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打赢这场战“疫”,每个人都不是“局外人”

来源:南京财经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作者:吴琪 邓一娴 彭子月 徐紫月 江婷婷 黄心怡

打赢这场“疫”,每个人都不是“局外人

今年是党的二十大召开之年,也是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成立100周年。为了防范疫情,传递温暖,在疫情常态化的当下,来自南京财经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暑期实践团队的同学深入疫情防控,当家乡的志愿者,用自己的亲身经历体会青年逆行者的不易和艰辛。

病毒可以被隔离,但温暖不会被隔离。安全距离可以有,人间温暖不能无。对于被隔离的居民,他们贴心上门了解情况。在闷热的防护服下,是一颗温热的,为人民服务的心。虽然这场疫情打乱了大家的生活,但只要彼此相信、彼此守望。一次次的“逆行”、一个个暖心的瞬间,都激励着大家共渡难关!风雨同舟!一路相伴!

严峻的疫情形势之下,对于小区进出人员的管控尤其重要。作为志愿者参与设卡检查工作,在小区门口值守,测量体温、提醒进出人员扫二维码,夏日的高温和闷热的防护服下重复而大量的工作,是对毅力和耐心的极大考验。抗疫是一条任重道远的路,当投身其中并且贡献一份力量时,尽管工作再辛苦,内心也能获得极大的价值满足。在有限的范围内传递爱心与能量,带给居民的却是无限的温暖和关怀。无数默默奉献的人和微小工作的总和,在整个社会中也能投影出伟大的价值。抗疫战役仍在持续,相信如果我们青年多能发一分热,在乐于奉献中收获幸福,疫情的阴霾定能拨云见日。

生活哪有什么岁月静好,只不过有人为你负重前行。用自己的行动传递着温暖,帮助着受到疫情影响的群众们。虽然正值炎热的夏日,但团队的志愿者还是穿上了密不透风的防护服,积极投身到疫情防控中去。为了满足隔离的居民们日常饮食的需要,志愿者往返于一幢幢单元楼之间,将物资送到每一户居民的手中。物资的传递,不仅仅是维持了生活的需要,更是爱心的传递和无私奉献精神的表现。帮助他人的那一刻,志愿者的内心也会感到充实。从疫情开始至今,是人与人之间的互助友爱帮助我们克服困难,前进至此,相信在大家不断努力,团结一心的抗疫行动下,病毒一定会被击退,我们也能赢得这场病毒抗击站的胜利!

在全国人民共患难的时期,作为大学生当仁不让,积极地为社会贡献一份力量成了每个假期必做的事。疫情反反复复,居家隔离的人数增多,他们挨家挨户地给居家的人们送粮食和水果,和隔离的人们聊天,缓解他们的隔离之苦。

艰险时识得人情可贵,互相的依偎带来隔离寂寞中的一点甜,大白给居民送粮食,居民给大白予鼓励和赞美,气氛的美好仿佛疫情从未到来,给我们的的生活重新焕发生机。我相信,全社会的共同努力最终会换来更加美好和温馨的明天!

这段经历使团队成员感受到了青年肩负的重大使命,也许他们能做的仅仅是防控的一小部分,但在抗击疫情的战线上离不开志愿者们无私的奉献。大学生志愿者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在基层防疫一线践行大学生的责任与担当。在志愿服务中,他们态度端正,坚守岗位,面对炎炎烈日也毫无怨言,帮助家乡缓解疫情压力,使家乡变得更加安全,同时也衷心希望祖国能够战胜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

http://www.dxsbao.com/shijian/505827.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愉快的一天支教

支教是一种无私奉献的行为,它使我有机会去远离熟悉的生活环境,来到一个陌生的地方,与当地的孩子们一起度过宝贵的时光。这段经历带给我很多感悟和启示。首先,支教让我深刻体会到教育…… 付新冉 安阳师范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查看全文 >>

美好的支教一天

今天是支教的第二十五天,今天没我的课,但是我还是很早就起来了,因为今天有四五年级的甲骨文汇报演出,第一节是班会课,不需要我去,所以我就洗了头,洗完头我就去学校了,先看了四五…… 付新冉 安阳师范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查看全文 >>

充实的支教一天

早上七点半,伴随着蝉鸣、小朋友们的嬉戏声、同伴们的洗漱声以及透过窗户倾洒下来的阳光,我从床上醒来,醒了之后立马的穿上衣服然后出去洗漱了一番,洗完之后吃了张煎饼又喝了杯牛奶就…… 付新冉 安阳师范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查看全文 >>

诚心诚意,育人育己

正心诚意,育人育己支教是一种特殊的经历,它不仅是对他人的奉献,更是对自己成长的一次洗礼。在我这一段时间的支教过程中,我深深体会到了“正心诚意,育人育己”这句古训的真谛。首先…… 付新冉 安阳师范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查看全文 >>

星并不远,梦也不远了

星并不远,梦也不远。这句简洁而又深刻的话语,表达了一个美好的信念:只要我们有梦想,不论目标有多大,只要我们勇敢去追逐,就能够实现它。作为一名支教者,我深深体会到了这一点。支…… 付新冉 安阳师范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查看全文 >>

