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8月11日至8月14日,苏州大学“法在汝心,护花成长”暑期社会实践团队(以下简称实践团队)深入云南省临沧市临翔区南拉祜族自治乡南美村(以下简称为南美村),进行了长达四日的实践活动。实践团队深入探究了南美村青少年性权利保护问题,向南美村青少年科普正确的生理及法律知识,感慨收获颇丰。
南美村是云南边陲的小村,少数民族聚居明显,以拉祜族为主,风光优美,资源丰富。但南美村交通路况较差,进村难度较大,阻碍了南美村的发展。
从初入南美村不识交通到足迹满布民俗小巷,实践团队走访了南美村大大小小的政府机关与卫生机构。走访调研发现南美村早婚现象严重,基本由早恋导致,但早孕的情况并不多见。这得益于近年来国家对于农村卫生事业的重视,南美村对于生育用品的提供较为充足。但在实践团队与当地孩童及青少年的沟通过程中,发现南美村的孩子或多或少受到了早婚现象的影响。团队对当地孩子与孩子家长们进行了进一步的问卷调查。基于问卷结果的分析,团队发现,当地孩子接受生理知识和性教育的渠道主要是互联网平台,但家庭性教育和学校性教育总体缺失。同时,在互联网碎片是零散信息的影响下,孩子们普遍具备正确的恋爱观、婚姻观、受教育观,但对于自我保护密切相关的性知识了解不多。
图为南美拉祜族村照片中国青年网通讯员杨凯供图
青少年是在从生长环境奋力汲取营养的幼嫩花苞,生活在类似南美村边区的青少年受当地教育水平和发展状况的限制,生长环境的纯洁性受到更多潜在因素的污染,包括早婚早嫁间接的影响、性教育的缺失等。正如实践团队成员所述:“我们实践团队的工作更像是一名园丁,为青少年的成长之路砍去荆棘。”建立在对于南美村基本情况及孩子们性教育接受程度情况的整体认知上,团队有针对性地对于孩子们展开了科普教育及宣讲工作。
在科普教育与宣讲结束之后,团队成员们就近日所见所感进行了交流与沟通。其中提到最多的便是与孩子们交流及问卷调查时所感到的家庭性教育的缺失。不由想到在林奕含《房思琪的初恋乐园》中,房思琪对妈妈说:“我们家好像什么都有,就是没有性教育。”妈妈诡异的看着她,回答:“什么是性教育?性教育是给那些需要性的人,所谓性教育不就是这样吗。”其实这便是许多家长的固有观念,仿佛孩子本性天真无邪,性教育多此一举。也有许多家长认为,儿童性教育会过早的让孩子接触到“性”的概念,对孩子的心理和生理造成不良的影响。而在事实上,团队认为这种观念有弊端,它源于对性教育的片面的理解。性教育不仅仅是有关于性与生殖的科学,它更关乎孩子对自己身体的认识,对自己的保护,关乎情绪与感受,关乎孩子的价值观、自尊与完整人格的形成。同时,父母是孩子性知识、性道德的启蒙者,家庭教育,在性教育中的作用是无可替代的。
图为实践团队队员在南美拉祜族村采访学生家长中国青年网通讯员杨凯供图
但在实践团队调查中,许多乡村父母对“性”的话题讳莫如深,谈性色变。团队认为这一方面是传统而内敛的乡村社会文化导致,另一方面是乡村父母自身缺乏学习和了解性的机会,于是给孩子进行性教育时,不知从何开始。因此在这样的大环境下,乡村家庭性教育的缺失在短时间内将难以改善,通过施加外部力量进行弥补性的、辅助性的性教育来填补乡村家庭性教育的缺失有助于在短时间内达到改善现状的目的。
相较于文化水平普遍较低的乡村家长,学校作为乡村孩童及青少年教育的中坚力量更加有能力进行性教育,帮助孩子们形成正确的、良好的两性观念。师生之间良好的信赖关系同样是学校作为开展性教育核心阵地。同时,南美村卫生院近日在实践团队走访的过程中表示,卫生院本身会定期以村上开会的形式组织人员宣讲预防早嫁、疾病等的科普知识。如果学校可以与卫生院相合作,定期开展性教育课程,将更有助于青少年接受更好的性教育。此外,政府部门及社会各界的爱心人士的共同努力,帮助建设更好的、专用的性教育互联网平台也能为孩子们接受良好性教育起到重要帮助。
图为实践队队员在南美拉祜族村卫生所采访医生中国青年网通讯员杨凯供图
对于我们实践团队而言,在后续的实践过程中,除了通过我们自身直接与孩子们沟通交流重要的性教育知识,也要注重与家长、卫生院及政府部门的沟通,想办法扩展孩子接受知识的渠道,帮助孩子们独立思考、健康成长。
(通讯员:崔浩)
http://www.dxsbao.com/shijian/508465.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