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调研大学生返乡发展意愿,助力家乡长远发展

来源:南京财经大学会计学院 作者:宋雨珊

(通讯员宋雨珊)7月23日至7月27日,为了解当代大学生毕业后返乡发展意愿,南京财经大学会计学院“青春向党‘乡’约盛夏”暑期社会实践团队在山东临沂、江苏南通等地开展“大学生毕业后返家乡发展意愿调查”活动。团队采取线上问卷调查与线上线下随机采访相结合的方式展开调研。其中,线上共计收集有效答卷144份,线上与线下采访10人。主要分析当前就业形势下,大学生毕业后返家乡就业意愿及原因、返乡就业职业方向与选择等相关问题。

影响大学生毕业返乡就业意愿因素众多

在线上问卷调研中,有超过一半的受访者表示愿在毕业后回乡谋求发展,同时也有近45%的受访者不愿回乡就业。其中,大学生回乡就业比例过半这种现象的出现,首先与受访者家乡的经济,文化等方面的显著发展有关:近年来,很多经济欠发达地区优化人才环境,吸引高校生回乡就业也逐渐成为一种趋势。其次,对于来自欠发达地区的大学生来说,回乡就业未尝不是应对当下日益增加的就业压力的较好选择:高等教育的普及以及一线、新一线等经济发达地区大量的人才流入都会导致这些地区人力资源过剩,就业困难加剧。另外,团队成员杨欣怡也在线下随机采访中了解到,大多数大学生倾向于毕业后返回家乡就业,除了家乡能提供优渥福利待遇以及返乡就业具备发展前景之外,家乡带给人的熟悉感与安全感,以及学生自身希望以己之力回馈家乡、发展家乡的意愿也是当下“返乡潮”趋势日益兴盛的原因。

而分析另外近半数受访者不愿回乡就业的原因,团队了解到:受访者对家乡的印象普遍停留在:福利待遇不均匀、发展空间不充足等方面。在线下采访中,受访者李同学也表示:尽管家乡的经济文化等方面近些年来呈发展上升趋势,但发展速度总体趋于平缓,与北京、上海等一线城市相比,仍无法为自己未来的职业发展提供更多可能性。不排除现实客观条件无法满足受访者预期这一原因,就大部分受访者以此作为拒绝回乡就业的理由可见,大学生们对家乡建设的认知不足:现阶段,高校对教育所进行的定位主要集中于现代化建设者的培养,在课程规划、校园生活等方面中具有显著的城市特征,其目的还是在为经济发达的城市进行人才培养。而对于经济欠发达地区的政策与建设问题缺乏相关指导,学生也就无法了解与关注,由此也造成部分大学生对自身工作能力以及返乡工作的自信心不足。

所以对于大学生的就业指导,高校不仅要在思想意识方面进行鼓励与正确指导,还应该有指向性地探索现阶段大学生在农村就业与创业中必备的专业技能。例如校方可以创设符合乡村需要的培训机制,为大学生搭建乡村地区实习的平台,让大学生在实习体验中切实体会家乡变化。事实上,国家对中央城市发展和新农村建设都有着相应的政策扶持,且近些年来国家在统筹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优化大学生回乡建设的工作环境上做足了努力。

大学生返乡就业偏好低风险职业

问卷结果显示,有超过一半的大学生表示愿意在毕业后返回家乡就业发展,而其中超过75%的答卷人表示更倾向于就职在薪资待遇稳定的企事业单位,相较之下,选择回乡创业以及深入一线农村担任大学生村官的人数则显得寥寥无几。大学生对工作的选择,反映了他们对社会环境的理解和对社会前景的判断。当前在新冠肺炎疫情等影响下,各行各业发展皆存在诸多不确定因素,加之大学生就业形势本就严峻,大学生偏好相对风险性小,稳定性强且舒适度高的职业不足为奇。而对于调查中所反映出来的“大学生缺乏返乡自主创业以及深入一线信心与动力”这一问题,应当认识到:村镇乡级地区吸引大学生不易,留住大学生更难。尽管在调研中团队发现当下大部分大学生已有回乡发展的意愿,但如前文所述,这种意愿建立在地区所提供的优渥福利与发展空间的基础上,如果地区难以保证大学生回乡的前途和发展,那么这些选择返乡就业的大学生迟早还是会离开农村。

