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江苏科技大学开展“传承红色基因”暑期社会实践活动

来源:江苏科技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作者:[email protected]

为贯彻落实习总书记关于深入学习“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的重要讲话精神”,江苏科技大学“党史学习小队”暑期社会实践团,在湖南省韶山市,四川省汶川县,江苏无锡市等多地开展“传承红色基因”暑期社会实践活动。

韶山篇

结合党在韶山的发展历史,将“四史学习”融入青年学生社会调研、理论宣讲、志愿服务中,追寻红色记忆、讲述红色故事、传承红色基因,引导学生扎根大祖国地、奋发历练成才。

习总书记曾深刻指出:“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中国革命历史是最好的营养剂。”参观红色革命旧址不仅是开展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内涵,也是沉浸式开展“四史”学习教育的应有之义。众多青年学子通过探访韶山内红色革命旧址追寻红色起点,传承红色血脉,汲取前行力量。在讲解员的生动讲述下重温革命先辈伟大事迹,传承忠诚爱党的红色精神,引导青年知史爱党、知史爱国。通过文物、文字、图片等定格下的历史时刻和革命事迹,回顾我党的光辉历程,缅怀先辈的丰功伟绩,让小组成员们更加深刻地体会到了百年间党发展的曲折艰难,更加坚定了自身共产主义信仰,矢志不渝坚持党的领导。

先辈们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赤诚,感召和带动广大干部群众为了人民幸福、国家富强而共同奋斗。这些都是青年一代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精神财富。韶山是播种革命的土壤,是孕育革命的摇篮,传承红色基因,弘扬韶山精神更是我们每一个青年的使命。“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的韶山精神,是以“韶山五杰”和毛泽东一家牺牲的六位亲人为主要代表的韶山一大批志士仁人用鲜血和生命铸就的,是毛泽东同志和韶山无数革命前辈经过长期的革命实践,不断培养、积累而形成的,其灵魂是坚定信念,其核心是敢为人先,其显著特征是合群奋斗,其实质是无私奉献,其活力源泉是开拓进取。韶山精神同井冈山精神、延安精神、西柏坡精神一样是我们党在革命战争年代留给后人的宝贵精神财富,是我们今天开拓进取的强大思想动力。

坚定信念是韶山精神的灵魂。“韶山五杰”之所以“闳中肆外,国尔忘家”,毛泽东之所以教育亲人“舍小家,为大家”,革命战争年代韶山之所以有近1600人为革命献身,共产党之所以“一不怕苦,二不怕死”,之所以尽职尽责,开拓创新,就是因为有坚定的理想信念。“夫志,气之帅也”。共产主义理想和社会主义信念,始终是共产党人的崇高追求,是新时期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的力量源泉和精神支柱。党员坚定了理想信念,就有了立身之本,就能够经受住各种各样的考验,始终保持正确的政治方向;背弃了理想信念,共产党员的政治生命也就终止了;淡化理想信念,共产党员就会落后于时代前进步伐。我们发扬韶山精神,就应当高扬理想信念的旗帜,砥砺奋斗的精神,始终不渝地坚持共产主义理想,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念,在全面建设人文、生态、小康的和谐韶山中努力发挥先锋模范作用。

敢为人先是一面旗帜,一种气魄,一种力量。

敢为人先,就是要敢于让思想冲破禁锢,敢于作常人所不敢为之事。一代伟人毛泽东是韶山人民的骄傲,毛泽东是敢为天下先的杰出代表。1925年,毛泽东回韶山发动群众时,就敢于冒天下之大不韪,开办农民夜校,建立农民协会、“雪耻会”,创建中共韶山特别支部,在韶山这块土地上点燃可以燎原的星星之火。从那时起,韶山人再也不信坟山八字,只相信团结奋斗,自己解放自己。一代又一代的韶山人,正是秉承敢为人先的韶山精神,战胜各种困难,不断把韶山的社会主义事业向前推进。

汶川篇——-参观汶川县红军纪念馆,追溯红军长征记忆

汶川县红军纪念馆是当地政府为了纪念1938年8月在这里牺牲的44名红军战士而重建的一个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红军长征在汶川,宣传了革命思想,建立了红色政权,团结了人民群众,扩大了党和红军的影响。红四方面军在汶川期间,红军战士深入群众,宣传党的纲领和红军政治主张,领导羌、藏、回、汉各族人民打土豪,分田地,建立了县、区、乡、村各级苏维埃政权,发动群众成立了游击队、少先队、童子队等红色组织。在中共红四方面军“前委”建立的汶川县委的领导下,各族群众协助红军作战,为红军打粮、送粮、抬伤员,与国民党军队开展了生死搏斗,先后进行了威震雁门关等十余次战斗,经受住了血与火的考验。

红军长征过汶川虽然只有三个月,但传播了革命思想,唤醒了受奴役受压迫的劳苦群众,在羌村山寨播下了革命火种,指明了各族人民争取解放的道路,为后来人民解放军进州、民主改革、平叛支前奠定了群众基础。

