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苏州菖蒲文化的传承与发展研究——以石蒲记为例

来源:苏州大学 作者:苏州菖蒲文化研究

苏轼的《石菖蒲赞》中云:“至于忍寒苦、安澹泊、与清泉白石为伍,不待泥土而生者,亦岂昌阳之所能仿佛哉?”文章中提到的“昌阳”即为菖蒲,它生于尘世之中,却怀山野之清,不资寸土,只得泉养。宋代时,苏轼、陆游等文人雅士或因仕途失意、或因厌倦繁华、渴望山林田园生活而开始植养菖蒲。明代时,莳蒲之风在江南地区盛行,菖蒲成为许多吴门才子的诗书画素材。在当今社会,由于传统文化的兴盛,除了江南地区的文人,越来越多的年轻人也开始养植菖蒲,这逐渐成为了一种“新国潮文化”。因此,团队进行了苏州菖蒲文化的实践调研,意在通过线下实践与问卷调查相结合的方式发扬苏州传统文化、赓续江南文脉精髓、承袭古时文人墨客的精神追求。

一、研究背景

(一)菖蒲介绍

菖蒲,又名昌本、昌阳、尧韭、九节菖蒲等。李时珍将菖蒲分为五类:“菖蒲凡五种:生于池泽,蒲叶肥,根高二三尺者,泥菖蒲,白菖也;生于溪涧,蒲叶瘦,根高二三尺者,水菖蒲,溪荪也;生于水石之间,叶有剑脊,瘦根密节,高尺余者,石菖蒲也;人家以砂栽之一年,至春剪洗,愈剪愈细,高四五寸,叶如韭,根如匙柄粗者,亦石菖蒲也;甚则根长二三分,叶长寸许,谓之钱蒲是也。”[1]其中石菖蒲又可再细分为六类:金钱、虎须、香苗、牛顶、剑脊、台蒲,一般种植于盆中做清供者多为金钱、虎须、香苗三种。牛顶、剑脊、台蒲是否做盆植?这个问题因文字记载有限,而无法考证。

菖蒲本身具有丰富的价值,包括药用价值、食用价值和观赏价值。有关菖蒲药用价值的记载最早可以追溯到汉代的《神农本草经》。在这之后,许多医书上都记载菖蒲有“主风寒湿痹,咳逆上气,开心孔,补五脏,通九窍,明耳目,出音声。久服不忘,不迷惑,延年”[2]等功效。除此之外,菖蒲还有止遗尿和安胎的功效。菖蒲除了能够作为名贵中药材治病外,还能用来酿菖蒲酒。酿好的菖蒲酒“色微翠,质澄清,气芬芳;入口甜而不腻,略带药味,使人不厌,饮后神清气爽”[3]。在《饮菖蒲酒》这首诗中有“采得菖蒲届端阳,酿成美酒送异香。”这句诗既体现了菖蒲酒之美,也反映出在当时菖蒲酒是端午佳节不可或缺的节庆道具。古今许多文人都喜将菖蒲种植在盆中,放置于书房。菖蒲本生于溪涧之中,在读书疲劳之时,抬头望见一株青翠的蒲草,仿佛置身于幽静的山水间,满足了文人宁静致远的梦想。

(二)古代菖蒲文化

菖蒲的文字记载可以追溯到两千年前。传说菖蒲是伴随尧帝而生的仙草。菖蒲先于百草而生,在古代,菖蒲发芽,人们便开始一年的耕种。先秦时期,菖蒲被看作一种具有高洁品质的香草,被用来指代君主。周代时,菖蒲是祭祀神明的重要祭品。西汉时期,菖蒲被移入皇家园林种植。

唐代时,有好事者将菖蒲移入盆中种植,制成盆景。宋代时,由于重文轻武,文人生活富足安闲,这为莳蒲之风的盛行奠定基础。苏轼是著名的“蒲痴”,他将溪边的石菖蒲移入石盆中,并写下来《石菖蒲赞》一文赞美菖蒲的美好品德。自此,诸多文人效仿苏东坡植蒲入盆。苏州词人叶梦得在《岩下放言》中塑造了吕洞宾的神仙形象,还将菖蒲为神仙养生之术。这让菖蒲更加带有了神秘色彩。此时,民间也逐步认可了菖蒲与吕洞宾的关系。时至今日,江南地区人民仍然会在农历四月十四这天在门上悬挂菖蒲。四月十四这天,既是吕洞宾诞辰,也是苏州人轧神仙的日子,还是菖蒲的生日。明代时,莳蒲之风在江南地区盛行。菖蒲成为了众多吴门才子的诗书画素材。沈贞吉、唐寅、仇英、文彭、文嘉、陈淳、韩逢禧、夏鼎等诸多江南地区文人都有菖蒲图流传于世,由这些图画可知,明代文人种植菖蒲、绘制菖蒲蔚然成风。

