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濠涌是珠江广州段的主要河涌之一,在广州市越秀区境内。因其发源于白云山下南麓一带的小河涌,在麓景路入地下暗河,经下塘西路至小北路,在北较场路附近转为明渠,沿越秀路一直南下,最终注入珠江。因在广州城东,故名东濠涌。东濠涌是广州第一条护城河,也是唯一一条保留至今仍未被填埋或加盖的护城河,在当代城市发展建设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从常年恶臭气味不断的臭河涌转变为秀水长青的千里碧道,东濠涌改造工程是近年来河涌整治的成功典范。如今的东濠涌,已然成为广州的城市名片之一。
2022年7月12日,我们社会实践队穗粤静好队乘车前往东濠涌博物馆,沿着习近平总书记的足迹,参观学习东濠涌整治改造工程。东濠涌博物馆设在越秀北路的民国建筑内,坐落于越秀北路的绿荫之间。红砖小楼房之内,装载着东濠涌的悠长岁月。博物馆分为“东濠溯源”、“东濠蕴梦”、“东濠哭泣”、“东濠新篇”四个专题,集中记录和展示了广州迷人的河涌历史文化和近年来东濠涌变身亲水休闲生态文化长廊的整治效果。小渔船、犬吠鸡啼、桥头小摊、涌边小憩的人们……“东濠上河图所描绘的生动画面,向我们传述久远年代以前东濠涌淳朴纯真的河涌文化。这应该是城市在发展过程中需要保护并传播的非物质财富,而作为文化载体的东濠涌,也应该得到保护。因此,无论是从改善居民生活环境的物质需求上看,还是从城市文化传承出发,整治东濠涌都是刻不容缓的民生建设工程。
事实上,政府相关部门在东濠涌的整治上下了很大功夫,效果显著。且看东濠涌在最近十年的变化。走进东濠涌博物馆一楼的展厅,引入眼帘的是“东濠涌的前世今生”,这里展示了东濠涌改造前后的状况。我望着这组对比鲜明的图片,竟不敢相信这是同一条河道的模样。前世的东濠涌,就是污浊的一潭死水。而今生的东濠涌,河水清澈见底、两岸磐石错落有致、潺潺的流水和绿植相映成趣。一旁的大屏幕上还播放着习近平总书记对东濠涌改造工程的殷殷嘱托。2012年习总书记视察东濠涌,他表示:“东濠涌以及遍布广东各地的绿道,都是美丽中国、永续发展的局部细节。如果方方面面都把这些细节做好,美丽中国的宏伟蓝图就能实现。”当时,初见成效的东濠涌整治工程受到极大鼓舞,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导,继续加大整治力度,把城市建设得更加宜居。东濠涌的治水措施主要分为五部分:一是控源。整治“散乱污”场所,拆除违建,洗楼洗管;二是截污。有序推进实施合流渠箱改造、排水单元达标攻坚等工作,实现“污水入管(厂)、清水入河”,有效提高污水处理厂进水浓度;三是美化。打造亲水景观,区域观景提升;四是机制。持续推进水环境治理体制机制改革创新,全面落实河长制湖长制,逐步完善水环境治理体系,推进水环境治理体系现代化,形成“河长领治,上下同治、部门联治、水陆共治、全民参与”的共建共治共享治水新格局。五是管理。推广使用“广州河长APP”等信息化平台,实现河湖管理信息共享、河湖水环境共治。整治东濠涌从来都不是嘴上功夫,而是落实为一桩桩事情。展厅内有一面墙上满是洋溢着笑容的照片,格外引人注目。照片里的人都是东濠涌整治工程所惠及的居民,发自内心的笑意让我们更加明白东濠涌整治工程的意义所在。我想,这也是习总书记最希望看到的结果。
参观完东濠涌历史博物馆,我们怀着期待的心情,来到位于博物馆后的河段边,一睹东濠涌在整治后的真容。我们团队一行人坐在东濠涌边上的石阶上,细细观察这整治后的河涌:由大块石头堆砌的两岸之间,河道蜿蜒辗转,流水潺潺流淌,其间偶有几条小鱼在石缝中溜过。有不少小朋友在父母的陪同下,带着捞鱼网在涌边捕鱼作乐。望着眼前水清岸绿鱼儿游走、黄发垂髫悠然自得的一幕,谁能把东濠涌与臭水沟联想到一块呢?当时有两个小男孩格外活泼,在河涌里追着小鱼小虾一通乱跑,互相嬉戏打闹,好不惬意。“快看!这儿有螃蟹。”循着小男孩的声音,我们凑近去看小螃蟹。“你会把抓到的小动物都带走吗?”其中一名队员问小男孩。“不,等会儿我就把它们都放回水里。”小男孩的回答虽在情理之中,却还是让我微微吃惊。小男孩在意识里就有保护生态环境的概念,可持续发展理念常记心间,小小的对话细节令我动容。这平凡的一角,是整个东濠涌现今的缩影,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理念体现得淋漓尽致。
如今的东濠涌,如一条缠绕着广州城绿色绸带,所到之处都留下花香鸟语、碧水清风,为城市增添一份生气。其实东濠涌的整治过程不仅仅是环境的改善,更大的意义在于鼓励创新机制,为城市发展焕发新活力提供动力。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治水工程任重道远,道阻且长,行则将至。我们应该学习东濠涌整治工程中可持续可发展经验,运用到更高更广的空间中,用行动讲好生态建设故事。
http://www.dxsbao.com/shijian/508183.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