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树立乡村振兴“战旗” 擎画乡村发展蓝图

来源:四川农业大学理学院 作者:王尺奥 王亮东 谢灵芮 李姜凤

隶属于四川农业大学的共青团的“溯洄·雅源”乡村调研社会实践团队的战旗村调研小分队于2022年8月2日至2022年8月4日在四川省成都市郫都区唐昌镇战旗村进行了两天一夜的调研实践活动,深入了解乡村振兴在战旗村的实施情况。

村美民富共享生态红利

团队走访了街道上不同年龄阶段的居民,从采访调研中得知:一些店铺的老板提到“前些年战旗村搞土地改革,使周边环境美起来,村民富起来,生活好起来,我们就选择就地开铺面给来这儿旅游的客人供消费。”在对当地老年人的采访中了解到,更多外出打工的子女也回村因地制宜创新产业,社区政府随之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完善幼儿园、医院等公共设施配置,健全医疗卫生、农业科技、社会保障、文化教育等公共服务体系。同时,战旗村依托其深厚的文化底蕴,大力发展旅游业,着力打造集酒店、文创、娱乐、购物为一体的川西文化旅游综合体,“不只是追求吃好喝好,更多去享受生活,”是当地居民对如今生活的评价。

图为实践团队于“乡村十八坊”广场开展活动及调研。“溯洄·雅源”团队队员谢灵芮供图

走进战旗村,一排排川西民居风格的独栋别墅鳞次栉比,在有经济条件的基础下,村民响应党组织乡村资源融合的号召,“拆院改院”发展民宿行业,在团队对当地一位民宿老板的调研采访中得知,李阿姨回忆到,“过去自家是自给自足,早出种菜耕地,收入主要靠养猪卖肉,生活拮据,之后随着乡村振兴政策的落实,街道房屋都重建,菜园猪圈等都被鳞次栉比的独栋民宿替代,周围的环境得到很好的改善,战旗村还随之发展成为成都一大旅游景点,”乘着这股风浪,阿姨就做起了民宿行业,收入可观,每天还多出了很多休息娱乐时间,自己和好友们坐着闲聊,生活多了几分惬意。

除了十八坊外,战旗村还拥有着记录村规民约、红白喜事、乡村歌曲等的“战旗村史馆”;集中呈现天文地理、气候环境、水利发展、耕种之法、农耕场景一类文明发展史的天府农耕文化博物馆……这些文旅景点,无不传递着传统文化,梳理着农耕文明的脉络。文旅业的快速发展,证明战旗村在加快乡村生态价值转化、优化乡村业态布局、活化乡村文化文态、培育壮大现代新型集体经济发面,取得显著成效。

文化传递共铸文旅辉煌

谈及战旗文旅,就不得不提“乡村十八坊”这第一批亮相的旅游商业文化综合体,其聚集了豆瓣坊、布鞋坊、酱油坊等多个传统手工坊,其中,参观豆瓣坊时,团队请到一位讲解员,讲解员为一一讲述郫县豆瓣的历史渊源,生产工具以及生产流程等,其中不乏有未曾听说过的如“阴辫子”等流程名称,讲解员特别提到:“为了能使制得的豆瓣酱风味独特,制作人员每天会适时开盖、搅拌豆瓣酱,白天开盖用于晾晒,完成杀菌、发酵,晚上掀盖以吸收空气中的水分,根据开关盖时间的长短,豆瓣的有效成分含量会变化,味道会有所不同;可制成不同风味以供消费者选取”。

图为郫县豆瓣酱发酵场所 “溯洄·雅源”团队队员谢灵芮供图

走近赖淑芳女士一手操办的“唐昌布鞋坊”,跟随工作人员步伐,逐一了解布鞋的细节加工方式如“纳底、绱鞋、下料,砂边,楦鞋……”这些步骤更是透明化可供外来人员学习参观,唐昌布鞋坊的习近平总书记在2018年来到战旗村考察,购买了一双的“唐昌布鞋”并发出“在实现了温饱、实现了全面小康以后,还要继续振兴乡村,”的号召,在参观过程中,赖淑芳女士始终一丝不苟的做着布鞋生产的细节工作。这些作坊既是对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弘扬,又是村民自己当“老板”,在家门口自主创业实现营收的充分体现。入选四川省非遗、国家级非遗的“唐昌布鞋”也是村民们结合乡村文化底蕴,做品牌,振兴民族品牌的标志。

