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海之滨的盐城,是一座有着丰厚红色基因的英雄城市。新四军纪念馆,就坐落在这座英雄城市的建军东路上。1941年1月,挺进华中敌后抗日的新四军,历经“皖南事变”的磨难,浴火重生,东进盐城,重建军部,坚持敌后抗战,迅速成长为华中抗战的中流砥柱,书写“华中人民的长城”的辉煌。
新四军纪念馆1986年10月建成并开放,是全面系统反映新四军抗战征程的综合性纪念馆,由主馆区、重建军部纪念塔和重建军部旧址(泰山庙)3个部分组成,占地120余亩。其中主馆区拥有主题雕塑、纪念碑、纪念馆等富有新四军文化内涵的建筑设施,显得格外庄严肃穆。
走进新四军纪念馆馆区广场,映入眼帘的是“新四军纪念馆”的卧碑。卧碑后面是一尊名为“东进”的铜质雕塑,新四军战士以背枪持号的形象呈现,展现出顶天立地的雄风。铜雕的东西两侧是两组花岗岩半人高浮雕组合群像,再现了新四军指战员英勇战斗和根据地人民拥军支前的历史场景。
巍峨的纪念碑屹立于广场中央,纪念碑正面刻有曾任新四军五师师长李先念题写的“国民革命军新编第四军重建军部纪念碑”碑名,纪念碑背面刻有新四军三师师长黄克诚撰写的《盐城会师记》碑文。连接卧碑、东进雕塑和纪念碑的是一条各色大理石铺设的中轴线,凹凸不平的中轴线象征着新四军发展历程走过崎岖艰难、坎坷不平的道路。
新四军纪念馆主体建筑是一座现代化的地标性建筑,外形呈“四”字形设计与新四军的“四”相呼应;图案醒目的“N4A”臂章镶嵌在主建筑正门上方,鲜明地凸显新四军的文化特征。“N4A”东、西两侧分别建有两面旗形花岗石阴雕画,艺术地再现“两军会师”和“皖南事变”后在盐城重建军部的历史场景。
新四军纪念馆主展馆以历史的发展脉络分为:“民族危机 铁军诞生”“抗日战旗 遍插华中”“重建军部 浴火重生”“兵民鏖战 坚持敌后”“战胜困难 建设根据地”“局部反攻 扩大解放区”“走向胜利 铸造辉煌”7个部分,6600平方米的展览大厅内,充分运用声光等现代化展示手段,再现新四军八年抗战、十年征程的烽火岁月。
第一展厅主要展出的是1937年7月7日卢沟桥事变后,蒋介石被迫放弃“攘外必先安内”的主张,同意将南方8省红军游击队改编为国民革命军陆军新编第四军即新四军的历史背景。第二展厅主要陈列“皖南事变”和新四军在盐城重建军部、华中新四军与八路军统一整编为新四军七个师以及成立中共中央华中局,加强华东党的领导和建设,保卫和建设华中抗日根据地的历史资料。1941年1月4日,叶挺、项英奉命率领的皖南新四军9千余人到达安徽泾县茂林地区时,遭到国民党军队七个师8万多人的包围突袭。经过浴血奋战,除黄大星、傅秋涛等部2千余人突围外,其余7千余人大都壮烈牺牲或被俘,这就是震惊中外的“皖南事变”。周恩来总理在《新华日报》上题写了“千古奇冤,江南一叶,同室操戈,相煎何急!”的著名诗句。1月25日,新四军军部在盐城重建并对各部队进行编组。从此,新四军建设走上了健康发展的新阶段。
图为九一八事件记录 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万瑾轩 摄
第三展厅陈列着新四军第一师和苏中抗日根据地、新四军第三师和苏北抗日根据地放手发动群众,开展反扫荡、反清乡,保卫根据地,积极进行战略反攻,扩大解放区的史料和文献。第四展厅展出新四军第二师和淮南抗日根据地、新四军第四师和淮北抗日根据地,坚持敌后抗战,巩固和扩大淮南、淮北抗日根据地的史料和文献、图片。
第五展厅陈列新四军第五师和鄂豫边抗根据地在空前严重的日伪军顽夹击与自然灾害袭击下,坚持抗战完成对武汉的包围,积极开展局部反攻,配合八路军南下发展鄂豫边、皖、湘、赣,以及新四军第七师和皖江抗日根据地坚持斗争,巩固发展抗日根据地的史料和兵器。第六展厅系统反映新四军第六师和苏南抗日根据地反清乡、反围剿,在日伪顽夹击中抗击日伪,巩固和发展抗日根据地,新四军第十六旅向南发展,挺进浙西、开辟苏、浙、皖边抗日根据地,浙东敌后抗日根据地开辟和新四军第一师主力南下,成立苏浙军区等史料。第七展厅主要陈列抗战胜利后,新四军编入人民解放军的历史过程,具体反映了日本无条件投降,新四军坚持华中抗战的辉煌战绩,重庆谈判粉碎国民党全面进攻,组成华东野战军为全国人民解放事业继续战斗的伟大转折的历史。
http://www.dxsbao.com/shijian/509711.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