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湖北学子三下乡:保护民族文化

来源:湖北汽车工业学院科技学院电气与信息工程系 作者:青锋·弘缘志愿服

大学生最重要的是思想道德素养,学习民族文化可以很好地受到熏陶,恩施少数民族居多,少数民族文化也具有鲜明的特色,为了解民族文化的特点,领略文化思想,弘扬文化内涵,7月15日湖北汽车工业学院科技学院青锋丶弘缘志愿服务队来到恩施市采访湖北省民族歌舞团,同时采访当地的恩施玉露传承人杨胜伟老师,探寻民族歌舞,通过采访和学习,体会民族文化的技艺和思想,了解历史发展情况。通过谈话,懂得了民族文化对一个民族的意义,对传承人的意义。

民族文化不断发展

通过了解,湖北省民族歌舞团坐落在恩施州文化馆附近,为的就是挖掘、保护和传承恩施州民族文化遗产,从1958年至今,一直以保护民族文化为目标而前进不停。队员们也采访民族歌舞团团长,民族歌舞体现的是一个民族的文化,而歌舞团里也蕴含了许多民族特色,他们走向全国各地,将这里的文化推广出去,具有丰富民族特色的歌舞在大众面前展现,现在的演出很多都是义务演出,不将赚钱作为目标。一个民族的文化必须要有人发扬光大,民族歌舞团在发展过程中不断创新,将现代元素融入传统歌曲舞蹈推陈出新,同时也利用自媒体平台不断地从网络中宣传,创作出新的歌曲和舞蹈更能让大众接受。

在每一代的传承下寻找合适的传承人,不会因为偏见而放弃,目标都是将民族文化传承下去,并且在原有的基础上不断发展。队员们了解到,目前国风深受人们的喜爱,越来越多的人喜爱民族服饰,国潮涌现对发展民族文化有极其大的帮助,恩施作为著名的旅游城市,也可以将民族文化融入旅游景点、建筑中,将城市打造成一个具有浓厚的民族气息的旅游胜地。

图为团队队员正在采访湖北省民族歌舞团团长。

非遗文化发展现状

“条索匀整紧圆,挺直如松针,色泽翠绿油润,香气清高持久,顺爽回甘、回甜,滋味水润不凡,汤色碧玉,叶底嫩绿。”杨胜伟老师介绍恩施玉露的特点。

作为有着342年的非遗历史,恩施玉露已经算得上是湖北老字号了。“民国之前,一直是蓝氏家族代代相传,民国之后,每一代传承人都在不停的增加”杨老师谈论到。以前非遗传统技艺是一门养家糊口的手艺,许多传承人都从小就开始接触这门技艺,一直埋头学习十几年甚至几十年。但是跟新时代的年轻人更好奇与新事物,西方文化渐渐袭来,很多人难以将精力放在需要花费很多时间的一门技艺上来。这也导致非遗技艺在很多人的眼中消失。

由于近些年来工业化发展迅速,工厂化的流水线代替了越来越多的手工制作,生产效率也逐步提高,也导致很多人认为传统的手工艺渐渐会被淘汰,很多非遗技艺渐渐在大众眼中消失。杨胜伟老师提到,保护就是不会因为生产效率的提高而丢掉传统。就算是机器代替了手工,每一步的工序都被流水线所替代,但是不能因为科技可以帮助人们做任何事就开始躺平,面对传统技艺的消失而无动于衷。

图为团队队员正在采访恩施玉露传承人杨胜伟老师。

如何保护民族文化

我国是非物质文化遗产大国,但是许多非遗技艺也没被很好地保护。许多非遗传承人隐匿于民间,自己也不在乎这一点点的成就,并不是靠做非遗来赚钱,也没多少人会发现,在市场经济体系中没有立足之地,一些传承人也只守着自己的一亩三分地,没有挑中合适的接班人就眼见流传了上百年的老手艺就此消失。

