汕头8月13日电 (通讯员 吴丽娥 张彦捷 林晓骏)为积极响应国家“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号召,广东海洋大学狮头鹅品牌筑梦实践团队积极参与了“三下乡”暑期社会实践活动,从探寻乡村振兴之路。2022年7月28日广东海洋大学实践团队抵达汕头市白沙畜禽研究所开展相关社会实践活动,通过实地调研和采访,了解当地养殖及发展方向。 在保种场,场地负责人热情接待了我们并带我们参观了狮头鹅保种育种场地,据介绍,狮头鹅原产地为广东饶平县浮滨镇溪楼村,至今已有470年。上世纪20年代传到了当时的汕头月浦村(原隶属澄海),多条江河支流经澄海汇入大海,水源丰富为澄海养鹅业发展提供有利的条件。由于当地水源优质,使得狮头鹅生长品相极好,当地人开始有意识地扩大养殖。1957年,广东省农业厅在澄海县白沙建立澄海种鹅场(现汕头市白沙禽畜原种研究所),1959年经农业部认定。该场建立后,通过收集潮汕地区不同来源的狮头鹅,进行提纯复壮和选育,形成“澄海系狮头鹅”,以体形大、生长快著称,据记载最重达到18公斤。狮头鹅在澄海广泛饲养,使澄海县成为狮头鹅主产区。 在饲养场的宣传栏边,饲养员热情向我们介绍了白沙所的育种成果——“澄海系狮头鹅”。“澄海系狮头鹅”具有独特的外貌特征、遗传性能稳定、体型大、生长快、饲料利用率高及抗病力强等优点,成年体重公鹅10-12千克,母鹅8-10千克,商品代肉鹅70日龄活重公母平均6千克以上;母鹅年产蛋量28-32枚,种蛋受精率达80%以上。狮头鹅除生长速度快外,还具有卓越的产肝性能,可作为生产高格食品——鹅肥肝的品种。近年来也被作为优良父本用于改良国内其他中小型地方鹅种,效果良好。自1957年以来,白沙研究所已向全国除西藏、台湾以外的省、市、自治区推广狮头鹅良种达410万只以上。近五年来,研究所累计向社会提供各代次狮头鹅17万只以上,社会效益显著。从反馈的情况看,结果反映良好,表明狮头鹅适合全国大部分地区饲养,是一个具有广阔发展前景的大型肉用鹅种。此外在2020年6月,澄海狮头鹅入选广东省名特优新农产品名录。2021年7月,澄海区也被认定为广东省澄海狮头鹅特色农产品优势区,9月入选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名录。 在马岗鹅饲养棚,饲养员向团队成员介绍,白沙所在保种的基础上,积极开展与马岗鹅等特色鹅种的杂交育种和饲养技术创新工作,也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在1979年就成功研制小鹅瘟疫苗和抗小鹅瘟血清,1991年进行草粉配合日粮饲养肉用狮头鹅试验;2002年—2004年培育SB21肉用鹅配套系;2009年研究及运用狮头鹅反季节生产技术,2009年推广应用狮头鹅种蛋机电孵化技术;2013年狮头鹅提纯复壮及产业化发展,应用人工授精装置、示范推广狮头鹅高产蛋量L35、种草养鹅配套技术等一系列农业技术也取得了较大的突破。接下来所里将结合狮头鹅产业中所面临的雏鹅痛风病等问题,继续开展技术研发。 图为汕头市白沙畜禽研究所狮头鹅原种养殖基地实验用马岗鹅。 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张彦捷 供图 在参观活动的最后,保种场的工作人员也勉励团队中成员学好专业知识,积极开展课外创新,共同为乡村振兴事业奉献力量。
http://www.dxsbao.com/shijian/508696.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