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财学子三下乡,乡村振兴促发展
摘要:十九大报告指出,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必须始终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三农问题作为新时代全党工作的抓手,河南财经政法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乡村振兴促进实践团秉着对三农问题进一步了解的态度。在此次实践中,农业上,团队着力于农民工回流创业的调查研究,就如何提升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提高供给体系质量,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拓宽农民收入渠道诸多问题进行探讨;农村上,团队通过观察乡村综合治理水平,基础建设投入,村民生活水平等方面对乡村振兴阶段性成就进行系统性总结;农民上,团队以参观红色基地,宣讲党史理论与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致力于将新时代思想和红色精神在乡村群众之间焕发光彩。
引言:河南财经政法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乡村振兴促进团,分别于2022年7月10日、7月20日、7月22日、7月26日、8月6日,赴河南省新乡市、商丘市、平顶山市、开封市、南阳市、江西省吉安市开展三下乡暑期社会实践活动。由于疫情原因,团队严格按照院团委的要求,严禁团队成员之间进行跨区域流动,杜绝聚集,团队各位成员所调查的区域限制在各自家乡所在地及其邻近区域。本次实践各名成员分散进行。 一、赓续红色血脉,续写红色荣光
实践队员于7月10日来到江西省吉安市青原区的富田古镇,富田古镇是东固革命根据地、赣西南革命根据地斗争的中心,也是中央革命根据地的重要组成部分。
实践队员来到这片具有光荣历史的红土地,重温中国革命历史足迹。匡家村像一座历史革命博物馆,全村的墙壁上写满了红色标语。实践队员在红色标语区下重温革命历史,表示时刻警醒自己不能忘记党的初心和使命,不能忘记革命理想和革命宗旨。
匡家村江西省行动委员会驻地设置过红军医院,开办了赣西南赤色邮政总局,并发行了苏区第一张“赤色邮政”邮票。毛泽东、朱德、陈毅、邓小平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也曾在此生活战斗过。实践队员走访红色旧居旧址,感受到先辈们的奋斗痕迹,体会到艰苦奋斗、自力更生的革命精神。前辈们的精神永远值得后人铭记、传承、发扬。 二、瓜果飘香季,返乡创业时
实践队员于7月20日来到商丘市顺和乡东街村,此地是一个有两千多人的行政村,位于镇中心,沿街开设商铺,居民收入以商业为主、农业为辅。独特的商业基础和区位优势,使东街村成为创新致富的宝地。
实践队员通过问卷调查了解到,近年来返村者多达201人,其中有一部分人选择自主创业,创业类型包括承包土地、开办小型商店、服装加工等涉及衣食住行的多个方面。不同于城市创业者,返乡创业者大多以家庭为单位。
7月22日,队员前往返乡创业榜样人物的农场进行问卷调查,几张问卷却反映出返乡农民工对当下的满足和对未来的美好展望,“增大包地规模、增加大棚的数量、建成自助采摘园……”。从实践结果分析出大多数创业者为青年人,返乡原因有政策扶持、市场竞争以及家庭因素,区位的选择主要是以经济因素为导向。值得提出的是青年人的返乡创业,对于解决空心村、空巢老人、留守儿童等社会问题和建设新时代美丽乡村具有重要意义。田野无声、承载奋进者的希望,微风无言、轻抚奋进者的脸庞,相信未来会有越来越多的游子选择回乡创业,建设美丽新乡村。 三、传承红色精神,助力乡村振兴
7月26日,实践队员来到新乡市长垣市常村镇,近年来村民的生活发生巨大变化,村内贫困户数量减少,在国家政策扶持下,村民自主创业,村内养殖户数量增加,农民工纷纷返乡创业,村内人口不断增加,村民过上富足生活。
在村支书的带领下成员首先来到当地的烈士陵园,成员了解到当地的历史和政策方针,学习党的知识,听居民讲述英雄的事迹,并向英烈们致以崇高的敬意。园内,成员采访当地的小朋友,普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并鼓励小朋友积极加入中国共青团,以成为一名优秀的共青团员为荣,秉承先辈们的优良品质。
之后来到当地敬老院,院内,实践队员认真聆听老一辈人讲述党的历史和故事,并感受到老一辈人满满的爱国之情。队员向老人们讲述新时代党的方针和政策,告诉他们中国已取得的成就。老一辈人感到自豪,发出“长江后浪推前浪,一代更比一代强”的感慨,并殷切地期望新时代青年能够敢做敢闯,为国争光。
图为成员与幼儿园小朋友互动
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建设美丽宜居乡村
7月26日,实践队员来到开封市尉氏县乡村振兴局进行参观学习,基层领导为团队成员普及乡村振兴的基本政策和相关理论知识,详细介绍了乡村振兴政策实施后县内的发展和变化。团队成员与基层领导积极沟通,为乡村振兴战略建言献策。
