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追寻红色精神,走进十人桥

来源:南京师范大学泰州学院美术学院 作者:牛子汝

为进一步弘扬爱国主义精神,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此次南京师范大学泰州学院美术学院”红色之路我来行“暑期社会实践活动。于8月9日在江苏省徐州市新沂市淮海战役十人桥烈士陵园进行暑期社会实践活动。接受革命传统以及爱国主义教育,缅怀冉庄人民英勇顽强抗击侵略者的革命英雄史绩。

淮海战役十人桥烈士陵园建有纪念碑、纪念馆、园内景观等,安放着有名、无名烈士的英灵1617人。纪念馆占地面积750平方米,是爱国主义、英雄主义红色教育基地。1948年11月8日夜,9纵27师79团追击国民党黄百韬兵团,被条河流拦住了道路,在副排长范学福的带领下,10名战士纷纷跳下冰冷刺骨的河水中做桥墩.用身体支撑浮桥,保证了部队顺利渡河,全歼了敌人两个团,这一事迹被称为十人桥事迹,“团结心、奋力拼搏、甘愿奉献、敢于胜利”的“十人桥”精神,是全国人民宝贵的财富。作为淮海战役役中的重要英雄事迹• “十人桥”事迹曾被列入小堂教科书———”初冬之夜的江淮大地寒风四起,河水冰冷刺骨。充当桥墩的10位勇士被冻得嘴唇发紫,体力渐渐不支,桥面慢慢低了下来。这时,年轻的共产党员宋协国大声喊道:“同志们,闭住嘴,咬紧牙,挺起腰来完成任务!”由于桥面窄、战士过桥的速度快,有的战士在桥上滑倒,架桥的战士就用头将战友顶住。有的战士踩到架桥战士的肩膀或手上,他们一声不吭。有个战士从桥上跌进河里,站立在最深处的勇士用全身力气把他硬顶了上去。部队飞快上桥,有一会十七八个全副武装的战士同时在桥上奔跑,因为负重大,桥身突然一歪,四五个战士掉下河。马上有人大喊:“拉开距离过桥!”桥上战士立刻分散开来,桥又稳了起来。机枪连的战友们要过河了,他们觉得机枪太沉,怕桥下的同志们顶不住,有人就说:“走,趟水过河。”在桥头的架桥战士孙书贤顿时急了:“快过吧,同志,打仗还心软什么!我们扛得一个又一个连队从人桥上通过。”就这样,我军一个营的兵力快速通过了“十人桥”,冲向对岸,迅速投入到战斗中。“来自《十人桥》原文片段。

在草桥镇堰头村,有这样一座桥梁,因为有了它,战士们才通上了一条大道,打赢了一场战役。这座桥就是十人桥,是十位英雄用血肉之躯架起的桥梁。1948年11月5日,国民党徐州军事会议后,第七兵团司令黄百韬立即部署所属驻防在新安镇地区的25军、63军、64军、100军(9月划归黄百韬兵团序列)和驻防在海州的44军(11月初划归黄百韬兵团序列)向徐州集结。华野司令部掌握黄百韬兵团的动向后,代司令、代政委粟裕迅速决定发起淮海战役《攻击命令》的时间由11月8日晚提前到11月6日晚。10位勇士用肩膀扛着木梯保证部队渡河的那一幕,被永远凝固在草桥镇堰头村,站在十人桥上,枪声、炮声、战马嘶鸣声仿佛在耳边响起。当时年仅12岁的村民邓朝良记忆犹新,“下午三点的时候,打的比较激烈,跟刮风一样,什么枪声也听不见。”

时间回到1948年11月8日那个烽火连天的下午,华野聂凤智9纵的先头部队赶到新安镇,追逐黄百韬兵团63军。眼看快要追上敌人了,却被一条河挡住了去路。由于没有桥,连长命令三班架桥,二班负责掩护。三班班长和战士共10人跳进冰冷的急流中,把木梯扛在肩膀上,人身当桥腿,木梯当桥面,同志们用血肉之躯筑起一道人桥,保障了部队顺利通过,为战争的胜利奠定基础。村民邓朝良回忆起当时的情景:“解放的时候,老百姓都躲在一个屋子里藏起来,就听有人喊‘大家都别怕,我们是共产党,是解放军’。”

岁月的长河奔流不息。十位勇士的壮举,永远铭记在人民心中,并被写进了小学教科书。为了纪念在战争中英勇牺牲的烈士,纪念园以信念大道为主轴线,串联起纪念碑、纪念馆、烈士墓区等,烈士墓区不仅沉睡着十人桥战役中牺牲的210名烈士,还长眠着在白马河战役、窑湾战役、王楼战役牺牲的革命烈士。缅怀革命先烈,汲取红色力量,赓续红色血脉,传承红色基因。

http://www.dxsbao.com/shijian/503741.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陕西理工大学 “筑梦前行扬帆起航”社会实践支教团中期总结汇报在南郑区阳