队员们也了解到,像贴春联、过传统节日这些非遗文化都一直保留着,而且每一个节日都有相应的风俗习惯,这都被人们熟知。杨老师表示:如果没有外层形式的创新,一切内涵的传承就会化为虚无,坚持传承内涵,不断创新,才会不断流传。在信息化时代的今天,想要将非遗文化进入大众的眼中,就要打造亮点,展现不同的特色,像一些传统节日,很多人都利用节日来制造不同的亮点,让它变得有趣起来。恩施玉露从一种品种到多种品种也是在不断创新。为了让更多的人了解到非遗技艺,要将文化的魅力展示出来,在原有的基础上不断的创新,传承发展就是在不断地创新。

像民族歌舞、恩施玉露这样的文化,它还是很有特色的,而且随着它的独特之处越来越明显,未来的发展空间也会越来越大。队员们也会在保护民族文化和非遗文化的道路上继续走下去,为中国民族文化的传承与发展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图为团队队员与杨胜伟老师的合照。

http://www.dxsbao.com/shijian/506177.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河南:唤起更多人关注、保护母亲河

河南:唤起更多人关注、保护母亲河位于河南郑州的黄河博物馆建立于1955年,是我国最早的以黄河为陈列主题的自然科技类博物馆,是了解黄河的重要窗口。2019年9月17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黄河博…… 张晓阳 洛阳师范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查看全文 >>

连接传统与现代,讲好“黄河文化故事”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对于中华儿女来说,奔腾而来的黄河不仅是一条地理意义上的河,更是一条文化精神长河。保护好、传承好、利用好黄河流域的文化艺术,对延续历史文脉…… 张晓阳 洛阳师范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查看全文 >>

黄河口的秸秆、白芦、蒲草

一件草编致富助振兴讲述人:山东非物质文化遗产黄河口草编火燠技艺第4代传承人张奎善我的祖辈都是做草编的,记忆里父亲几乎每次下地干活回来都会寻摸柳条编个筐子啥的。看着一条条细长柔…… 张晓阳 洛阳师范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查看全文 >>

多变之黄河视觉2

一曲箜篌飞入百姓家讲述人:中国民族管弦乐学会箜篌专业委员会副会长、中国音乐学院箜篌专业教师鲁璐“吴丝蜀桐张高秋,空山凝云颓不流。江娥啼竹素女愁,李凭中国弹箜篌”……箜篌是中…… 张晓阳 洛阳师范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查看全文 >>

黄河岸边“守艺人”,传承文化发新枝2

一方砚台研墨衔古今讲述人:山西运城市新绛县澄泥砚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裴武杰澄泥砚,与端砚、歙砚、洮砚并称为中国四大名砚,是其中唯一以材质命名的砚种。这一特殊材质来自黄…… 张晓阳 洛阳师范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查看全文 >>

黄河岸边“守艺人”,传承文化发新枝1

黄河岸边“守艺人”,传承文化发新枝黄河文化是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黄河沿线的传统工艺是中华民族的宝贵财富。日前印发的《黄河文化保护传承弘扬规划》对深入挖掘黄河文化时代价值…… 张晓阳 洛阳师范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查看全文 >>

文旅为黄河流域引来“流量”

文旅为黄河流域引来“流量”日前,文化和旅游部、国家文物局、国家发展改革委联合印发《黄河文化保护传承弘扬规划》,提出要讲好新时代黄河故事,充分发挥黄河文化在推动民生改善、生态…… 张晓阳 洛阳师范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查看全文 >>

治理黄河水患

自古以来,黄河就享有“母亲河”的美誉,是中华文明的发源地之一,也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赖以生存的摇篮。不过,黄河也有着诸多弊端,尤其是引发的洪涝灾害,给沿岸百姓带来了极大的损…… 张晓阳 洛阳师范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管理学院寒假社会实践】传承革命精神,绽放时代光芒

