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程万里,不忘初心;信念如磐,生生不息。红色文化是连接过去、现在和未来的重要精神纽带。红色记忆值得我们去探寻,红色精神值得我们去传承。为更好地重温党的百年奋斗史,追寻红色星光,安徽财经大学党史学习教育团——红专并进队于2022年7月21号前往红色教育基地南京,赴渡江胜利纪念馆及雨花台,探访革命圣地背后的故事。重走奋斗之路,再燃初心梦想。
追寻来时路,做红色文化学习者
调研出发前,队员们积极开展资料搜集,得知渡江胜利纪念馆承载了人民解放军取得渡江战役胜利及南京解放的光辉历史。初达纪念广场,一组高耸的“千帆竞渡”群雕格外吸引着队员们的眼球。经了解,49根高低不一的红色柱体构成船帆和桅杆造型,最高49.423米,共同指向那个特殊的日子——1949年4月23日,南京城解放。队员们远远望去,似一派千帆竞发、飞渡长江的壮观画面。
越过“胜利之桥”,再至纪念展馆。在馆内,短短几个小时的参观过程,如时光隧道一般,调研队员们见证了在党的带领下,渡江战役的胜利是何其地来之不易。环顾纪念馆,澎湃的历史已然化作一件件文物安静驻足,但当再次走进那段波澜壮阔的回忆,队员们心中的血液再次沸腾。场景仿佛再现于眼前:硝云弹雨的长江上,百万雄师浩浩荡荡、气吞山河。他们身后,是上万名船工划桨掌舵运送战士横渡大江;是上千万名百姓高喊“豁出性命支援解放军!”正如馆内展示的习近平总书记曾经的寄语:渡江战役的胜利是靠老百姓用小船划出来的!
在忆苦思甜中,调研团队员们深刻意识到党史的学习是为了更好地继往开来。“伟大的渡江战役精神是无数革命战士们用鲜血与生命铸成的,曾经,他们奋不顾身;今天,我们接续奋斗。”一位团队成员激动地诉说道。队员们认为要让当今的红色资源绽放出更加耀眼的光芒。
尽管正值盛夏七月,烈日炎炎,却阻挡不了调研团一行人坚定的步伐。当天下午,调研团来到第二站,深入新民主主义革命纪念圣地雨花台进行“雨花魂”探寻实践。1927年“四·一二”反革命政变爆发后,雨花台沦为国民党统治者屠杀共产党人和革命志士的刑场。调研团队主要探访了雨花台烈士纪念馆,馆内共陈列了127革命烈士的文物史料。沿着一幅幅视死如归的烈士照片、一段段可歌可泣的英雄事迹,调研团怀着凝重而无比崇敬的心情缓步前行。来到革命烈士简介墙,队员们走近了一位位牺牲在雨花台的先烈,了解到他们绝大多数在年轻时走上革命道路,年龄最小的烈士牺牲时仅16岁……有的烈士是没有照片的,有的甚至连出生年份都不清楚。但在每张简介里,都写着格外耀眼的四个字——中共党员!
雨花台景区内,调研队成们遇到一名北京大学的学生。围绕新时代大学生红色基因传承与发展的实践主题,队员们对其进行了采访。关于在新时代是否应该继续加大对红色文化的宣传,她谈到,这是非常有必要的。“当下既要真正理解红色文化,也更应将红色文化传承下去。这是每一个中国人的责任。尤其在信息爆炸的这样一个时代,我们可能会受到外来文化甚至一些不好的文化的浸染。这对于我们未来传承与发扬红色文化是不利的。我们应当铭记历史,做好红色传承者。”正如这位学生所说,虽未曾亲历那段遥远的战争年代,但如今的山河无恙来得何其艰辛是永远不能够忘记的!队员们认为,精神的力量跨越时空,要不断在学习中感动,在感动中传承。
展望新征程,做红色薪火传递者
历史是无声的陈述者,娓娓叙说着社会实践和发展进步的故事。党的历史是最生动、最有说服力的教科书。此次实践,队员们对党史有了更加深刻的了解,对于党的光辉奋斗历程,无一不感到无比骄傲与自豪。战火虽已远去,但红色精神永不过时。当代大学生是社会青年的中流砥柱,红色基因的传承与发展当责无旁贷。调研团成员一致表示,此行让他们的理想信念更加坚定,他们将在未来学习与生活的道路上把党史学习落到实际行动上,做好红色薪火的传递者。
http://www.dxsbao.com/shijian/507344.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