有爱的支教

今天睡得晚,不知道为啥失眠了,就是睡不着,看催眠视频也睡不着,过了好久差不多在两点多的时候才睡着,但是我起的还蛮早的,因为我今天上午满课,第一节去了四年级上课,因为快结束了…… 付新冉 安阳师范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查看全文 >>

惬意的支教生活

今天有事没课的一天,今天就赖了一会床,大概八点半的时候起来了,起来之后就洗漱了一番,洗完之后就去学校了,我先去了五年级,去听了传统文化的课,王老师讲的传统文化的课很丰富也很…… 付新冉 安阳师范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查看全文 >>

追逐梦想,点亮未来

追逐梦想,点亮未来在支教的日子里,我看到了许多孩子们如何努力追逐梦想,点亮自己的未来。这些孩子们来自不同的背景和环境,有些是贫困地区的孩子,有些则面临着社会问题和家庭困境。…… 付新冉 安阳师范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数智技术赋能红色文旅,共赴发展新机遇

在数智技术快速发展的当下,各地红色文旅与时俱进,借助数智技术助力红色文旅创新性发展。于都,作为中央红军长征出发地,承…

春节成功申遗,助力双创迸发“春”之力量

辞旧迎新踏春来,鞭炮齐响锣鼓鸣,春节作为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之一,在华夏儿女中的心中有着独一无二的意蕴。2024年12月4日,…

践行非遗双创实践,点亮新春文化华光

“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源远流长,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是中华儿女不懈的…

医废焕能调研团前往威海市生态环境局开展实地调研

2025年1月27日,为调查了解威海市医疗废弃物处理及构建数字化医废智慧监管平台情况,山东大学(威海)医废焕能调研团成员邵佳…

山东大学学生访谈覃刚医生,聚焦医疗废弃物处理实践调研

2025年2月8日,山东大学医废焕能调研团前往广西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展开调研。此次访谈围绕医疗废弃物处理展开,旨在助力相关…

最新发布

河南城建学院学子三下乡实践感悟:游红色学堂,助乡村振兴
2022年是我国乡村振兴全面展开的关键之年,为响应国家乡村振兴政策,深入了解和学习红色文化、体会革命精神、感受红色文化带领下乡村的发展变化,激发青年学子的“三农”情怀,河南城建学院能源与建筑环境工…
革命薪火代代传--观贺龙指挥部旧址
贺龙元帅是我党伟大的革命家、军事家,素来以“两把菜刀闹革命”的故事为广大人民津津乐道。南昌起义、六次围剿、万里长征、开辟晋西北,在党的崛起之路中,贺龙身先士卒,立下了无数汗马功劳。今天我们要参…
助力“双碳”目标,能源“绿”意趋浓
“美丽中国”是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提出的概念,强调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早在2012年11月8日,在十八大报告中首次作为执政理…
乡村振兴战略——小康社会
党的十九大作出了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部署,这是党中央着眼于推进“四化同步”、城乡一体化发展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是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提升亿万农民获得感幸福感、巩固党在农村的…
山东大学“百年不遇”特别行动纵队走访济南解放阁和英雄山
为迎接二十大召开、传承弘扬红色精神,近日,“山东大学百年不遇特别行动纵队”社会实践团队成员走访济南战役纪念馆、英雄山、解放阁和解放战役纪念馆进行实地调研。济南战役纪念馆是纪念解放战争时期在中国…
三下乡感悟:追寻红色记忆,传承红色精神
暑期三下乡活动是一段惊奇的际遇。跟随着河南城建学院数理学院“青年寻访实践团”大部队我于2022年6月23日起展开了为期七天的追寻红色精神谱系—“吕梁精神”之旅,赶赴在山西省吕梁市孝义市、离石县。知行合…
致敬平安校园守护者:华农学子赴重庆交大保卫处社会实践
大学生网8月19日电(通讯员胡高缘),从江汉平原到雾都山地,7月23日,华中农业大学社会实践团队从武汉来到重庆交通大学保卫处,开展了为期一周的暑期保卫处工作。保卫部(保卫处)是学校党委行政负责学校安全…
建设美丽乡村,推动绿色发展
建设美丽乡村,推动绿色发展生态环境保护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事业。良好的生态文明环境是最公平的公共产品,是最普惠的生态福祉。生态文明建设是民意所在,亦是民心所向。持之以恒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是对人…
山东大学“百年不遇”特别行动纵队赴博山寻红色足迹
为坚定理想信念、筑牢信仰之魂、树立文化自信,引导更多学生向典型看齐、向先锋学习、向优秀群体靠拢,激发情感共鸣,山东大学“百年不遇”特别行动纵队特地赶赴博山寻红色足迹,分别参观了焦裕禄纪念馆、原…
筑小屋让希望得栖息,助学业予心灵以温度
当我们在家里的资助下不情不愿地来到学校,可想到有些孩子连基本的学费也缺少;当我们为父母催学紧管教严而烦恼,可知晓有些儿童已再无父母可与之争吵;当我们书山题海中争分夺秒,却这样一些孩子还困扰于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