参观汶川县红军纪念馆让我更深刻体会到红军长征精神,了解到弘扬长征精神的必要性。红军长征精神,指红军在极其险恶和极其艰苦的条件下,不畏强敌,不怕牺牲,坚韧不拔,英勇顽强,无坚不摧,一往无前的精神。在保卫祖国和建设四个现代化的事业中,长征精神仍然是鼓舞我们前进的精神力量。在今后的日子里我也会把长征精神运用在生活中的方方面面。

无锡篇

我们怀着无比崇敬的心情走入陵园,缅怀革命英雄先烈。

穿过大门前一座栩栩如生的烈士群像雕塑,走入一条百米甬道,两旁葱郁的松柏树上写满了庄严与肃穆。还未来得及细品岁月的痕迹,一座巍峨耸立的纪念塔矗立在广场中央,塔身正面镌刻着“为国牺牲人民英雄纪念塔”。纪念塔后的陈列馆内真切地展示了无锡人民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进行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艰难曲折历程,生动再现出五四运动直至无锡解放的壮丽历史画卷。

如今市革命烈士陵园内,“为国牺牲人民英雄纪念塔”巍然耸立在广场上,在苍松翠柏映衬下庄严肃穆。陵园内墓区共安息着205位英烈的忠魂。纪念碑亭镌刻着135位烈士的生平简历,陵园烈士事迹陈列馆展出了114位烈士的英勇事迹及200余件文物资料。烈士们的光辉业绩,化成一座座丰碑,在惠山北麓闪烁着永恒的光芒,激励着一代又一代人前来瞻仰。

走出陵园,回望纪念塔,它依然矗立在那里,无怨无悔、无声无息,承载了中华民族伟大的精神永垂不朽,激励着一代代后来者坚定信念勇往直前。

烈士陵园,对我们来说,是重要的政治、文化、教育资源;是形象、丰富、生动、深刻的培育基地。我们参观了各个英雄烈士事迹后,深感幸福来之不易。通过党史学习教育,更加牢记初心使命,坚定革命意识,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下,为实现两个一百年的奋斗目标贡献余热。我们要铭记历史,继承和发扬红色精神,继承先烈遗志,弘扬优良传统家风。

在今年的暑期社会实践中,我校青年学生通过多种方式重温红色记忆,传承红色基因,讲好红色故事,学悟“四史”传递红色正能量。在学思践悟中坚定理想信念,在奋发有为中践行初心使命。真正做到了深入学习,积极传播,躬行实践。展现我校学子青春风采。

http://www.dxsbao.com/shijian/503272.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用爱维护童真 用心温暖梦想

因为爱,简单的事情变得有了意义。为丰富中小学生暑假文化活动,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通过对目标梦想的引领,改变乡村留守儿童知识贫乏的现状,从而实现乡村振兴。近日,服务团来到黑池…… 动科学院赴陕西省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动物科技学院查看全文 >>

深入基层牛场 理论结合实践

为了进一步了解黑池镇养殖业发展,将所学知识贯彻于实践。服务团来到了黑池镇马家庄,在和当地雷书记取得联系后,共同前往合阳县雷海艳家庭农场参观肉牛养殖场。据了解,该家庭农场属于…… 动科学院赴陕西省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动物科技学院查看全文 >>

青春绽放热土 助力乡村振兴

习近平总书记在山东济南市章丘区双山街道三涧溪村考察时说“乡村振兴,人才是关键。鼓励大学生村官扎根基层,为乡村振兴提供人才保障。”为了更好的了解大学生助力乡村振兴的实际情况,…… 动科学院赴陕西省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动物科技学院查看全文 >>

服务乡村振兴 放飞青春梦想

为积极响应习近平总书记给华中农业大学“本禹志愿服务队”回信中“积极加入青年志愿者队伍,走进西部,走进社区,走进农村,用知识和爱心热情服务需要帮助的困难群众,坚持高扬理想、脚…… 动科学院赴陕西省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动物科技学院查看全文 >>

传承红色基因,勇担时代重任

“党员”,一个庄严又神圣的称号,它赋予了人民党魂,使得对党的使命感更加强大,以至于一些老党员离岗不忘党,退休不褪色。为传承红色基因,勇担时代重任,服务团来到了合阳县黑池镇五…… 动科学院赴陕西省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动物科技学院查看全文 >>

西农学子赴合阳三下乡感想12

大学生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是高校人才培养的有效途径,通过这次下乡活动,我受益非浅,我明白到农村缺少的是教育与信息,同时这也锻炼、提高了我的综合素质。这虽说是我第一次参…… 何琳园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动物科技学院查看全文 >>

西农学子赴合阳三下乡感想11

社会实践是大学生课外教育的一个重要的方面,也是现阶段我们能把校园生活和社会生活结合的一个重要媒介,在暑假时期进行的暑期实践活动,带给了我很大的感触和社会经验,让我切身的感受…… 李妮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动物科技学院查看全文 >>

