谈到,在以前她们那个年代住的大多是土基房,而且吃的也是一些粗粮,在以前要去一趟县城里都要花上一个半小时。而现在在政府的帮助下,每家每户都盖起新房子,吃穿也不用愁,随着新公路的建起,去县城也只用半个小时就到了,对于她们而言这是最大的变化了。在采访中,老人们也提到了最重要的一点,就是现在政府每个月都会给老人一定的生活补贴,而且每个月也会组织70岁以上的老人吃一顿饭。在最后,老人们也特地提起对党和政府的感谢。

为了使采访更具有说服力,实践者也采访到了当地的大学生余丹。在此次采访中,余丹提到的最大的改变便是快递服务点的增多。在如今科技发展迅速的时代,网购深受年轻人的喜爱。而在以前,甸中镇只有一个快递自取点,每次取快递时大多会比较麻烦,而现在每个快递都有相应的快递自取点,这样也大大方便了人们的生活。余丹也提到随着二级公路的建成,甸中镇的贸易也变得更好了,交通便利起来之后物流越来越方便,农民们的农产品如白菜、四季豆等也有了销售出路,大家的生活也变得越来越好。

通过本次的实地考察、采访,了解到了家乡甸中镇的脱贫故事,结合他们的故事和感悟,也切实的体会到了脱贫攻坚的重要。扶贫工作本就是一项解决民生实际问题,联系群众最直接的最根本的工作,开展扶贫工作,实现贫困地区脱贫奔小康,离不开每个人的努力。而甸中镇在脱贫的路上一直没有懈怠,紧跟党的步伐,带领老百姓过上好日子,从而真正做到了“岁月不居当初心依旧,为民情怀当抱朴为心”。

http://www.dxsbao.com/shijian/513393.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中原英烈馆之行

为了使大学生走出校门、接触社会、了解国情,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并且使大学生们投身改革开放,向群众学习,锻炼才干,提高思想觉悟,增强社会服务意识。我们红色战略规划考察团于2019年…… 山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物理与电子学院查看全文 >>

殷墟参观之行

今天是7月18日,华北水利水电大学“三下乡”暑期社会实践队——红色战略规划考察团决定前往位于安阳市的殷墟,希望通过殷墟来了解到国家的历史,中华民族的历史,安阳市的历史。殷墟是世…… 山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物理与电子学院查看全文 >>

二七塔参观之行

2019年7月22日,经过商讨之后,我们确定了今天的行程:参观二七塔,了解二七大罢工的时代背景和历史意义,感受革命情怀,缅怀为革命付出生命的先辈们。我们一行人从学校出发,坐公交转地铁…… 山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物理与电子学院查看全文 >>

红旗渠参观之行

今天,我们一行人来到人工天河——红旗渠,红旗渠是林县人民用简陋的工具,一天六两粮食,奋战10个春秋换来的劳动成果,巍巍太行山记录着林县人民在共产党的领导下,自力更生,无私奉献,…… 山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物理与电子学院查看全文 >>

中原英烈纪念馆之行

七月二十三日,我们实践活动最后一天,我们来到了中原英烈纪念馆。回顾烈士的一生,转眼间几十年过去了,看着周围慢慢走动的人群,恍如隔世。在中原英烈馆内,我们一行瞻仰了先烈们的英…… 山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物理与电子学院查看全文 >>

二七纪念塔之行

七月二十二日,我们在郑州的活动首先就是去往二七塔,我们这次将了解二七塔的时代背景和历史意义,感念革命情怀,缅怀致敬为革命付出一切的先烈们。“没到‘二七塔’,就等于没到过郑州…… 山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物理与电子学院查看全文 >>

安阳市民随访

今天是七月二十一日,我们在安阳的第八天,也是最后一天,我们今天的计划是上午在安阳进行进行最后一次公园采访,之后回到我们住宿的地方对我们这次安阳之行进行资料总结,下午坐火车回…… 山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物理与电子学院查看全文 >>

安阳红旗渠之行

七月二十日,我们暑期社会实践活动进行到了一大半,按照行程规划,我们考察团来到了位于安阳市林州县太行山脉的红旗渠。红旗渠,位于河南安阳林州市,是国家5A级旅游景区,全国重点文物保…… 山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物理与电子学院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马克思主义学院赴同升湖高级中学实习队参与公开课观摩活动