明代以后,菖蒲因其珍贵的药用价值及美好的品德而成为文人书房清供首选。清代著名学者俞樾先生晚年生活在苏州曲园中,他曾为植养菖蒲专门定制了宜兴的紫砂盆,并在盆壁上刻了“忍寒苦,安淡泊;伍清泉,侣白石”的盆铭,直承东坡先生之意。纵观历史,菖蒲从带有神秘气息的仙草,转变为种植于盆器之中的清玩之物;从帝王苑囿的奇葩禁脔,转变为文人士大夫的案头清供;从身体之药转变为心灵之药。这便是菖蒲两千年中所走过的历史之路。

二、调研过程

(一)调研目的

本次调研的主要目的是了解当前人们(尤其是广大青年朋友)对菖蒲文化的认知程度以及菖蒲文化的发展现状,探讨目前菖蒲文化传承中面临的问题,结合互联网发展带来的机遇,为菖蒲的养植及菖蒲文化传承与发展提出相应的发展措施与建议。

(二)调研过程

本次实践调研共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团队成员利用网络搜索与菖蒲及其相关产业有关的文献和基础资料,并分析总结,为后期实践调研工作的开展做准备。第二阶段,团队成员制作调查问卷,并利用网络平台发放问卷、收集问卷,对问卷结果进行分析总结,了解当前人们对于菖蒲文化的了解程度。第三阶段,在保护自身与他人安全的前提下,团队内的苏州本地成员在苏州当地探访苏州菖蒲种植基地,采访苏州植蒲爱好者,进一步了解菖蒲及其相关产业的发展现状。第四阶段,团队成员线上云观赏“汲泉承露”2022年曲园菖蒲艺术展,了解曲园菖蒲历史及传承现状。第五阶段,团队成员对前四阶段的调研成果进行总结,探讨宣传菖蒲文化的有效措施。

(三)调研对象

本次调研分为线上线下两部分。线上调研对象主要为调查问卷受访对象,线下调研对象为苏州植蒲爱好者。

团队本次共回收线上问卷118份,线上受访对象为118人,其中女性74人,男性44人,受访者年龄大部分在18到22岁,其次是40岁以上,接下来依次是23岁到30岁、31岁至40岁,18岁以下的受访者最少。

团队本次线下采访对象为苏州植蒲爱好者曹拥华老师。曹老师是石蒲记创始人、苏州曲园菖蒲当代传承人。他种植菖蒲二十余年,完美复刻宋代植蒲古法,掌握成熟的“附石”种植技术。目前,他所创立的石蒲记,拥有万余棵菖蒲,是全国最大的菖蒲种植基地之一。2016年,曹老师于唐锡良先生手中获得曲园菖蒲分植后,一直致力于曲园菖蒲的培育和推广。2021年,苏州市文艺之家为感谢曹老师多年来为曲园菖蒲的传承与传播作出的重大贡献,在“江南逸气”2021’曲园菖蒲艺术展上特颁发“曲园菖蒲守护人”证书予他。

三、菖蒲文化传承现状

(一)菖蒲文化现状

团队成员在调查问卷中设置了“你之前知道、了解菖蒲吗?”“你在什么地方见过菖蒲?”“你认为菖蒲的作用有哪些?”三题来了解当前对菖蒲文化的了解程度。在第一个问题中,超过一般的受访者选择了“完全不了解”,占比54.24%;选择“非常了解”的受访者仅占5.93%。通过对后面两个问题的调查数据的认真分析,团队成员发现,大部分受访者对于菖蒲的了解也只停留在自然界植物,端午节辟邪和入药等方面;对其可做盆栽,与古代文人关系密切等方面知之甚少。同时,受到地域文化,气候等因素的影响,更有占比33.05%的受访者根本没有见过菖蒲,更不用说了解菖蒲文化了。

通过采访曹拥华老师,团队成员了解到目前大多数人了解的菖蒲文化主要是端午节在门上悬挂菖蒲与蒜头以达到驱虫辟邪的功效。而经过人工驯化的叶子短细密的文人菖蒲,受众面较小,主要是受当下的文艺青年与文化人喜爱。

在查阅资料的过程中,团队成员找到了一些植蒲爱好者的采访稿。通过这些采访稿,我们了解到菖蒲在文人群体中比较受欢迎,近几年在苏州、杭州、东阳、厦门等地的举办的菖蒲展反响热烈。在福建南靖等地,由于气候适宜,菖蒲养植产业兴盛,万盆以上的大户有十余户。