西农学子赴合阳三下乡感想10

在今年暑假初期,我们进行了暑假社会实践活动,赶赴陕西省合阳县进行支教活动和关于当地留守儿童,乡村振兴等一系列民情的走访调查,也对老党员进行了采访。此次社会实践中,我们需要早…… 职卓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动物科技学院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多彩社团|闽南科技学院漫手作协会与闽南科技学院生命科学与化学学院青协

2025年3月9日下午,闽南科技学院漫手作协会携手闽南科技学院生命科学与化学学院青协于闽南科技学院康美校区旧社区举办公益手工…

‘职’点迷津 巾帼护航|闽南科技学院开展女企业家进校园宣讲活动

为进一步弘扬女性自尊、自信、自立、自强的时代精神,3月12日下午,闽南科技学院于菲华楼C102开展“‘职’点迷津巾帼护航”女…

青春浇灌希望 爱心点亮未来—兰州交通大学第26届研支团支教生活纪实

在祖国西部的青山绿水间,兰州交通大学第26届研究生支教团的青年学子们正以教育为笔,以青春为墨,在西部教育的广袤画卷上描…

追“锋”青年,志愿同行 —基础医学院2023级临床医学第五志愿服务队开展志愿

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做出的关于弘扬雷锋精神的重要论述与对深入开展雷锋活动的重要指示,让闪耀着时代光辉的精神火种…

激活红色密码!沂蒙精神赋能革命老区 高质量发展——湖南农大青年志愿服务

近日,湖南农业大学牛犇犇青年志愿服务团走进长沙市开福区好人馆,以“激活红色密码!沂蒙精神赋能革命老区高质量发展”为主…

最新发布

深入基层助成长,走进社区话乡音 ——“留得住的乡音”实践团开展方言小课堂活动
人们常说“乡音难改”,方言是烙印在游子身上抹也抹不开的印记,浓缩着人们有关家乡的全部情感记忆。然而近些年随着普通话的广泛推广,方言逐渐消失在了人们的日常对话里,很多孩子甚至因此成为了方言的“失…
江苏科技大学开展“传承红色基因”暑期社会实践活动记录
江苏科技大学开展“传承红色基因”暑期社会实践活动为贯彻落实习总书记关于深入学习“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的重要讲话精神”,江苏科技大学“党史学习小队”暑期社会实践团,在湖南…
齐鲁大学老建筑寻访
齐鲁大学老建筑寻访——追寻齐大历史建筑,重温齐鲁医学精神2022年8月12日,山东大学基础医学院“以文会友”社会实践队赴山东大学齐鲁医学院(趵突泉校区)、山东大学齐鲁医院探寻齐鲁大学历史建筑。本次活动…
矿大“矿行者”实践队赴北京中关村科技园参观学习
2022年7月,“矿行者”暑期社会实践团成员到达北京市中关村东升科技园进行实地走访、调研、参观及学习。实践一北京市“智行者”科技有限公司,团队成员参观并学习自动驾驶行业相关知识及产业状况。智行者科技…
乡音永驻,烟火长存——苏州大学“留得住的乡音”实践团开展扬淮方言传承与推广活动
近年来,随着普通话的大力推广,地方方言在时代的洪流中逐渐衰落,慢慢被人遗忘在了一隅。然而方言俨然是不可缺失的,那充满温情的乡音无论何时都是人们彼此联结的精神依托和情感共鸣。为此,2022年7月18日到7…
华中农业大学学子赴贵州开展“七彩假期”暑期支教社会实践活动
7月17日至8月1日,华中农业大学动科动医学院赴贵州省松桃苗族自治县实践团的7名队员与来自北京师范大学、华中师范大学、贵州大学等高校的16名支教队员一起奔赴贵州省松桃苗族自治县甘龙镇中学,开展为期15天的…
走进精河纺织企业 探寻纺织产业高质量发展奥秘
中国青年网武汉8月16日电(通讯员王李娜)纺织行业是国民经济中非常重要的一个行业,它不仅满足人类穿衣的需求,更为工业生产提供原料。为了进一步深入了解棉花作为纺织第一原料在纺织行业的重要作用,认识新…
奋发图强,亮剑深蓝
“一座博物馆就是一所大学。”为了感受红色精神,领略中国海军风采,曲阜师范大学数学科学学院“追寻红迹,青春向党”社会实践队于7月7日来到山东省青岛市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博物馆进行参观学习,探寻红色足…
湖南学子三下乡:趣味数学课堂,学习热情持续涨
为了激发同学们对数学的热情,通过有趣的数学题开发他们的治理,提高探究问题的积极性,体验到学习的乐趣。服务团志愿者与衡阳师范学院返家乡个人通过合作实践,开展趣味数学教学,培养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
重温革命历史,传承红色文化
为了更好的了解学习党史和红色文化,培养新时代青年不怕困难,吃苦耐劳的革命精神。2022年7月11日曲阜师范大学数学科学学院“追寻红迹,青春向党”实践队来到山东省莱芜战役纪念馆缅怀革命烈士并进行调研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