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7月28日电(通讯员 张婉婷)
成都理工大学“微光成炬”三下乡暑期社会实践团队于7月12日从成都出发,沿着岷江一路往上,7月12日至7月13日开展为期两天的研学,终抵达若尔盖县,于7月14日至7月16日开展为期三天的教育服务公益活动。
研学之路为红军革命传播地带。团队抓住此次机会,在7月12、13日两天的调研研学中,“微光成炬”团队沿江经过汶川,茂县,松潘,若尔盖等地,实地参观当地文化馆、博物馆,红色遗址,了解以往红军故事,学习革命精神。革命遗迹旧址在沿途随处可见,这一路不仅是研学之路,更是几十年前红军争取解放,建立政权,长征革命之路。团队在羌寨登上了“512长梯”,仅仅是登上512阶台阶已是大汗淋漓,而这在长征慢慢途中仅是微小的一步,其“革命理想高于天”的精神内涵在所见所感中逐渐深刻,如今从山头向下眺望,曾经战士鲜血染红过的汶川、茂县土地已是一片盎然生机,高楼林立。团队了解到近几年其县已经高标准实现了整县“脱贫攻坚”摘帽,推动“旅游+文化”产业以及深化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宣传。进入若尔盖地带,一望无际,天气多变气温骤降。红军过草地之时也正值雨季,行难御寒难食更难。在若尔盖遭遇的第一场暴雨,更让团队亲身体会了红军长征的艰苦与伟大,也坚定了此行的决心。
大学生作为时代新青年,要当好民族团结的宣传者、示范者和践行者,不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因此对沿途少数民族民风民俗,团队也进行了体会学习。汶川茂县一带,是藏羌回汉等各民族民族交汇融合地带。汶川和茂县是全国最大的羌族集中聚居区之一,若尔盖县主要人口分布为藏族,占其县总人口93.89%。“微光成炬”成员在茂县与羌族奶奶用普通话热情交流,学习其服饰发型,饮食文化等,在若尔盖与小学孩子一同学习表演藏族锅庄舞,体验藏族游牧人民必备技能——骑马。
7月13日晚,团队抵达若尔盖纳木藏文中学,开展为期三天的教育公益活动。当晚“微光成炬”团队与四川警察学院的同学一同,和参加教育活动的孩子们进行了互动和自我介绍,简单认识后帮助孩子们整理行李,一同入住藏红花公寓。7月14日早,“微光成炬”团队成员与四川警察学院志愿者一起为同学们组织了一堂军事训练课,藏区孩子认真完成了体能和队列训练。下午,团队为藏区小学孩子开展了普通话普及课和“写一封亲情信”互动课。大部分孩子尽管是藏族,对于生动有趣的猜字谜、词句改错题目也毫不生疏,迸发着青春的热情。写亲情信的环节,拉进了志愿者与孩子们心与心之间的距离。孩子书信间真挚的言语,有的寄托给远方三年未归家的哥哥,有的感激当下说予志愿者,有的感恩老师父母悉心教诲……团队成员信守与孩子们的承诺,在活动结束后联系到了孩子们信中的亲人,将孩子们诚挚的亲情信一封封送到了他们手中,帮助孩子完成了一次远程爱的传递。团队希望不仅能在几天的活动中对孩子们进行关怀,后续也能帮他们实现愿望,让爱真正根种心中。
7月15日,团队为孩子们准备了党史知识教育与恐龙介绍课程和性教育课程,增强民族认同感与凝聚力、开拓眼界视野,科普青春期知识、助力孩子健康成长。同吃同住,趣味课程,“超级关系”营会活动,篝火晚会……难忘的经历与孩子们的爱共同书写了此次三下乡社会实践的美好篇章。
达扎寺小学的张振芳老师随队一同参与了活动。团队采访了张老师关于此次活动的建议与意见,在采访中,活动得到了张振芳老师的肯定:“真的非常感谢你们到这边来,普通话和性教育课程对这边的孩子帮助特别大。”同时张老师也希望能开展更多实践科普活动,如教孩子们认识草原物种。敏副校长则表示到:“藏区孩子与怀揣赤诚之心的志愿者碰撞在一起,民族团结的精神正是这样一点一点润物细无声地走进孩子们的心里,这是一次成功且有意义的活动。”
微光成炬”团队在几天与孩子们的同吃同住中观察到,很多孩子在休息时间仍在看书学习。于是成员分别就学习压力、未来打算、活动收获三个问题对同学进行了采访。从孩子们口中团队了解到,大部分孩子对未来有着美好憧憬,十分期望考上高中大学建设家乡。但受地理原因、教育资源和经济条件限制,大部分孩子的选择只有进入若尔盖县城高中继续学习,而大部分孩子没有辅导班也没有优越的教育资源,竞争较大,他们在初中升高中的过程中已存在升学压力,考不上高中便只能回家或工作放牧。当问及此次活动收获时,大家纷纷对志愿者们表示感谢,并且希望以后自己也能成为志愿者的一份子,将爱传播给他人。
此外,团队在成都同路人儿童关爱中心组织下,均与参与活动的孩子建立了长期关怀活动。团队全员参与,在每月对孩子进行回访,线上关怀教育,持续跟进他们的学习生活情况,共同成长。
http://www.dxsbao.com/shijian/505343.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