由此可见,菖蒲文化在某一地区是否兴盛与所在地气候、地域文化等条件有关。总体来说,大部分人了解的菖蒲文化主要为菖蒲的药用价值及菖蒲与端午节相关的部分,而菖蒲文化中的文人菖蒲部分则受众面较小,主要受文人喜爱,并不被大部分人了解。

(二)现状原因分析

综合分析,团队成员认为菖蒲文化认知度低主要有以下原因:

1.自身的局限性

菖蒲是一种植物,因此了解菖蒲文化需要先学会养植菖蒲,接着要养好菖蒲,然后才能去学习菖蒲文化。菖蒲有文人草雅称,是书房中陪伴读书人的绿植,养好它需要一定的精力,整个过程比较缓慢,需要有足够的耐心、细心。而在当今社会,人们心态普遍急躁。在采访曹老师的过程中,团队成员了解到很多菖蒲养植新手都反映菖蒲养植过程中经常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次数多了,养植菖蒲的信心就降低了,对菖蒲的兴趣也减少了。

2.公众认知度低

在古代,菖蒲曾因其高洁的品德受到文人的喜爱与追捧。但时至今日,几经沉浮,菖蒲的知名度骤降,其作为书房清供的文人草的功能更是鲜为人知。近些年重新产生的菖蒲热使得菖蒲又重新受到大众的关注,但菖蒲在大众视野中出现时间毕竟不满十年,因此文化推广困难也是正常的现象。

由此可知,宣传和发展菖蒲文化迫在眉睫,传承发展菖蒲文化现在就要行动起来。

四、菖蒲文化传承有效途径

通过文献梳理、问卷调查及田野调查等方式,可以总结并提出以下关于菖蒲文化传承和发展的有效策略。

(一)产品注重创新

为适应新时代产品需要,曹老师经常会进行产品创新。在前几年中,曹老师尝试着还原苏轼“侣白石、伍清泉”的植法,将菖蒲附在洁白的昆石上,使其不着一丝泥土,只通过昆石汲水而活。经过了两三年的不懈努力,曹老师终于培植成功,如今昆石附石菖蒲已经成为了石蒲记的热销产品。今年,石蒲记又推出了土培的附石菖蒲,在菖蒲盆中放置一块昆石、广西太湖石或苏州本地太湖水石,依据石型,在石头周围种植一株或多株菖蒲,制成小盆景,这也获得了许多顾客的喜爱。

因此,团队成员认为要想推广菖蒲文化,就要依据时代审美、顾客需求等不断进行产品创新,使菖蒲盆景受到更多人喜爱。

(二)创新与共享的网络平台

通过对问卷调查数据的分析,可以看到,受到当前互联网飞速发展的影响,更多的受访者选择了“各大社交平台”这一选项,以及“纪录片等影视节目”“设计相关文创产品”等与互联网世界密切相关的选项。互联网传播速度快,传播范围广,受众多。综合多方面考虑,团队成员也认为在创新与共享的互联网时代,利用网络平台信息开放、自由性强的特点,结合线下基地和实体店展示、线上分享等方式,是较好的宣传途径。

在参观石蒲记、采访曹拥华老师时,我们了解到近些年曲园官方、石蒲记及许多植蒲爱好者也都开始采用线上线下结合的宣传方式。近几年,苏州曲园在每年菖蒲诞辰到来之际,都会举办菖蒲艺术展,许多爱蒲之人都会在展览期间特意前往曲园欣赏各位老师精心养植的菖蒲。今年,因为疫情的影响,曲园菖蒲艺术展由线下展改为了线上展,反响依然热烈,很多往年由于不在苏州而错过曲园菖蒲展的植蒲爱好者也能够通过网络欣赏到曲园菖蒲精品,感受苏州文化的精雅之处。

2017年5月至2019年3月,曹拥华老师微信公众号“石蒲记”上撰写文章50余篇,介绍菖蒲文化,每篇文章阅读量都在500次以上。2022年5月,曹老师在抖音平台创建“石蒲记”账号,希望通过抖音平台来宣传菖蒲文化。账号上发布的每个关于菖蒲的视频点赞量都在50个以上,其中“曹老师教大家养菖蒲”系列视频浏览量都在两千次以上,最多的一个甚至达到了5.8万次。每周一“石蒲记”的菖蒲专场直播观看人数都在3000人左右,直播时观众与曹老师积极互动,不断在公屏上提出养植菖蒲时遇到的问题与困难,曹老师一一进行解答,直播间气氛热烈。短短三个多月,“石蒲记”抖音账号就已经拥有四千多位粉丝。

