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更好地了解中国共产党的产生和奋斗史 ,我们来领社会实践队员参观了位于河北涉县的八路军一二九师司令部旧址的所在地,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一二九师全称是中华民国国民革命军第十八集团军第一二九师,受中国共产党领导,是中共领导的三个主力师之一,1937年8月25日由中国工农红军第四方面军第4、第31军,西北红军第29、第30军和独立第1、2、3、4团以及第15军团的骑兵团等改编而成,全师共1.3万余人。
一二九师司令部旧址位于邯郸市涉县县城西北的赤岸村,由司令部旧址、将军岭、129 师陈列馆等组成。六尊一二九师核心领导的铜雕像(左起依次是政治部主任蔡树藩、副师长徐向前、政委邓小平、师长刘伯承、参谋长李达、政治部副主任黄镇)首先映入大家的眼帘。雕像展示着老一辈革命家深谋远虑、运筹帷幄、刚强果断、英勇无畏的光辉形象。铜像基座上的一行字:刘邓和他的戰友们,彰显着一二九师高层领导的高度凝聚力。
一二九师首长的宿办室、司令部作战室、警卫室、伙房等就坐落在三个相邻的具有北方民族风格的农家四合院里,这里静静地陈列着办公及生活用品。那种静谧,很难与当年的烽火硝烟联系在一起。太行部队文艺工作者在当年创作的木刻版画,再现了当年太行军民在艰苦岁月中抗击敌顽的斗争生活。当年师首长刘伯承、邓小平等亲手栽种的丁香数和紫荆树依旧枝繁叶茂。
将军岭位于司令部旧址西北角百米处,原名庙坡岭。1986年以后,刘伯承、黄镇、徐向前、李达、王新亭、袁子钦、赵子岳等七位将帅的灵骨陆续安放在山上, “将军岭”由此得名。1990年10月,邓小平同志亲笔为“将军岭”题写了岭名,为“刘伯承元帅纪念亭”题写了亭名。这里是除北京八宝山外,安葬共和国元帅、将军最多的地方。
一二九师诞生在1937年卢沟桥事变之后,在国家、民族生死存亡的紧急关头,中国国民党和中国共产党再度携手合作,共同抗击日本帝国主义侵略的大背景下。八路军一二九师在刘伯承、邓小平等师首长率领下,临危受命、东渡黄河、挺进太行,运筹涉县赤岸村,浴血千里太行山,打响了抗日战争中长生口、神头岭、响堂铺和解放战争中上党、平汉等著名战斗、战役,曾有110多个党、政、军、财、文等机关单位在涉县驻扎长达6年之久。建国后,从这块红色土地上走出了中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和2位元帅、3位大将、18名上将、48名中将、295名少将,先后有近百名一二九师老领导担任党和国家重要职务,成为中国第二代领导集体的中坚力量,开创了中国改革开放的历史新纪元,这块红色热土因此被誉为“中国第二代领导的摇篮”。
前事不忘,后事之师。在艰苦复杂的战争年代,八路军一二九师全体将士用智慧、勇气、鲜血凝练出“不怕困难、不怕牺牲,勇于担当、勇于胜利”的“一二九师精神” 已成为中国共产党的宝贵精神财富。抗战时期,国共合作是战胜强大外敌的前提;和平年代,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多党合作、政治协商制度是经济建设和民族振兴的有力保证,是实现伟大“中国梦”坚强支柱。
半个多世纪以来,九三学社秉承爱国、民主、科学的优良传统,同中国共产党在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伟大事业中风雨同舟,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中携手并进,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及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道路上,同心同德,同心同向,同心同行。作为九三学社的一分子,我将在今后的工作中,立足本职岗位,加强自身建设,积极履行参政党职能,关注民生,建言献策,参与社会服务,做出党派成员应有的贡献。
http://www.dxsbao.com/shijian/507511.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