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自华水来,欲知水文化”为深入了解黄河的水文化以及水利事业的发展情况,了解水利事业单位和水利工作者的工作现状,大力宣传节水护水知识,促进水环境保护工作的开展,在华北水利水电大学水利学院、开封城区水利局和济源市引沁灌溉局的大力支持下,来自华北水利水电大学的12位学子组成了“黄河水文化调查团”暑期社会实践队,在2017年7月9日至2017年7月17日时间的9天内,沿“开封——济源——三门峡”三市及沿途开展水文化调研,节水护水知识宣讲活动。
7月9日早晨,实践队成员们带着未来几天前往水利事业单位调研的期待,考察重要水利枢纽的激动,为市民做节水护水宣讲的兴奋,开始了这次逆黄河而上的暑期实践活动。
在第一站开封,队员们经过认真的准备,并结合开封段黄河历次水患形成的城摞城以及泥沙淤积形成的地上悬河两大奇观,向市民们讲解节水护水的重要性,以期达到提高市民节水护水意识的目的。在座谈会中,开封城区水利局朱荣超局长与队员们进行了深入的交流,解答了许多队员心中的疑惑,并对队员们的学习工作提出了建议,希望队员们学好专业知识,提升自身素养,将来为水利事业注入新鲜活力。
离开开封,“黄河水文化调查团”来到了济源。来到济源之前,队员们了解到,流经济源的沁河是黄河第一大支流,然而由于太行王屋两座大山的阻挡,济源人只能任其流走。来到济源之后,队员们却为眼中所看到的一座景色优美,绿化面积极高的城市而惊叹,这都是引沁灌溉的结果。济源人学习先人愚公移山的精神,在上世纪60年代用极其简陋的工具,凿开了太行王屋,将沁河水引到了自己家门前。队员们在济源开展的节水护水宣讲活动中,深深感受到了济源人民铭刻在心间的对水的珍惜和热爱。济源引沁灌溉局李庆丰副局长在座谈会中为队员们全面的讲解了引沁灌溉工程,使队员们对这一项水利工程有了更深入的了解。李庆丰副局长更是结合自身工作经验,向队员们说明了先进科学技术的应用在水情勘测等水利工作中的重要性,并向队员们提出了一些期盼和祝愿。随后队员们还来到小浪底水利枢纽,近距离地接触并感受这一项历时十一年的大型综合性水利工程。小浪底水库不仅仅是发电一个作用,它的建成使得黄河下流免受洪汛凌汛的灾害,在非汛期调节黄河下流水量保证下流城市供水,还对下流河床起到减於的作用,为黄河下流人民的安居乐业做出极大贡献。
来到三门峡,队员们驾轻就熟地开展节水护水宣讲活动,并结合实践活动中的所听所看的事例,生动形象的向当地居民阐述黄河水的治理利用过程中的难题,并向居民们解释节水护水对母亲河和人民生活的影响。在三门峡大坝上,队员们通过电梯来到大坝底部,并在中流砥柱的位置观赏了三门峡大坝这一“万里黄河第一坝”的完整风采。三门峡大坝竣工于1960年,是建国后在黄河上兴建的第一座大型水利工程,经过多次改建整修,至今仍发挥着它的作用。虽然在小浪底工程竣工后,三门峡大坝的作用逐步被小浪底代替,但三门峡大坝曾发挥的作用和建设过程中培养出来的中国第一批水利工程师和积累的经验,永远不会被水利工作者们遗忘。
社会实践是大学生课外学习的一个重要途径,也是大学生自我能力培养的重要方式,因此对于实践队队员们来说,能在暑假有充足的时间进行实践活动,给自己一个认识社会、了解社会,提高自我能力的重要机会。社会实践应该是一个真正能起到锻炼自我的一个好机会,能真正从中得到收益,而不是为了实践而实践,为了完成任务而实践。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社会实践使队员们找到了理论与实践的最佳结合点。通过实践所学的专业理论知识得到巩固和提高,紧密结合自身特色,在实践中检验自己的知识和水平。“黄河文化远流长,节水护水勿相忘”“黄河水文化调查团”的暑期实践活动结束了,然而他们对水利建设的探索才刚刚开始。节约珍惜生命之源,探索建设水利之旅。
http://www.dxsbao.com/shijian/51091.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