图为赖淑芳女士完善布鞋制作细节工作 “溯洄·雅源”团队队员谢灵芮供图

从“乡村十八坊”的热闹开市,到四川战旗乡村振兴培训学院的名声大噪,再到一里小吃街的创新打造、天府酒店的建设……战旗村的发展日新月异。始终以党建为引领,抓住“改革兴村”这个核心,促进产业融合发展是战旗村致富的关键思路。战旗村在乡村振兴上取得的巨大的成功,归功于党和人民共同耕耘的结果。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战旗村是一个成功示范案例,它结合环境资源和文化因素开拓出乡村振兴的新路线,其在探索中形成的“领、创、改、治、富、美、育、文”八字经验现已推广至全国,“走在前列,起好示范”不负习总书记的殷切期望,助力更多人民群众了解乡村,为乡村干部和农民朋友提供有益的借鉴,为各级党政部门的科学决策提供参考,助力全国的乡村振兴工作。

http://www.dxsbao.com/shijian/504471.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感受非遗魅力,坚定文化自信——参观山东省文化馆纪实

7月31日,山东大学外国语学院青年思想理论协会“文韵传心”调研宣讲团成员胡国璐前往山东省文化馆进行参观学习。山东省文化馆成立于1957年,2007年经省编办批准同意加挂山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 文韵传心宣讲团 山东大学外国语学院查看全文 >>

缅怀伟人光辉岁月,传承红色精神——周邓纪念馆参观纪实

今日,我来到了天津市南开区水上公园西路的周恩来邓颖超纪念馆,共同缅怀周恩来与邓颖超两位伟人的光辉岁月,学习并传承他们无私奉献、鞠躬尽瘁的崇高精神。周邓纪念馆坐落在风光旖旎的…… 文韵传心宣讲团 山东大学外国语学院查看全文 >>

寻红色遗迹,乘不朽遗风——参观中共山东早期历史纪念馆纪实

在历史的长河中,山东这片土地上,红色的火种曾经熊熊燃烧,照亮了前行的道路。习近平总书记的话语犹在耳边:“红色是中国共产党、中华人民共和国最鲜亮的底色。”山东大学外国语学院“…… 文韵传心宣讲团 山东大学外国语学院查看全文 >>

品味璀璨非遗,实践文化薪传——王店大装的艺术之旅与时代交响

在历史的长河中,总有一些瑰宝,承载着民族的记忆,闪耀着文化的光芒。2024年7月15日,在河南省驻马店市泌阳县王店镇肖楼村,一场关于守护与传承的深刻对话在古老的关爷庙旁展开。山东大学…… 文韵传心宣讲团 山东大学外国语学院查看全文 >>

见“新国博”,走复兴路,读中国梦

访谈对象:复兴之路展馆讲解员胡老师访谈者:王一冰王一冰:胡老师您好,非常感谢您今天接受我们的采访。作为复兴之路展馆的讲解员,您的讲解深入浅出,生动形象,能否再请您简单介绍一…… 文韵传心宣讲团 山东大学外国语学院查看全文 >>

传承红色基因,共筑精神家园——与雨花台红色文化传承人共话历史与未来

访谈对象:李老师,雨花台烈士陵园资深讲解员,老党员,红色文化传承人访谈时间:2024年7月29日访谈地点:雨花台烈士陵园纪念馆休息区访谈前言:在雨花台烈士陵园这片神圣的土地上,有这样…… 文韵传心宣讲团 山东大学外国语学院查看全文 >>

踏遍虞山古院,初感陶艺之美

参观纪实:虞山书院位于济南市历城区郭店街道虞山文体公园内,主体建筑为传统大三进四合院,红墙灰瓦、雕梁画柱、福寿影壁、屋脊神兽、山林风水,大气、生气、富丽……处处体现着传统建…… 文韵传心宣讲团 山东大学外国语学院查看全文 >>

学习周恩来宝贵精神,坚定爱党爱国之心——访谈老共产党员有感

在一个阳光明媚的午后,我们有幸采访到了这位党龄丰富的老党员张大爷。他以其深厚的历史见解和对党的忠诚而闻名,对于党的历史和伟人有着独到的理解。在这次访谈中,他深情地分享了他对…… 文韵传心宣讲团 山东大学外国语学院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青艾揉春韵,信息传古今” —— 通信与信息工程学院弘扬传统文化活动圆满