之后团队成员来到了南街村委会。在与基层干部沟通交流过程中,团队成员了解到南街村以往的经济发展并不景气,在国家脱贫攻坚以及乡村振兴政策的正确引导下,基层领导干部通过发展高质量产业带动经济发展,积极创建南街社区党群服务中心、党建文化主题广场等,推动全方位乡村振兴,展现了经济社会发展的新气象、新风貌,获得了先进社区、先进单位、文明社区等称号,而且将进一步争创“五星支部”,筑牢基层战斗堡垒。
最后一站团队成员来到南街社区为基层干部宣讲乡村振兴政策,希望他们能更走进农家,多倾听民意民声,为乡村群众送去急需的科技知识、文化活动、医疗卫生服务等措施,给村民带来福利,给乡村带来生机与希望。
图为南街村委会一角
五、携手乡村振兴,共创美好未来
8月6日,实践队员于平顶山市叶县潘寨村、穆寨村进行乡村振兴成就观察,党史与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宣讲,以及对农民工返乡回流创业情况的调查。
在党中央的领导下,潘寨村的贫困情况已大有改善,村里农户基本脱贫;并且为了巩固脱贫效果,建立了防返贫致贫网格化管理体系。县委部署对潘寨村的人居环境进行了整治,现在,村南头的沟渠已由原来瓦片遍地、杂草丛生变成了如今的干净整洁;村西树林也由原来的遍地垃圾变成了如今整洁干净的乡间小路模样,等等。潘寨村无论是在人民的精神风貌上,还是在人居环境上,都实现了脱贫。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升,物质、精神生活极大丰富,居住环境也日渐干净宜人。
在与穆寨村的村干部沟通交流村中情况的过程中,实践队员了解到,穆寨村里有不少返乡回流创业的人员,他们都是先开始在外面找工作,给别人打零工,在掌握了一些技术后,亦是受到国家政策的支持,选择了回家乡创业。凭借自己在外面打工积累的知识和经验,在自己的家乡创立一方企业,借助自己的能力助力家乡经济发展,带动家乡的人们用自己勤劳的双手创造财富。实践队员访问到一位创业人员,了解到,他创立一家铁艺沙发工厂。之前在广州和太原打工,后来看到政府对于返家乡创业人员的扶持政策,也是为了离自己家近一些,随即决定返乡创业。
这位创业者说现在创业的困难主要是资金,其次是没有供施工的场地,创业者表示,这种大工厂各种设备较多,需要资金,而且还有各种工艺,要雇工人,希望政府可以提供一些资金扶持。 六、百凤还巢 创业兴乡
为深入了解乡镇村庄农民工回流创业现状、农民工回流创业政策引导、农民工回流的主要原因以及回流创业所遇阻力;挖掘农民工回流创业机制,探究乡镇经济发展前景,打造强有力的县域经济名片。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近年来农民工回流在逐年增加,趋势明显,回流已经成为一种社会常态。
7月20日实践队员来到南阳市中共镇平县委员会进行实践前期准备工作。队员先后前往团县委、县工商联、县乡村振兴局、县人社局农工股向有关工作人员询问镇平县农民工回流创业示范性乡镇和企业基本情况,以及了解该县农工回流创业政策与近年来回流创业成果。
在县委的支持下,队员成功与杨营镇镇长对接,他向我们介绍了杨营镇农民工回流创业的一手信息,说明了农民工回流已从十年前的星星之火到如今的遍地开花,并推荐队员前往代表性企业河南省雅润酒庄有限公司。
7.20日实践队员前往雅润酒庄,队员了解到,雅润酒庄的董事长张建良在回流创业以前,曾先后从事过汽修、物流行业。创业以前的工作经验为张建良带来了更加丰富的视野和宽阔的眼界。2016年,张建良回乡创业。创业初期,他在大量的走访调研中发现,全县葡萄种植规模小,因缺少县域特色葡萄产业发展规划和龙头企业引领,无法形成区域产业优势,大部分村民传统模式种植常见品种已毫无竞争优势。这时,张建良决定着手流转土地种植鲜食葡萄和发展葡萄深加工项目。随之在杨营镇成立河南雅润葡萄酒庄有限公司,公司是集葡萄种植、采摘、加工,葡萄与葡萄酒销售为一体的农业企业。并根据郑州果树研究所专家的建议,引进国内新优品种20余种,建立葡萄标准示范园,拥有专业技术人员20人,带动50多人闲散劳动力务工。张建良说,葡萄酒消费,是健康生活和消费升级的标志之一。在“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生态理念和发展格局下探索,企业的成立让葡萄酒成为消费者美好生活的一部分。并充分发挥产业自身规律和优势,将酿酒葡萄种植、乡村振兴、葡萄酒生产和全域旅游有机结合,促进区域良性互动、共同发展,进而打造建设成葡萄美果、琼浆玉液、大美镇平亮丽的产业风景。
最终,队员通过此次访谈总结出营商环境优越和回流创业政策完善是使镇平县成为河南省农工回流创业示范县的两大法宝,这些都与县委县政府具体落实省委指示,一再强调优化营商环境,呼吁回流创业、本土创业的工作是密不可分的。同时,土地问题是乡镇企业进一步发展的桎梏,如何在不触碰耕地红线的条件下,合理、高效的配置乡镇非农用地,这一问题具有很大的探讨性。雅润酒庄作为河南省唯一一家葡萄深加工企业且为河南农业大学校企合作企业,是农民工回流创业企业中的突出代表,企业业务高度符合乡村振兴战略的路线和生态文明建设的理念,将种植业、加工业、旅游业,三者有机统一,是实现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企业的优秀范例具有一定参考价值。
图为实践队员与县乡村振兴局综合股、县人社局农工股工作人员进行沟通交流
http://www.dxsbao.com/shijian/512003.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