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步唐山之都,找寻工业之根
8月13日西北工业大学“持先行思想,寻强国足迹”实践队队员前往参观中国工业博物馆、汉斯昆德故居博物馆与开滦博物馆,找寻唐山这座新中国工业之城的发展历史,体悟中国工业化进程。
桃李芬芳满园香——在平凡中孕育伟大
实践队率先到达中国(唐山)工业博物馆。
唐山——一座随着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而重焕生机的工业重镇,一座几乎被大地震抹平而又重新崛起的城市,当之无愧地扛起“中国现代工业先锋”的大旗。
在博物馆,队员们了解到唐山工业从开始到现如今的发展过程。在工业逐渐强盛的过程中,广大工人的作用不可忽视,也许他们的每一份能量都微不足道,但是汇聚到一起的千千万万的能量,终成为了工业发展中一轮璀璨的太阳,将工业发展的道路照亮。
参观博物馆时,实践队队员们采访到一位老爷爷。采访中得知这位老爷爷曾经也是这座城市的建设者,他在讲述当年的故事时,仿佛又回到了当年充满干劲与激情的岁月。正是因为有这样一群平凡而又不平凡的人,将自己的青春与激情奉献给了这片土地,才有了这所城市的繁华,铸就了这座城市的灵魂。
无论何时,建造一座富饶、繁华的城市,都少不了这些默默奉献的普通人,他们在为这座城市进步而不断努力,为推动这座城市而不懈奋斗。正是他们,托举起了这座城、这个民族。他们名不见传,但不可或缺,或许他们尘满面、也或许是鬓如霜,但他们一定会自豪,因为打造这座城市的繁华的那些人中,有过他们。
心念两厂工业兴,阑珊灯火欲晓时
随后实践队员们参观了汉斯·昆德故居博物馆。
说起唐山的工业发展,汉斯·昆德是关键词之一,他对中国水泥工业有“起死回生”和“失而复得”两次再造之功。因此,汉斯·昆德博士被称为“中国洋灰技术的创始人”。
如今汉斯别墅在历经百年之后,没有了往日的喧嚣,午后阳光穿过树枝洒进回廊里,总给人一种恍惚感,仿佛置身在百年前。屋内的摆设与博士生前一样,就连墙上的壁纸花纹都几乎和当年照片上的一致;写字桌上摊开的杂志也是百年前的德文读物,像是主人刚刚读完离开的样子。
故居门口伫立着的灰白两色的丰碑标识是汉斯·昆德博士功绩的体现,灰色代表水泥,白色代表陶瓷,寓意着他为中国的水泥和陶瓷产业发展做出过巨大贡献,是唐山这座“中国近代工业摇篮”之城不该忘却的纪念。他对唐山工业发展的贡献我们不会忘记,他的奉献精神值得我们学习。
百年开滦铸根基,矿业唐山今犹兴
下午,队员们前往开滦博物馆进行实践学习。
开滦博物馆坐落在有着130年历史、具有“中国第一佳矿”美誉的开滦唐山矿区内,是开滦国家矿山公园的标志性建筑,是河北省唯一一家大型国企博物馆。
当先行实践队踏入开滦博物馆,迎面而来便是序厅主题雕像——《矿魂》,反映了百年开滦、中国煤矿工人的缩影。
开滦博物馆将跨越三个世纪的矿业史诗分成五个部分。其中,第三部分——“一座煤矿托举起两座城市”展示了唐山因煤兴市、秦皇岛因煤建港的历史。开滦煤矿是中国最早的机器采矿业,是中国早期工业化的起点,是中国近代工业文明的摇篮,支撑起了唐山、秦皇岛两座城市的工业经济,是其工业发展的摇篮。
开滦更有很多英雄故事。毛泽东曾赞誉开滦人“他们特别能战斗”。无论在血与火的岁月,还是在凯歌行进的社会主义建设、改革开放年代,开滦人忘我奋争的精神,响遏风云,创造了令世人瞩目的奇迹。
在这里,队员们回眸一百多年来中国煤炭工业的崛起与艰辛、发展与影荣,领略中国近代工业遗产的风采,感受几代煤矿人采掘光明的情怀,追思悠长的瑰丽奇绝煤炭文化。
先行实践队成员们认识到,煤矿工业正是曾经唐山以及秦皇岛经济飞速发展的根本。一个开滦煤矿,便托举起了两座城市,推动着两座城市以及旧中国开启现代化的步伐,迈向未来。唐山这座工业化的英雄城市,正是在百年开滦煤矿的托举下孕育新生,未来必然也会更显光辉!
西北工业大学动力与能源学院
文案:王淼 攸远 张嘉琛
图片:吕宗奇
审核人:刘海涌 徐福后
http://www.dxsbao.com/shijian/505264.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