(通讯员彭雨馨吴曼妮)4月10日下午,同升湖高级中学高中政治组开展了公开课展示活动,此次活动分为听课、评课两个环节,高中…

扬帆逐梦 职通未来 文学院承办山东省高校师范类毕业生就业双选会暨聊城大学

为畅通企业招聘和学生求职通道,搭建毕业生与用人单位高效对接平台,促进毕业生实现顺利就业与高质量就业,4月10日,山东省高…

文学院举办访企拓岗座谈会

4月10日,文学院邀请潍坊实验中学、东阿南湖行知学校、临朐新时代实验学校及济南天桥黄河双语实验学校负责老师到C210会议室举…

以声传薪火,破茧绽芳华 ——人文学院举办“传薪破茧 燃梦青春”主持人大赛

为融合传统文化传承与现代创意表达,展现人文学子的文化底蕴,3月30日下午,人文学院于人文艺术实践基地举行以“传薪破茧燃梦…

创新赋能,共启未来 ——人文社会科学学院、外国语学院、法学院三院联合举

为结合专业特色提出创新性解决方案,提升学子发现、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助力培养新时代创新型人才,3月31日晚,由人文社会…

最新发布

读《道路通向城市》有感
所有的道路都通向城市”,作者以凡尔哈伦的这句诗作为当代中国社会变迁的一个隐喻,同时也作为当代中国法治实践的背景和基本制约。书以现代化视野中的中国法治作引,分别就宪政与立法和中国的司法制度进行了…
助力疫情防控,志愿者在行动
为积极响应国家疫情防控要求,参加志愿者服务以及用实际行动为家乡贡献绵薄之力,淮北师范大学化学与材料科学学院2021级应用化学一班罗梦冉同学在2022年7月13日参加了六安市火车站情满旅途志愿者服务队,作为一…
陕西科技大学“以家之名”实践团深入探索红色家风,传承红色基因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家风家教是一个家庭最宝贵的财富,是留给子孙后代最好的遗产。要推动全社会注重家庭家教家风建设,激励子孙后代增强家国情怀,努力成长为对国家、对社会有用之才。“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
践行青年使命,闪耀青春光彩
为响应国家疫情防控要求,安徽省亳州市地方政府开展了全市核酸检测工作,谯城区龙扬镇东王行政村村民们于2022年7月8日上午6点在村政府处进行核酸检测。为更好的协助医护人员顺利开展核酸检测工作,当地政府组…
助力疫情防控,贡献青春力量
疫情爆发以来,全国上下为防疫抗疫做了大量工作和战略部署,人民群众积极响应号召,各乡镇纷纷采取措施。为了保障社区居民的生命健康安全,阻断新冠病毒在社区的传播路径,提高社区居民安全防护意识,铜山镇…
助力乡村扶贫
摘要参加农村社会实践,深入到农村基层,对我们以后的人生道路来说是一笔宝贵的财富.在参加农村社会实践活动,我们既可以开拓眼界,增长知识,锻炼能力,也可以丰富我们许多工作和生活上的经验,提高自己在…
“乐享非遗趣,同赏潮州美” ——华南师范大学文学院团委新绎队赴潮州市湘桥区开展调研活动
“乐享非遗趣,同赏潮州美”——华南师范大学文学院团委新绎队赴潮州市湘桥区开展调研活动潮州文化底蕴深厚,源远流长,为推动潮州市非遗文化的保护传承与地方文化馆建设的有效衔接,促进基层非遗文化的高质…
扎根乡村知民意,立足草药探民情
2022年8月19日,药学院迎着光“药”前行小分队成员前往甘肃天水市、酒泉市两地,开展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小分队成员深入酒泉市瓜州县邮电巷社区和天水市武山县东关社区,开展入户走访,与当地社区乡…
志愿无偿献血,发扬奉献精神
为深入了解献血流程,体验献血经历,发扬无私奉献精神,号召更多人加入志愿献血的队伍。淮北师范大学化学与材料科学学院2021级应用化学一班汪春鹏同学于2022年7月21日下午在安庆市红十字中心血站进行献血。献血…
情暖留守儿童,用心筑梦未来
情暖留守儿童,用心筑梦未来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中国广大农村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外出务工人员人数逐年增加,这使农村留守儿童的数目也相应增加。这些孩子缺少长辈的关爱和引导,心理挫伤较大,性格也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