塞下味道领风骚——黄土高原寻美食
纵有沧海桑田,风起云落,对于平凡日子里的一日三餐,一切变化终不着痕迹。恒久的乡味镌刻于味蕾之上,舌尖上的家乡成为不可磨灭的记忆,形成了传统美食文化的世界。
在传统美食文化流失的背景下,为收集保护传统美食的宣传素材,山东师范大学物理与电子科学学院“汇合东方才智,传播华夏文化”文化侦查小组社会实践队队员在7月,以榆林为中心,从风土人情、食材用料、制作工艺等角度,调研黄土高原地区美食。
当冬季风远赴万里,在黄河中游歇下脚步,黄土颗粒便逐渐沉积。亿万年间,黄土堆积,聚成厚重高原。当夏季风在此进行最后的抬升凝结,云便化为雨滴,留下千沟万壑的足迹。冬季风与夏季风的交替奠定了黄土高原支离破碎的地表形态,也促使黄土高原形成由耕种区向畜牧区过渡的农业特点。俗话说一方水土一方风味,黄土高原的地表形态与农业特点让这里的美食成功融合中原与塞北的风情。
在清晨时分,队员们来到鼓楼与镇远门之间的古街。遍地的羊杂碎店是一道别致的风景线。羊杂碎汤咕噜咕噜扬起热气,飘入鼻孔中。汤里绿意葱茏的香菜、红灿灼眼的辣椒油,以及蘸料小碗中晶莹的食盐粒,被成为杂碎“三味“,令人食欲大增。切成薄片的羊心、羊肝、羊肺混在一起,”韧里带脆,隐隐的羊香慢慢漫延。廉价简单的食材,如同滚烫的人生般充满热情与朝气。老榆林人习惯端起碗,屏住气,呲溜喝一大口羊杂碎。嘴里又烫又辣、不腥不膻,催着人再喝一大口。这时再咔嚓一咬酥脆油润的油旋饼,让人醒脑又开怀。这火辣溢香的滋味,这豪爽粗犷的吃法,正如塞北汉子的性格。
当视线由市井烟火转向典礼筵席,圆圆的炉馍不可缺席。其外形象征着喜庆团圆,传递着吉祥,是属于陕北的月饼。考究的用料造就了其“金炉不熄千年火,炉馍常留万家香”的传奇:皮面要用上好的春小麦面粉、色白纯净的猪油、开水及少许烧酒和成;“酥子”要用春小麦面粉与猪油和成;皮面和酥子分成相同的若干份,一个皮面包一个酥子,擀成长条状,反复折叠擀三四次,使面团擀成方块;馅料要由文火炒熟的米面均匀拌上白糖、红糖、核桃仁、花生仁、青红丝、玫瑰酱、芝麻、陈皮、熟清油、烧酒等多种材料;将面团包上馅料压平捏圆,点上红绿花样,放进烤炉;做好的炉馍观面色,白里透黄,薄如纸张;掂一掂,握于掌心,娇小玲珑;咬一口,甜腻软绵,香醇可口;嚼一嚼,蓬松酥脆,回味无穷。
如果说火辣的羊杂汤体现了黄土高原的人们粗犷豪放的个性特征,炉馍则反映了这里的人们细腻严谨的一面。源于塞北游牧民族的粗犷豪放与源于农耕民族的细腻严谨看似矛盾,却有机融入到黄土高原人的血脉之中。“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黄土高原的传统美食文化兼收并蓄,正是中华民族海纳百川、交流互鉴精神特质的真实写照。习近平总书记曾经指出:“中华文明自古就以开放包容闻名于世,在同其他文明的交流互鉴中不断焕发新的生命力。”在榆林,实践队员通过亲身调研,对这一重大论断,有了更为深入的理解。
http://www.dxsbao.com/shijian/505412.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