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遇是一种遇见,是遇见更多的人,是遇见你我他。我期待着每一次相遇的时刻,期待着要相遇的人。相遇意味着缘分,在不同的相遇中,我认识了不同的人群,不同的文化,每一次的相遇总会带给我惊喜和领悟。2022年的暑假是我期盼已久的相遇。这一刻终于到来了。“同学们好!老师好!”这是2022年暑假我们与县城孩子们的遇见。我从未想到会遇见这样一群孩子。
2022年暑假,我参与了暑假支教的活动,和学院的实践队员一起前往一个小县城开始为期一个月的支教生活。在这一个月里我遇见了很多,也理解了很多。
6月28日上午,我们在朦朦胧胧的烟雨中踏上前往军垦中学的大巴。经过两个小时的车程,我们顺利到达学校后,学校领导热情地为我们介绍学校教学情况。柯校长亲切的发言给队员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接下来由带队老师发言。老师句句嘱咐,希望我们能在支教期间认真为学生传授知识。老师的发言让我感到支教是一件严肃的事,我们要对学生负责,要把自己当成真正的老师,要真正做到将知识传递给学生。
我们给孩子们开设了基础课堂和特色课堂。基础课程注重于为学生查缺补漏,帮助学生打好学习基础。特色课程致力于拓展学生的兴趣,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我给孩子们上的是成语课。这是一群小升初的孩子,课堂上孩子们灿烂的笑容,有趣的提问,是我努力把教学工作做好的动力。漫步校园,看到窗明几净的教室,看到校园里活泼可爱的学生,听到教学楼里传来的朗朗读书声,我倍感欣喜,仿佛回到了初中校园。这是一群满怀激情的少年,他们在花样年华里努力汲取知识的养料,向阳生长。他们每一个个体都是独一无二的存在,每个人都在求学的路上缓缓前行,心中有梦,脚下有路。
每天的日常工作是做好备课准备,由于是初次教学,我们的经验短缺,所以备课占用的大部分的教学时间。为了讲好一节课,我们常常需要反复查找相关视频观看多次,并一次次完善教学设计。经过反复多次的磨课,方能走上讲台为学生讲课。在课堂上也出现了很多的情况,会遇到学生破坏课堂纪律的情况,会出现有学生上课睡觉的情况,还会出现被学生问倒的情况……刚开始我们无法及时处理好问题,所以常常借助于学校老师的帮助,问题才得以很好地解决。随着时间的向前,我们学会了如何维护课堂秩序,如何与学生沟通,日常教学中我们注重于和学生保持着良好的师生关系。细细数来一天陪伴孩子们的时间竟然有10个小时,这10个小时里我们和孩子们相处得十分融洽。也许年龄是一个重要的原因。和孩子们一样,我们都是00后这一代人,相处起来是哥哥姐姐的模式,并不是大人与小孩之间的模式。在我们面前,孩子们特别活跃,嘴里面叽里呱啦地说着,一点也不拘束。正是通过与孩子们的交流我们对他们的学习和生活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和学生的愉快交流让我更加了解到学生在学习上遇到的拦路虎,这让我清楚地知道我应该在哪些知识点上给学生查缺补漏,强化巩固。与此同时我也清楚地知道自己专业水平很难完全地给学生们上好课,自己需要在课前时做足够充分的准备,要认真磨课,向有经验的老师请教教学经验,尽自己最大能力做好备课。课下我们主动和学生沟通交流,了解到大部分的学生是留守儿童,长期缺少父母的陪伴,这里又是一个乡镇中学相比于城市这里的教学环境比较落后,学生的学习上主动性较差,由于一个班级内学生数量较多,教师无法关注到每一个学生,学生得到的关怀较少。作为暑假支教的志愿者,我们无法长期陪伴学生的成长,能够做的是在这段支教期间内尽自己最大能力给学生最大的帮助。课堂上为他们讲解知识,课下倾听学生的心声,走进学生,愿这个暑期支教能为孩子们带来欢乐与温暖。
我在想,以前的自己坐在台下听了很多老师的优秀讲课,学到了很多的知识和道理。现如今,自己也将站在讲台上,把自己学到的知识讲给学生们听,这是不是也是对曾经台上老师的一种感恩?
支教是一种志愿奉献的活动,之所以参加此次的支教活动是因为作为一名大学生我希望能够为孩子们带来温暖,我希望能够帮助到孩子们。我也是来自于农村的孩子,我知道乡村的教育资源与城市相比落后很多,近年来更是很少有人愿意到乡村去当教师,知识与学生之间需要传播者的教授,我愿意成为一名传播者为孩子们的学习尽一份力。有些事总需要人去做,我愿意去支教,去传播知识,去走进孩子们。
相比于短期支教,长期支教更值得提倡,但我也知道短期支教同时也存在着价值。但细细想来要做到真正帮助到孩子们,一个短期的支教是无法从根本上解决问题的,短期支教存在着许多的问题,孩子们的收获十分有限。只有真正踏踏实实地在一个地方长期的支教才能深入地了解这个地区孩子们的具体情况,才能做到针对性地解决问题,有效地帮助到学生。
这个世界很温暖,孩子们很可爱,他们应该获得温暖,希望更多的人走进支教,走进孩子们的内心,将爱的种子撒满心间。孩子们的未来可期,孩子们的成长路上需要更多的陪伴。
当苍松翠柏花飘香的时节,听到明宇高楼传来的朗朗读书声时,我希望在美丽的校园遇见美丽的学生。
http://www.dxsbao.com/shijian/509430.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