7月16日下午,陕西理工大学“筑梦前行扬帆起航”社会实践支教团中期总结汇报在南郑区阳春中学举行。陕西理工大学团委副书记钟小龙、学工部副部长岑道权、实践团带队教师陈琰、阳春中学校…… 王豪 陕西理工大学机械学院查看全文 >>

陕西理工大学阳光公益课堂 | 我们既是老师,也是学生

伴随着孩子们的笑声,我们睁开了惺忪的睡眼,迎来了支教的第二天。像昨天一样,孩子们早早地就来到了学校,我们在饭堂吃早饭的时候就隐隐约约感受到了孩子们熙熙攘攘走进校门的欢声笑语…… 王豪 陕西理工大学机械学院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曲园学子寒假社会实践:探寻省博珍宝,传承华夏历史文脉

曲园学子寒假社会实践:探寻省博珍宝,传承华夏历史文脉2025年1月20日,曲阜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鲁韵传薪社会实践队走进山东…

河海大学水文水资源学院涌泉回川宣讲队去往乐山一中宣讲

1月23日河海大学涌泉回川源泉队到四川省乐山市第一中学高三13班进行返校宣讲活动步入大学已经有一个学期,团队中的同学们已经…

送春联,暖人心

送春联,暖人心为了传承和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让社区中老人们感受春节的温暖和关怀,2025年1月28日,曲阜师范大学生命科学…

武汉大学全国文化遗产活化传播调研实践队赴山西省博物院实践

实践背景:在浩瀚的历史长河中,文化遗产是中华文明生生不息的见证者,它们如同一颗颗璀璨的明珠,镶嵌在中华大地之上。习近…

智享老年生活 助老年人跨越数字鸿沟

智享老年生活助老年人跨越数字鸿沟随着科技的快速发展,智能手机在全球范围内得到了广泛普及,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

最新发布

志愿服务三下乡,无私奉献担大任
三下乡的风吹过夏日的烈阳,去迎接教育万紫千红的春天。为积极响应大学生三下乡活动,潍坊学院数学与信息科学学院“1+1”志愿服务队来到潍坊市杨善初级中学展开三下乡实践活动。倾情付出,尽情支教,洒向校园…
心系儿童成长,把爱留在仙桃
“老师今天还画画吗?”“老师,今天我们画什么呀?”孩子们进来刚坐下就好奇的问着我们。几个先到的孩子立刻坐在前排。一个女孩说每天早早来就是为了占前排,想坐在前排中间,能够更清楚的看到老师的操作,…
参观红色基地 学党史践初心
“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多么嘹亮的歌声,也道出了人们心中那份赞美与欣慰,中国共产党已然成立百余年,无数的革命先烈为了新中国奋不顾身,舍生忘死。而作为后辈,更应该珍惜前辈们用血与泪为我们新一…
领悟剪纸艺术,感受七彩假期
本网讯(通讯员周江涛)为进一步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增强青少年对非物质文化遗产剪纸技艺的了解。7月19日,湖北第二师范学院赴仙桃市“麦田守望者”志愿服务分队在仙桃市干河街道王老村党员服务中心会议室…
走进十人桥,追寻红色记忆,传承红色精神
此次南京师范大学泰州学院美术学院“红色之路我来行”暑期社会实践团队于8月7日在江苏省徐州市新沂市十人桥烈士陵园进行暑期社会实践活动。为进一步弘扬爱国主义精神,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接受革命传统…
西农学子走进柳林开展产业振兴调研
7月25日,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园艺学院赴城固调研队一行9名成员前往陕西省汉中市城固县柳林镇展开调研。城固县柳林镇作为城固县最大的镇,在脱贫攻坚,防止返贫工作上取得了丰硕的成果。调研队了解了柳林镇依托…
西农学子三下乡:猕猴桃产业链助力乡村振兴 青龙寺好风光促进生态文明
7月27日下午,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园艺学院赴城固调研队来到陕西省汉中市城固县原公镇,重点对青龙寺村和齐峰果业猕猴桃园区展开调研,团队通过走访调查,采访记录,问卷调查等方式了解当地猕猴桃产业发展和生态…
返乡“淳”风化,“嘉院”展师心
今年暑期,作为”嘉兴学院”的师范生我回到自己的家乡,在儿童家庭和当地音乐教育机构对接,将一些双职工家庭的孩子们、贫困家庭的孩子们组织在一起,开展双减教育帮扶活动,在社区内开展普通话推广活动。帮…
安徽学子三下乡:踏访红色足迹,传承百年初心
为了传承和发扬老一辈革命家艰苦奋斗的优良作风,勉励当代年轻人勇于战胜前进道路上的各种艰难险阻,安徽工业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探寻红色足迹,百年初心永驻”暑期实践队在7月15日赴安徽省合肥市蜀山区…
佛山学子三下乡:发展特色农业,助力乡村建设
没有农业农村现代化,就没有整个国家现代化。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要强,农业必须强;中国要美,农村必须美;中国要富,农民必须富。”“在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迈进的历史关口,巩固和拓展脱贫攻坚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