当下,次发达地区面临人才短缺的问题尚未解决,乡村振兴又需要新鲜力量,团队成员武静认为高校与社会应当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积极的就业思想观,规避存有偏见地选取职业,广泛呼吁大学生参与家乡建设。村镇乡一级地区不仅需要吸引大学生返乡,更要在后期培养,政策资金上提供支持,鼓励返乡就业的大学生自主创业,深入基层。其次,村镇乡一级地区可以通过地方产业的多元化或是产业链的加长等产业革新手段,为返乡大学生提供就业的机会,尤其是培育发展乡村第三产业,能吸引到更多全面发展人才,从而鼓励返乡大学生联起手来,创设返乡就业氛围。

本次调研活动,“青春向党 ‘乡’约盛夏”暑期社会实践团队从就业意愿以及就业方向两方面真切地了解了当下大学生毕业后返乡就业现状,又从地区差异、大学生就业意愿、社会环境等多方面浅析背后原因并提出建议。

团队认为,新时代大学生应认清家乡发展的形势和机遇,主动把个人梦融入中国梦,回乡发展,施展才华,助力家乡繁荣发展。同时社会也应不断加大宣传,予以有效的引导,通过能力的培养以及价值观念的贴切论述和给予支持等方面的综合考量,提高大学生返乡就业的积极性,鼓励更多大学生将自身职业发展融于家乡建设之中,在发展家乡的同时实现个人价值。

http://www.dxsbao.com/shijian/502482.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丰盈科普之翼,筑牢创新根基

湖南科技大学第二十届大学生科普知识竞赛顺利举办为调动学生学习科学文化知识的热情,活跃湖南科技大学科普活动氛围,6月6日15:30,湖南科技大学第二十届大学生科普知识竞赛决赛(以下简称…… 文明 莫飘遥 匡无 湖南科技大学青年融媒体中心查看全文 >>

青年铁肩担责任,赤诚丹心谱新篇

湖南科技大学第二十一届团委、学生会主要学生干部候选人演讲面试顺利举办为贯彻落实湖南科技大学团委、学生会换届工作,遴选出优秀学生代表,组建一支思想觉悟高、综合素质好的学生干部…… 陈碧瑶 李泳霖 张 湖南科技大学青年融媒体中心查看全文 >>

奋楫笃定勇担当,栉风沐雨展新篇

湖南科技大学第二十一届团委、学生会主要学生干部候选人第二轮竞选无领导小组讨论顺利进行为吸引广大优秀学生干部投身校园建设,组建一支思想品德好、工作素养高的学生干部队伍,6月3日…… 文明 李泳霖 蒋慧 湖南科技大学青年融媒体中心查看全文 >>

名师妙传中医奥道,群才深悟中华文化

湖南科技大学第十二期青马讲坛第三讲暨了解中华传统文化系列讲座之“走近中医”顺利举办为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引导广大青马学子清晰认识到中医这一传统文化传承和发展的重要性,6月…… 邱慧祺 李泳霖 匡 湖南科技大学青年融媒体中心查看全文 >>

非遗文化进校园,纸影翩飞庆六一

湖南科技大学定名二十周年系列活动之6·1“薪火相传·文化润童心”——湘潭非遗纸影戏进校园展活动顺利举行为促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可持续发展,提升学生道德素养和人文情怀,同时为庆祝六…… 邱慧祺 莫飘遥 张 湖南科技大学青年融媒体中心查看全文 >>

英才巧拟声形,齐力演绎经典

湖南科技大学第二届信文杯“声承薪火·心映征途”配音大赛决赛成功举办为号召湖南科技大学学子在语言表达中拓宽知识面,提高人文、艺术等方面修养,营造健康向上的校园文化氛围,5月23日…… 刘乐 李泳霖 谢芬 湖南科技大学青年融媒体中心查看全文 >>

激情拼搏勇竞技 勉力奋斗燃青春

湖南科技大学2023年首届“袁记云饺杯”羽毛球混合团体赛暨体育专业羽毛球单项赛顺利举行为进一步提升科大学子对体育运动的兴趣,弘扬健体精神,形成尚体风气,5月21日15:00,湖南科技大学…… 曹淑祥 蒋慧颖 高 湖南科技大学青年融媒体中心查看全文 >>

科研汇聚涓涓情意,青春传递熊熊火炬

第十五届“挑战杯”湖南省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终审决赛顺利举办为鼓励大学生积极学习科学知识方法,努力培养科学精神,助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5月22日,由共青团湖南省委、省…… 文明 李泳霖 张云 湖南科技大学青年融媒体中心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探秘园科院绿色驿站,共织生态梦