“青艾揉春韵,信息传古今”——通信与信息工程学院弘扬传统文化活动圆满举办通信与信息工程学院青年志愿者协会为增强大家对…

学雷锋践粮行 承俭德谱新风——通信与信息工程学院青协&大数据学院青

“学雷锋践粮行承俭德谱新风”——大通信青协&大数据青协守护国家粮食安全志愿服务活动圆满落幕习近平主席指出:“雷锋…

真相与谎言:电诈迷局——通信与信息工程学院飞鹰反诈宣传志愿服务专项支

真相与谎言:电诈迷局——通信与信息工程学院飞鹰反诈宣传志愿服务专项支队沉浸式反诈剧本杀圆满举办为提升大学生防范电信诈…

春韵传情,书香载梦

为积极响应“十四五”规划中“深入推进全民阅读,建设“书香中国”的号召,湖南科技大学于2025年4月策划开展图书漂流系列活动…

数说计智资助(2024年)

数说计智资助2024年全年资助共787人次资助金额453万元国家奖学金发放奖金60000元单个奖励金额10000元获奖人数6人国家励志奖学金发放…

最新发布

厦医三下乡:“医”路向党,“医”起下乡
随着全面小康社会的建成,乡村振兴中的的医疗水平也上升了一个新的台阶,人民健康状况和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的公平性可及性持续改善,医疗服务质量不断加强,群众健康福祉持续增强,幸福感节节攀升,在此背景下…
“民生在勤,勤则不匮”——“漠药”2.0团队暑期社会实践民勤日志
前言结束了在八步沙林场的实践学习,我们告别古浪,动身前往民勤。“平沙落日大荒西,陇上明星高复低。”在这里,等待我们的是一部与风沙抗争的生态保护史,是一次与返乡治沙青年的近距离接触,是一张脱贫致…
“民生在勤,勤则不匮”——“漠药”2.0团队暑期社会实践民勤日志
前言结束了在八步沙林场的实践学习,我们告别古浪,动身前往民勤。“平沙落日大荒西,陇上明星高复低。”在这里,等待我们的是一部与风沙抗争的生态保护史,是一次与返乡治沙青年的近距离接触,是一张脱贫致…
“民生在勤,勤则不匮”——“漠药”2.0团队暑期社会实践民勤日志
前言结束了在八步沙林场的实践学习,我们告别古浪,动身前往民勤。“平沙落日大荒西,陇上明星高复低。”在这里,等待我们的是一部与风沙抗争的生态保护史,是一次与返乡治沙青年的近距离接触,是一张脱贫致…
“民生在勤,勤则不匮”——“漠药”2.0团队暑期社会实践民勤日志
前言结束了在八步沙林场的实践学习,我们告别古浪,动身前往民勤。“平沙落日大荒西,陇上明星高复低。”在这里,等待我们的是一部与风沙抗争的生态保护史,是一次与返乡治沙青年的近距离接触,是一张脱贫致…
“民生在勤,勤则不匮”——“漠药”2.0团队暑期社会实践民勤日志
前言结束了在八步沙林场的实践学习,我们告别古浪,动身前往民勤。“平沙落日大荒西,陇上明星高复低。”在这里,等待我们的是一部与风沙抗争的生态保护史,是一次与返乡治沙青年的近距离接触,是一张脱贫致…
“民生在勤,勤则不匮”——“漠药”2.0团队暑期社会实践民勤日志
前言结束了在八步沙林场的实践学习,我们告别古浪,动身前往民勤。“平沙落日大荒西,陇上明星高复低。”在这里,等待我们的是一部与风沙抗争的生态保护史,是一次与返乡治沙青年的近距离接触,是一张脱贫致…
“民生在勤,勤则不匮”——“漠药”2.0团队暑期社会实践民勤日志
前言结束了在八步沙林场的实践学习,我们告别古浪,动身前往民勤。“平沙落日大荒西,陇上明星高复低。”在这里,等待我们的是一部与风沙抗争的生态保护史,是一次与返乡治沙青年的近距离接触,是一张脱贫致…
“民生在勤,勤则不匮”——“漠药”2.0团队暑期社会实践民勤日志
前言结束了在八步沙林场的实践学习,我们告别古浪,动身前往民勤。“平沙落日大荒西,陇上明星高复低。”在这里,等待我们的是一部与风沙抗争的生态保护史,是一次与返乡治沙青年的近距离接触,是一张脱贫致…
南医微天使微团课宣讲团南京小分队“我们在南京,探寻南京这座城市的安全感”
今年暑假,南京医科大学由学生组织了南医微天使微团课宣讲团南京小分队1队的暑假社会实践特别行动:“我们在南京,探寻南京这座城市的安全感”。在7月19日至7月23日,1小队走访多地:鸡鸣寺、省人民医院、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