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菜“淄”味抚人心——山东美食调研行
越过高山,越过平原,万里黄河在齐鲁大地汇入渤海。五千年来,在这片海陆兼济物产丰饶的土地上,齐鲁儿女辛勤劳作,创造了八大菜系之首的鲁菜,闻名遐迩的鲁菜文化应运而生。被鲁菜的魅力吸引后,山东师范大学物理与电子科学学院“汇合东方才智,传播华夏文化”文化侦查小组社会实践队队员在7月1日-7月31日来到山东,追溯鲁菜渊源,品鉴齐鲁美食。
队员首先在线上查阅相关论文、史籍,在历史中掌握鲁菜文化演进的轨迹:《尚书·禹贡》记载的“青州贡盐”表明鲁菜早在夏朝就已具备“咸”味特点。商汤伊尹为相之前负鼎汤的典故中,提出“适中调和”的哲学思想,奠定了当代鲁菜评价的思想基础。从西周至战国,鲁菜种类逐渐繁多,从最早的民食鱼而嗜咸,到春秋的孔夫子提倡的食不厌精、脍不厌细,鲁菜由单一转向多样,从粗糙变成精雕细琢。在后来数次民族大融合、大迁移、大一统的历史进程中,鲁菜集百家之长,在《齐民要术》、《酉阳杂俎》、《随园食单》等著作中皆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其上入宫廷,下潜市井,逐渐成为北方菜的代表。
从鲁菜厚重的历史中走出来,实践队队员以山东历史名城淄博为中心,调研鲁菜在当代的发展情况。
队员们来到周村古城,参观周村烧饼博物馆,了解周村烧饼发展史。在这里,队员首先得知,周村自古养蚕缫丝,盛产丝绸,是丝绸之路的货源地。沿着丝路,用于果腹的“胡饼”东入周村。在周村人民的不断加工下,“胡饼”逐渐本土化,并于一百二十多年前正式更名为周村烧饼。博物馆中,烧饼的制作引起队员们的注意。先混炼,让面粉有了塑性,再分坯、切剂、揉剂,延展成型。步骤看似简单,却蕴含奥秘。周村烧饼制作技艺国家级非遗传承人王春花曾说:“延展是工艺中关键的一点,需要让面团在玻璃上旋转,手在面团上旋转。其中力道要恰到好处,不可让玻璃破裂,也不可让饼厚薄不均。”之后,双手轻捏饼片,放入撒满熟芝麻的晃盘内,左手拿起生饼,将其迅速移于右手手背上,顺势伸入炉内放下。三分手艺七分火候,时间过长火力过大,饼易焦糊;反之饼则不脆。最后一步烘烤,也是做出具备酥香品质烧饼的关键。周村人用五代人的精力磨出来制作周村烧饼的完美工艺,背后反映了山东人的简单质朴、坚韧执着。唯如此才能让人和事物完美地融合,使之成为美味,并在岁月更迭间使美味得以传承。
在淄博,遍地的烧烤店引起队员的关注。于是队员们前往博山、沂源等地,品尝淄博烧烤。走入店面,映入眼帘的是每个桌面上的木炭小烤炉。据当地人说,这是淄博烧烤区别于其他烧烤的显著特征。坐上桌后,服务员端上已经半熟的肉串,由食客自己在桌上继续烤,火候由食客自己掌握,因而淄博烧烤又被称为“活烧烤”。当食用肉串时,淄博烧烤另外的特征开始显现:在小饼里涂上辣酱,将芝麻盐撒在肉串上,随后手握小饼将滋滋冒油的肉从串上撸下来,再配上桌上鲜嫩的小葱送入嘴中。在淄博的夏天,与朋友们坐在小桌旁,吹着夏日的暖风,小火炉上肉串表面接连不断的油泡,一起喝冰啤,吃着香味扑鼻的烧烤,一边谈笑风生,这使食客的身心得到极大放松。
在实践过程中,队员们注意到一些细节。淄博人离开故乡时,包裹里总会放一些博山酥锅等当地美味。淄博人将这份“淄”味带到他乡,在思念家的味道的同时也让鲁菜背后的风土人情走向五湖四海。正如B站热播纪录片《人生一串》中谈到淄博烧烤必备的葱,“山东人为什么爱吃大葱,首先是山东人比较豪爽,就跟大葱一样,直来直去,清清白白。”在让外人对美食垂涎欲滴之时无形之中传播鲁菜文化,讲好齐鲁故事。实践队员将利用实践过程中记录下来的点点滴滴,制成视频,运用新媒体等传播媒介,保护鲁菜文化。
http://www.dxsbao.com/shijian/512004.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