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大学生网蚌埠7月12日,为了响应学校号召,充分提高学生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认识与理解,由安徽财经大学会计学院“薪艺相传”社会实践团开展的关于“寻访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花鼓灯传承人”寒假社会实践活动于2022年7月8日正式开始。
7月8日上午,团队所有人员前往马城镇镇政府并与马城镇镇长、宣传部长、花鼓灯第一传承人金明老师以及花鼓灯冯国荣、冯开苗等几代冯派传承人进行了交流。金明老师亲切地讲述着花鼓灯的起源、发展、传承与展望。老师说:作为艺术家,要不断地走进人民、扎根群众,要展现基层人民对文化自信的期待。
据说,花鼓灯和大禹治水有关,每年的农历3月28日,人们都会举行花鼓灯盛会来纪念大禹。因此,“薪艺相传”社会实践团来到了禹会村国家考古遗址公园。2005年,国家正式启动中华文明探源工程,淮河流域的文明也被人们所发现与了解。在中国社科院考古研究所张东博士的带领下,实践团队员参观了禹会村遗址,并讲述了遗址发现的过程以及相关的故事。空旷的土地上曾经是祖先生活工作的地方,是文明诞生发展的地方。
下午,“薪艺相传”社会实践团来到了花鼓灯第一村“冯嘴子村”。映入眼帘的就是冯国佩先生的雕像。据介绍,1952年吴老师从日本留学归来看见冯国佩先生表演的花鼓灯,他被这种表演深深地吸引了。后来,吴老师建立了基地并引导冯国佩先生到北京展示。也就是这样,花鼓灯在淮河流域生根发芽、流淌在传承人的血液中,成为这里一张亮丽的名片。
正如金明老师说的,花鼓灯象征着人们心中的太阳与月亮,是思想和灵魂的寄托。这个“东方芭蕾”于2005年首批列入非物质文化遗产中,也已经有4000多年的历史了。有幸观看了老前辈们的表演,队员们都被这种表演深深地吸引了。“观看花鼓灯表演之前,我满怀期待,观看之后,更觉得非常震撼。”同学们说,“艺术家们的一举一动,一颦一簇都充满了动态美,歌声嘹亮有感染力,舞蹈优美有形态美。时间允许的话,我们真想学习一下。”
千般锣鼓百家灯,百姓用智慧创造了花鼓灯,让非遗扎根于土地,流淌于血液。作为新时代的社会主义接班人,青年有义务来继续承担这个社会责任,继续发扬非遗文化。经常去非遗发源地,对于老师、学生都有着非凡的意义,对古老的文化也有推进作用。
寻访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引导着学生走出校园,走向社会,学习了解更多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唤起人们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意识。
http://www.dxsbao.com/shijian/507625.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