(三)搭建多元化销售平台

新时代下,石蒲记打破传统的店面式销售模式,将线下实体店销售、线下市集销售、线上平台销售结合,使销售推广模式多样化。石蒲记自2017年5月起,开始在微拍堂平台销售菖蒲,至今已经在该平台销售万余盆菖蒲,积累了10000多名粉丝。由于其高品质的菖蒲产品、良好的售后服务,石蒲记微拍堂店铺受到顾客的一致好评,店铺评分常年维持在满分。2022年5月,石蒲记在抖音平台开设店铺,三个月就已经销售了500多盆菖蒲。在参观“石蒲记”菖蒲基地时,部分团队成员也亲身体验了石蒲记的带货直播,整场直播共有三千多人观看,卖出菖蒲50余盆,成交额超过5000元。

在采访曹拥华老师时,团队成员了解到石蒲记也经常会参加“盛家厍市集”“本色市集”等苏州本地线下市集来推广与销售菖蒲。在市集上,许多不了解菖蒲文化的游客会因为好奇来到摊位前询问,在经过工作人员耐心的讲解后,大部分游客都会选择购买菖蒲进行体验。

由此可见,在新时代,菖蒲推广与销售要搭建多元化销售平台,通过线上线下结合,使更多人了解菖蒲文化。

五、结语:

菖蒲满足了人们的精神需求,同时兼具审美价值、药用价值与食用价值。菖蒲文化是江南文脉的重要分支,它在曲折中不断前进,历经千年不断传承。如今,在互联网发达的新时代,植蒲爱好者们应注重产品创新,使菖蒲盆景融入现代社会;利用创新与共享的网络平台,搭建多元化销售平台来传承与发展菖蒲文化,赓续传统文脉。

参考文献:

[1]李时珍.本草纲目[M].天津: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2019.

[2]卢之颐.本草乘雅半偈[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14.4.

[3]王加婷.我有蒲草[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9.8.

http://www.dxsbao.com/shijian/504859.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实践结束,展望未来

实践结束,展望未来许昌学院化工与材料学院“学习党史,喜迎二十大”暑假社会实践团队2022年6月21日,许昌学院化工与材料学院学习党史,喜迎二十大暑假社会实践团队今天实践正式结束,本次…… 宋毅 许昌学院查看全文 >>

暑假社会实践圆满结束

暑假社会实践圆满结束许昌学院化工与材料学院“学习党史,喜迎二十大”暑假社会实践团队2022年6月21日,队长管平举行了实践结束会议,在会议期间对象管平总结了本次实践活动的所有成果,并…… 宋毅 许昌学院查看全文 >>

谈如何改变党史认知现状

谈如何改变党史认知现状许昌学院化工与材料学院“学习党史,喜迎二十大”暑假社会实践团队2022年6月19日,许昌学院化工与材料学院“学习党史,喜迎二十大”暑假社会实践团队根据调研结果进…… 宋毅 许昌学院查看全文 >>

论调研结果

论调研结果许昌学院化工与材料学院“学习党史,喜迎二十大”暑假社会实践团队2022年6月19日,许昌学院化工与材料学院“学习党史,喜迎二十大”暑假社会实践团队进行调研结果统计和讨论。通…… 宋毅 许昌学院查看全文 >>

党史调研正式开始

党史调研正式开始许昌学院化工与材料学院“学习党史,喜迎二十大”暑假社会实践团队2022年6月18日,许昌学院化工与材料学院“学习党史,喜迎二十大”暑假社会实践团队开始开展网络调研,本…… 宋毅 许昌学院查看全文 >>

通过调研得党史现状

通过调研得党史现状许昌学院化工与材料学院“学习党史,喜迎二十大”暑假社会实践团队2022年6月18日,许昌学院化工与材料学院“学习党史,喜迎二十大”暑假社会实践团队进行了社会实践调研…… 宋毅 许昌学院查看全文 >>

学习红色故事,坚定不负先烈

学习红色故事,坚定不负先烈许昌学院化工与材料学院“学习党史,喜迎二十大”暑假社会实践团队2022年6月17日,今天许昌学院化工与材料学院“学习党史,喜迎二十大”暑假社会实践团队队长管…… 宋毅 许昌学院查看全文 >>

学习红岩精神,了解辉煌党史

学习红岩精神,了解辉煌党史许昌学院化工与材料学院“学习党史,喜迎二十大”暑假社会实践团队2022年6月17日,今天许昌学院化工与材料学院“学习党史,喜迎二十大”暑假社会实践团队队长管…… 宋毅 许昌学院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地理与环境学院开展“拾河畔脏污 绘生态美图”活动