在春意渐浓的二月,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统计与数学学院齐心协“绿”队再次踏上了探索绿色空间之旅。2月22日,实践队前往武汉市首…

【寒假实践】学思践悟新思想 · “智医引领,律定责明”——医疗人工智能侵

实践背景随着医疗人工智能技术的快速发展,其在医疗领域的应用日益广泛,在提高诊疗效率、精准度和可及性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

瑶乡有教语,网教书新篇:广西师范大学“瑶乡师心”团队赴富川高级中学,

2025年1月下旬,广西师范大学“瑶乡师心”调研团队抵达富川瑶族自治县,为调研采访当地教坛楷模做前期准备。2月6日至2月17日,…

寒假“返家乡” |返家乡助力家乡发展,尽显青春活力——交通运输学院2025寒

姓名:杨萍专业班级:物流管理2401班实践感悟:在当今社会,培养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服务意识显得尤为重要。作为一名大学生…

寒期践行情系母校,桂工薪火照亮高三逐梦路

大学生网报2月22日讯(通讯员黄秋霞)岁序更替,在2025年寒假,“情系母校,相约桂林理工大学”社会实践团队踏上征程,走进广…

最新发布

弘扬愚公移山精神,传承红色奋斗基因
记“红色追星人”团队济源红色教育基地参观活动2021年2月20日,在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这次学习教育“总的来说就是要做到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教育引导全党同志学党…
江苏学子三下乡:寻访沙家浜,信念薪火永传
2021年3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上指出:“中国革命历史是最好的营养剂,重温这部伟大历史能够受到党的初心使命、性质宗旨、理想信念的生动教育,必须铭记光辉历史、传承红色基因”。为深入学…
徽风墨韵,传承经典
徽风墨韵,传承经典纪伯伦说:“在人的幻想和成就中间有一段空间,只能靠他的热望来通过”中国青年满怀创新、精益求精、坚持不懈的热望,创造了一次次的中国传奇,留下了无法磨灭的工匠精神。周东红日复一日…
萤火遇见星光,照亮纷繁梦想
中国青年网淮安8月7日电(通讯员祖巾茹)“小扇引微凉,悠悠夏日长”顾太清在《菩萨蛮》中如是说。微风不燥的时节,来自南京师范大学泰州学院教师教育学院“萤火之行,灼灼凤城”的志愿者们从7月5日便在泰州…
青科学子参观济宁市革命军事馆
济宁市是著名的鲁西南革命老区,有着丰厚的文化底蕴和光荣传统。位于济宁市博物馆四楼的济宁革命军事馆,是济宁市唯一一处全景式展现济宁革命军事斗争历史的综合性博物馆。在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成立一百周年…
东南学子“三下乡”新疆乡村扶贫实地调研|阿克苏地区阿瓦提县红旗村
7月20日下午,东南大学“籽籽同心·走入新疆“乡村扶贫调研实践队里来到了阿瓦提县乌鲁却勒镇的红旗村进行走访调研。红旗村是阿瓦提县两个乡村振兴示范村之一。为推动示范村创建工作提档加速,今年以来,该村…
杭师大“3H”小队在路上 | 探索健康之路任重道远
杭州师范大学公共卫生学院“3H”慢病数字健康管理社会实践小分队于7月9日开始实践,以杭师大健康管理系为专业基础,以杭师大附属医院为实践依托,院校结合通过社会实践进一步培育本创项目。实践期间去往杭州…
南泰学子三下乡:萤萤之火,灼灼其间
中国青年网淮安7月23日电(通讯员祖巾茹)伴随着蛙声与蝉鸣的交响乐曲,自7月5日起,来自南京师范大学泰州学院“萤萤之火,灼华凤城”的志愿者们便依次在泰州、淮安、南京等地开展了系统而有序的暑期志愿活动…
南航长空学子:沿着总书记的足迹 走进正定县塔元庄
“将青春书写在乡村土地上,建功新时代,助力乡村振兴。”在乡村振兴的时代背景下,为让当代青年更好地参与到乡村振兴当中,发挥出自己的青春力量。今年7月,南京航空航天大学长空学院“红绿之梦·正定行”社…
民俗特色助共富,数字赋能振乡村——工学院“曙光越乡野,科技燃星光”实践队走进中国齐艾
为实地学习民俗特色产业,深入理解企农融合实现共富,2022年7月30,曲阜师范大学工学院“曙光越乡野,科技燃星光”实践队来到中国齐艾健康文化产业园考察学习。下午三时许,实践队队员抵达产业园核心厂区,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