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承渠道和形式不规范,艺人培养不精专
除传统的口传身教外,花鼓灯文化的传承渠道现已丰富发展为多种形式。当地文化站和村民会不定期举行自发性的花鼓灯表演,此形式虽有助于村民放松身心,起到娱乐作用,但显然缺乏规范性和传播力度,并不利于全面、专业化的传承。目前已有颍上县花鼓灯艺术团和花鼓灯艺术学校两所人才培养机构,由于对传承主体的忽略,导致师资队伍不专业,结构不合理,教学工作的开展形式、办学规格不完善。近年来,演艺机构和表演团体看似对花鼓灯起到了传播作用,但大多商业性较强,已形成固有形式化的演出模式,过分看重商业效果,导致花鼓灯的艺术内涵被削减,出现了缺乏专业规范而以追求盈利为目的的不良趋势,不利于花鼓灯的文化传承,使其陷入泛娱乐化,甚至传承变异的困境。
花鼓灯对演员的技艺、表现力有较高要求,如“兰花”在颍上也被称为“腊花”,脚下变化多、节奏快,扇子手巾的运用更是丰富多变,人物形象的情感处理细腻。“鼓架子”需常年训练,以具备过硬的舞蹈功底和精湛的武术、杂技技艺。反观当前的花鼓灯艺人,无论技术能力还是专业素养都与之相差甚远,由于培养形式、方法欠佳,多数艺人逐渐对自己降低要求而非精益求精:技艺水平下降,专业性不强,表演风格不明确,更别说“鼓架子”所需的武术成分中的技巧性动作了。艺人培养不精专导致整体质量不高,将直接影响并削弱其艺术价值,更有碍于花鼓灯的传承与发展。
安徽花鼓灯的舞蹈语汇丰富,除了有50多种步伐,250多种单一动作外,还由武术、技巧等多种形式共同组成,讲究舞、技、武相生。舞蹈角色中代表性的人物形象有“兰花”和“鼓架子”。目前不论是民间活动还是院校教育都更侧重于对“兰花”动作的学习、探究,忽略了“鼓架子”的发展。针对特定的人物形象,“鼓架子”与“兰花”有着不同的技艺要求,“迎拳缠丝退”“飞脚连环”“老和尚撞钟”等高难度的技术性动作都由其完成,演员以高超的武术、杂技技艺来凸显矫健豪放的人物性格,需要接受长期专业性训练以具备过硬的舞蹈功底。然而,现在民间熟练掌握并有能力传承这种技艺的艺人已不多见,保留完好的传统表演中的技术技巧少之又少,“鼓架子”必须具备的传统技艺的传承亟待解决。
http://www.dxsbao.com/shijian/507600.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