为了使同学们了解垃圾对环境造成的污染情况,在实践中直观地感受垃圾的类别和数量,增强环境保护意识,11月27日,聊城大学地…

深入挖掘红色故事资源,让红色记忆鲜活起来——红色微故事大赛初赛。

2024年11月20日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3周年之际,我校数学与统计学院举办的“讲好红色故事,争做青春先锋”第二届红色微故事宣…

新乡工程学院外国语学院第二党支部召开预备党员接收大会

11月22日,外国语学院第二党支部于第二教学楼语音室3召开预备党员接收大会,此次会议由党支部书记范嘉欣主持,第二党支部全体…

新乡工程学院外国语学院成功开展“青春为国家安全挺膺担当”主题团日活动

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全面加强国家安全教育的重要讲话精神,引导广大青年学习贯彻总体国家安全观,增强青年国家安…

与祖国共奋进,用青春谱和谐 --土木工程学院举办五四青年节表彰大会

为发扬“五四”传统,弘扬“五四”精神,并以此树立典型,表扬先进,推进校园内各项工作的有序开展和进行,同时,激发土木工…

最新发布

中量大寻觅红色足迹小分队:学习红色精神,传承红色基因
【中国计量大学人文与外语学院8月18日讯】(通讯员:张雨可姜竹菲)中国计量大学人文与外语学院的“寻觅红色足迹,沐浴杭州之风”小分队在这次暑假期间积极展开了红色研学活动,他们以学习红色精神为宗旨参观…
安徽学子三下乡:青春支教,爱心起航
萧伯纳说:“青春是美妙的,挥霍青春就是犯罪。”我们应紧抓住这人生中最适合奋斗的时光,去做一些有意义的事情,实现自己的价值。秉承着这样的信念,我怀着最积极的心态和最充沛的精力开始了第三天的支教。…
中量大寻觅红色足迹小分队:体味红色革命精神,化感悟为行动
【中国计量大学人文与外语学院8月18日讯】(通讯员:何芷怡付芳艳)2022年7月10日至7月19日,中国计量大学“寻觅红色足迹,沐浴杭州之风”红色研学专项活动小分队在杭州进行了社会实践活动,参观了红色景点,领…
河南学子三下乡|让留守的花朵在阳光下绽放
今天是“为爱一起奔跑”暑期社会实践志愿服务的第五天,今天我的社会实践活动是看望留守儿童,为留守儿童送去关爱。开展这个实践活动初衷是:现在很多的家长(尤其是在村内),经济比较落后,而随着社会的发…
青锋·弘缘志愿服务队将折纸带入课堂
为宣传折纸艺术,湖北汽车工业学院科技学院青锋·弘缘志愿服务队6月13日在十堰市红卫街办炉子小学进行主题为“童心向党(手工折纸)”活动。折纸不仅是我国民间的古老艺术,还是非物质文化遗产。折纸能锻炼孩…
了解社区情况,感悟时代发展
6月28日安徽工业大学机械工程学院“暑假社会实践改革建设调研”团队在马鞍山市雨顺家园二期社区对社区工作人员进行采访团队并进行了一次关于中国改革近十年成就的演讲,演讲很成功。大家受到了很大触动更加坚…
了解社区变化,感悟时代发展
6月28日安徽工业大学机械工程学院“暑假社会实践改革建设调研”团队在马鞍山市雨顺家园二期社区对社区工作人员进行采访团队并进行了一次关于中国改革近十年成就的演讲,演讲很成功。大家受到了很大触动更加坚…
青锋·弘缘志愿服务队从家访开始,与孩子一起成长
7月10日,湖北汽车工业学院科技学院青锋·弘缘志愿服务队在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来凤县绿水镇中心小学进行支教,这是我的第一次支教。这是一次独立生活的启蒙之旅,是一次不同于家庭学校的体验之旅,是一次开…
中量大寻觅红色足迹小分队:当好红色基因的传承者、传播者
【中国计量大学人文与外语学院8月18日讯】(通讯员:黄增乐)为了积极响应学校号召的暑假社会实践活动,中国计量大学人文与外语学院“寻觅红色足迹,沐浴杭州之风”红色研学专项活动小分队于7月11日起开展了为…
青岛农业大学:推广安全用药 奉献青春力量
黄河流域面积广大,地貌特征和气候环境具备多样性,使得黄河可以为不同的外来物种提供合适的栖息环境。外来入侵生物会对黄河流域的生态系统造成极大的危害,它们会在入侵地区疯狂地扩张自己的种群,成为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