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续几天的调研,我们陆续到了黑虎泉解放阁、高派面塑工作室、济南民俗文化馆和曲水亭街何派面塑工作室,在40多度的高温下进行走访调研,我们有过迷茫和忐忑、有过劳累和无奈,有过汗水和忙碌,更有过意外的惊喜和收获。我们更深入的了解了济南的面塑文化,了解了面塑的现状和发展,我们也亲身融入到面塑的制作过程,与两位精通面塑的前辈进行现场交流,整个过程记忆犹新,收货颇多。
7月15日走进高派面塑:高桂英奶奶的身边有很多学习捏面塑的人,有老人、残疾人、孩童,还有她的弟子,有惟妙惟肖的龙、还有经典的西游记人物、卡通、绿植,有很多旅客买了高奶奶的面塑,每个人的目的不同,有想带给自己的孩子玩的,也有单纯旅游纪念的,还有图平安吉利等等,而且高奶奶为人善良热情,我们寻迹小队刚到高奶奶工作室,她就给我们切西瓜,让我们在炎热的环境中感受到了一阵冰凉。周围的人都知道高奶奶的善举,也是对她赞不绝口。俭朴的工作室外的老爷爷也有讲到:“高老师的学生有四千多,她免费教残疾人和老人,但对正常人学习便收费,可是她用收取的费用继续帮别人。”高奶奶对外在要求并不高,但是她对面塑有自己的理解和追求,高奶奶将她的面塑融入了她对生命的美好期许,也融入了她对爱的诠释。
7月16日走进何派面塑:何小铮师傅的弟子刘建鹏正在捏八仙过海里面的小面人,刘老师脾气很温和,看到我们也是笑容满面,一直很热情的向我们介绍他师傅的作品,也向我们介绍他对面塑的理解。有一句话我还是印象挺深刻的:“在我心里面塑的发展有两个很重要的因素——一是手艺,二是传承,这两个没有先后之分。”其实从刘老师捏的“小”人能够看出来他对手艺的要求之高,他的作品也是透露出精湛之气。刘老师也为我们现场搜图片捏小老虎,短短的时间内,他将小老虎的精气神尽现出来。捏了八年面塑的刘老师,他用耐心和认真演绎面塑之精髓。不知为何,对刘老师总有种相见恨晚的感觉。我们惊喜于发现刘老师,而也遗憾于才发现刘老师。
7月17日走进济南民俗文化艺术馆:两次拜访,开始错过其工作时间,但在坚持下,我们在前辈兼学长的刘学斌主席带领我们参观馆内,并且了解了很多古物,同时也了解到了面塑悠久的历史背景。前辈对我们更是热情,邀我们一起合影,并在最后离馆的不舍之际,他更是叮嘱我们要认真完成这次宣扬“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使命。而刘前辈的厚爱,更让我们坚定“寻迹、传承、成长”的初衷。
活动总结:
在参观不同的面塑之后,也清楚地看到了面塑之间的区别。当然面塑也有共同的创新发展——引入了更适应市场的卡通人物。可是也有很多经典形象(古代的女子、民国的人物)已经逝去,只能在高奶奶以前的照片中看到,这个有点惋惜,但俗话说“旧的不去,新的不来”,惋惜之余,还是庆幸有所创新。而对于面塑以后的发展,我内心担忧更多,因为通过调查问卷,了解到很多不同年龄段的人还是对面塑不是很了解,甚至在生活中从不接触面塑,这并不符合传承面塑的现状。加上高奶奶和刘老师的影响范围有限,真正了解他们的人更是少之又少,所以我希望给他们提供一个更大平台,让更多的人走进他们,不仅走进他们的生活,而且最重要的是走进他们的精神世界,真正了解面塑文化的精髓。
这次“寻迹、重拾你的梦——小分队”能一起实践,可谓人生一大幸事,这段记忆更是无法抹去,我们没有抱怨、没有离队、没有推脱责任,无论是前期准备还是材料搜集、经费开支、联系前辈、材料总结,我们都一丝不苟的完成。对我来说这次收获最大的就是整个队伍在一起的整个过程,大家的毅力和吃苦耐劳的精神真的让我敬佩,大家的认真和一丝不苟的态度更是让我赞美,感谢大家,让我在这次社会实践中收获了你们,收获了咱们调研的“成果”。
http://www.dxsbao.com/shijian/50595.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