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经济的发展,城乡居民对于生活质量,尤其是精神层面的需求都逐渐提高,而如果要解决乡村村民在精神层面的需求问题,乡村治理就成为了绝对不能避开的关键。为了探索传统文化在乡村治理当中的实际价值,7月31日到8月1日,曲阜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弘文兴农”实践队在队长李俊广的带领下来到曲阜市武家村展开了实地调查。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乡村振兴战略,要求“健全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乡村治理体系”,“三治”融合,是我国新时代对乡村治理模式的重大理论创新。在这样的治理模式当中,自治是核心,法治是保障。
在调研之前,我们参考了很多文献,查找了很多关于武家村的新闻报道,当看到新闻报道中出现的乡村记忆馆、儒家讲堂、积分超市等,我就对武家村产生了非常浓厚的好奇心。这个村子究竟与别的村有什么不同呢?就这样我怀着激动而又忐忑的心情展开了对武家村的实践调查。
刚到武家村,我就被这里的村貌乡风打动了,村子里的小房整齐而又紧密的排列着,道路宽阔而又干净,一听说我们是来采访调研的,过往的村民显示出他们特有的热情淳朴,甚至有的村民还主动要我们上车载我们一程……夏天闷热,蝉鸣不绝,但村民们用善意如清风拂过,驱走了我们心里的燥热。
我们在村干部的带领下,探访了武家村的每个部分,原先在报道中看到的那些人、那些设施在我的眼前逐渐变得清晰起来。在参观文化大院莲心驿站的过程中,我留意到了墙上的章程和标语,“公生明、廉生威”,“扬清风正气、鸣廉政警钟”这两句表达出武家村对于党员最基本而又真诚的要求,只有党员“身正”,制定的村规民约、章程法则才能得到有效的贯彻执行,村民们才会对村“两委”绝对信任,全村氛围才能达到友善。参观文化大院时,我始终难掩内心的激动,无论我走进哪一个场所,我都能够体味到传统文化的韵味、历史的厚重、全村真情交织在一起的独特感受。我感受到武家村对于传统文化特别是对儒家文化永远怀着一种敬畏与热爱,他们将传统融入日常生活,充分展现着传统文化在当代的宝贵价值。
在进行随机采访的过程中,面对我们繁多细致的问题,被问到的每个人无不表现出极度的认真和耐心,采访到的村民脸上无不洋溢着笑容,展现出的幸福感、满足感清晰可见。其中给我留下最为深刻印象的就是武家村的村干部武书记。当我们问到他办这些特色活动时的初衷时,他告诉我们他自己做事就是靠奉献,靠情怀,从不考虑工资多少或是得到什么物质,村民好的评价才是真正内在的东西,在采访的过程中,我深刻感受到他言语当中的责任与担当,上到开展活动、撰写村规民约,下到每家每户的喜怒哀乐,他都记在心里,说起来也是头头是道。在他心中,群众是始终摆在第一位的,群众过得好不好是他做任何事所恪守的准则。听了他的回答,我心里不无震撼,在现在这个浮躁的时代中,还有多少人能像武书记这样坚守初心呢,我相信也正是因为这份将群众的生活摆在第一位,一心一意想着武家村的初心,他才能得到人们的认可信赖,武书记与村民是真情之间的碰撞,是真正的“官民一家亲”。
在我心里武家村似乎不像是一个乡村,我感觉无论是这里的居民的道德品质还是村里的基础设施建设,都是现代而又文明的。在这次社会实践中,我收获颇丰。作为马克思主义学院的学生,我们不应该只是局限于书本,执着于仅凭书中的理论解决实际问题,而应该学习书本知识的同时关注现实生活,把所学知识与现实问题结合起来,将知识活学活用。武家村的乡村治理可以说是“三治”要求同儒家文化的创新性融合,使得文化的潜在功能得到了最大限度的发挥,今天许多村庄的乡村治理仍存在着许多的问题,很多时候这些问题是源于领导班子一味追求形式主义,当前武家村的乡村治理具有典型性和可借鉴性,希望今后其经验能够在其他的村庄得到应用,带来一片繁荣的新局面。
http://www.dxsbao.com/shijian/511720.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