在历史的长河中,总有一些地方以其独特的革命历史和深厚的红色文化底蕴,成为后人缅怀先烈、传承精神的重要场所。在本次社会…

【管理学院暑假社会实践】传承革命精神,红色火种永不灭

日照,是一片有着深厚革命底蕴的土地。这里曾见证了无数革命先烈为了国家的独立、民族的解放,抛头颅、洒热血的英勇事迹。从…

乡音如璞,传承其光

方言,宛如地域文化的“活化石”,承载着当地千百年的历史记忆与民俗风情。从整体趋势上看,随着普通话的推广和城市化进程的…

【管理学院寒假社会实践】温暖相伴,共筑银色数字未来

【管理学院寒假社会实践】温暖相伴,共筑银色数字未来(通讯员:刘庭舒)在科技飞速发展的当下,智能化浪潮正以前所未有的速…

【管理学院寒假社会实践】情暖夕阳:聚焦老年人需求,共筑美好晚年

【管理学院寒假社会实践】情暖夕阳:聚焦老年人需求,共筑美好晚年(通讯员刘庭舒)在当今社会快速发展的浪潮中,科技日新月…

最新发布

【曲园学子暑假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学校教育的实践路径探究
华夏五千年的文化代代相传,展现了中华民族的泱泱国风,为了传承中华文化,弘扬传统美德,在2022年暑假期间,曲阜师范大学“带砺山河”社会实践队伍计划“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通过教学的方式弘扬泰山传统…
河南科技大学学子三下乡:智慧农机助力农业发展,青春之歌环绕乡村大地
智慧农机一小步,农业生产一大步。科技发展日新月异,并凭借其技术专业、功能全面的优势,使农业科技现代化成为推动农业现代化的关键所在,助力农业大国向农业强国跨越。8月3日河南科技大学管理学院“豫践乡…
蔚园三下乡:观巍巍党史,品悠悠团情,自我先做起
2022年6月25日,滁州青歌志愿队赴阜阳市太和县开展以“牢记百年党史团情,开展青春风采样貌”为主题的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队员们与当地居民共同学习党史团情知识和党的重要思想等内容,以期在二十大…
佛山学子三下乡:说佛山文化,看彩灯
缛彩遥分地,繁光远缀天。6月25日夏日上午,佛山科学技术学院“佛晓之光”三下乡团队赴佛山市狮山镇小候鸟社区为小朋友开展特色文化课程:《说佛山文化,看彩灯》。为了让小朋友们了解到更多中国非物质文化遗…
【曲园学子暑假行】传统与教学的结合—“带砺山河”实践队
为了传承优秀传统文化,弘扬伟大民族精神,在2022年7月8日起由曲阜师范大学美术学院2020级刘歆琪、刘竹青、杨程琳、杨文博、刘怡然,2021级田恒睿,赵璇,传媒学院2020级杨阳,尹欣迪,2021级王姝文,文学院2020级郐…
秉“粮”心务食事,观乡村促振兴
秉“粮”心务“食”事,观乡村促振兴为积极响应国家“三下乡”与“返家乡”社会实践活动的号召,让返家乡大学生更加多元立体地献身于社会服务事业,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基层实践,粮油食品学院“秉‘粮’心务‘…
传万物互联惠民,青春聚力正当时
传万物互联惠民,青春聚力正当时中国青年网无锡8月11日电(通讯员邵琳棋魏敏)随着社会经济水平的不断发展,物联网技术应运而生,该技术凭借其强灵活性、高准确性等特征而广泛地应用于居民日常生活中。为将万…
湖北学子三下乡:接受红色文化熏陶
乡村振兴的不断推进,乡村教育也在不断改善,但一些地区党史知识尚未普及,孩子们对党史也不了解,7月15日,湖北汽车工业学院科技学院青锋·弘缘志愿服务队来到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来凤县绿水镇,在支教过程…
曲园学子暑期社会实践:学习红色文化,坚定爱国信念
沂蒙精神是红色革命精神之一,是伟大中华民族精神的丰富和发展。为深入学习红色文化,坚定理想信念,2022年7月9日,曲阜师范大学“忆峥嵘”社会实践队员来到山东省临沂市沂水县博物馆以及沂蒙红色影视基地,参…
“银丝串爱心”志愿团暑期再启程
为做好“银丝串爱心”团队暑期社会实践的准备工作,2022年8月15日,“银丝串爱心”志愿团进行了2022年暑期社会实践的第一次线上会议。在会议中,队长房久凯首先总结了志愿团此前的志愿活动,总结了志愿团进行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