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行“最广州”红色路线,探木棉红精神之碑

来源:广东海洋大学数学与计算机学院 作者:小羊羊

中国青年网广州7月30日电(通讯员 杨志恒 何明珠)

越秀区是广州最古老的中心城区,拥有最丰富、最具影响力的红色文化资源。身为“老城市新活力创新发展示范区”,它积淀了最具特色的岭南文化,记录了新中国发展的红色足迹。作为中国近代民主革命的策源地,中国共产党早期的一系列重要革命活动都在此展开;党组织和党员始终走在赓续奋斗精神、展现时代风采的最前列。为响应“三下乡”号召,学习党百年奋斗的历史经验和革命精神,传递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热情,2022年7月25日,广东海洋大学数学与计算机学院木棉红探寻队深入广州越秀区,行“最广州”红色路线,重温革命历程,探木棉红精神之碑。

7月25日上午,队员们首先在广州起义烈士陵园展开实践。广州起义烈士陵园是为了纪念1927年12月在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广州起义中牺牲的烈士而修建的纪念公园,富有民族风格,气魄雄伟。在广州起义纪念碑前,直冲云霄的纪念碑庄严肃穆,呈现广州起义战斗过程的纪念碑浮雕栩栩如生;队员们领略当年先烈前仆后继,无畏牺牲的形象,去感受英雄热血的余温。 沿着墓道,游客驻足而观,若有所思;队员们通过宣传栏了解广州起义领导人张太雷的英雄事迹,在开国元帅叶剑英墓和广州公社烈士墓前鞠躬悼念。离开烈士墓后,队员们走进广州近代史博物馆。借着馆内偏暗的灯光,展览的文物彷佛有了生命,向队员诉说一段段近代过往:三元里抗英,虎门销烟,广州起义……。队员们再度感受广东革命的发展历程,近距离体会了木棉红精神的深刻内涵。

图为广州起义纪念碑。 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何明珠 供图

7月26日下午,队员们的脚步辗转到广州起义纪念馆。作为广州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之一,广州起义纪念馆有其珍贵的红色价值——呈现起义全貌,传承红色基因,激励奋斗奉献。队员们追随讲解员指引,放慢了脚步:展览中象征着广州苏维埃红色政权的红布带见证了广州起义,高科技手段还原的广州起义场景再现当年历史氛围,给人身临其境之感。红色记忆在文物中一点点重现,映衬着纪念馆的主基调,指引着队员追随先辈的步伐,感受新中国成立的坎坷历程。参观完两层楼后,队员们在纪念馆门前停留,对讲解员进行采访,并积极地交换着自己的心得体会,意犹未尽。

图为广州起义纪念馆内展厅。 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何明珠供图

7月27日上午,队员们来到“最广州”红色路线最后一站——中山纪念堂。中山纪念堂是广州人民和海外华侨为纪念孙中山先生集资兴建的纪念性建筑物,庄严且宏伟。步入纪念馆内,映入队员眼帘的是孙中山先生画像,庄严的表情在昭示着革命必将进行到底的决心。通过参观馆内陈列,队员们了解到革命先驱孙中山先生一生的革命及革命理想;正是孙中山先生的理想抱负,影响了后来的人们敢于不断革命和斗争。队员们采访了一位爷爷,他说第一次来中山纪念堂便被宏伟的八角形建筑所震撼;当谈及孙中山先生生平时,他向队员们津津乐道地讲述孙中山的先进事迹,其内心的崇高之情溢于言表。

图为采访中山纪念堂内游客。 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何明珠 摄

7月28日至29日,队员们整理实践活动资料并总结实践成果。通过走访该地的历史遗迹,查阅相关文献以及与负责人的沟通深入了解这里曾经发生过的事情,队员们重温了革命历史、瞻仰革命旧址,缅怀革命先烈;这几天队员们拜访当地的居民和纪念馆的工作人员,从见证者的角度再次审视这一段历史,了解了长辈们对这段历史的见解。 走“最广州”红色基因路线,探寻木棉红精神之碑。队员们走过广州起义烈士陵园,看到当年起义者们顽强战斗,无畏冲锋的英雄姿态,敬仰他们舍身忘死的爱国忠心;走进广州近代史博物馆,重温广州近代历史的发展,感受广东革命历史发展的悸动;参观广州起义纪念馆,听到起义牺牲者张太雷“用我们最后一点热血,保障广州苏维埃的政权……”的铁血誓言,追随先辈的红色足迹,思悟木棉红精神内涵;走在中山纪念堂,感受孙中山先生“天下为公”的广博胸襟……。队员们此行了解了广州起义事迹、接受革命思想洗礼、学习革命精神、重温革命前辈伟大而艰辛的创业史,寻觅红色文化,和群众一起传承发扬革命精神。历史风云变幻,而在这个岁月静好的年代,更不应忘记英勇无畏的先烈们逆行的背影。队员们正是沿着这条红色路线前行,走进那段波澜壮阔的红色岁月,探寻木棉红精神,传承红色基因。

图为部分线下队员在广州近代史博物馆的合照。 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何明珠 摄

http://www.dxsbao.com/shijian/501222.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纸盘绘画

绘画课我相信都是小朋友们喜欢上的,不出意外,小朋友们确实很喜欢上。不过可能是线上的原因,小朋友没有很活跃,但我在小朋友发过来的绘画作品中我可以看到小朋友上课的用心。绘画大家…… 追希社会实践队 岭南师范学院查看全文 >>

云支教之武侯诸葛孔明

由于疫情期间人员流动复杂、为了规避风险等不可控的原因,我们的线下三下乡活动被迫提前结束转而在线上进行支教。对此我们都感到十分遗憾,但我们也迅速整理心情开始执行云支教的计划。…… 追希社会实践队 岭南师范学院查看全文 >>

学习白求恩的精神

今天是线上教学的第二天,小朋友今天提前就已经进入了课堂,这也说明了小朋友还是非常的喜欢来上课的。那么我在昨晚上课的时候,我忽然间看到了我小时候很喜欢的一篇课文,那就是《纪念…… 追希社会实践队 岭南师范学院查看全文 >>

线上游西安

今天是线上支教第二天,这次课是旅游课,主题是印象西安。我选择这节课的原因是在我看来,学生最喜欢出去玩耍了,如果每次上课都讲一些比较理论的知识,学生会觉得无聊,现在的疫情也有…… 追希社会实践队 岭南师范学院查看全文 >>

弘扬吃苦耐劳的精神

加入追希实践队伍已经有一段时间了,在追希队伍里不仅体验了线下的乡村支教还体验到了利用线上平台进行支教,无论是在线下支教还是线上支教,我都体会到了当教师的乐趣,学会了如何与同…… 追希社会实践队 岭南师范学院查看全文 >>

肩扛担当,胸怀感恩

7月17日是线上教学的第二天,今天给紫欣小朋友上一堂不一样的课程——学会感恩,感恩是一种处世哲学,也是一种生活智慧。古人说:“滴水之恩,须当涌泉相报”。其实,感恩是人的一种道德…… 追希社会实践队 岭南师范学院查看全文 >>

防溺水的重要性

今天是线上支教的第二天,经过第一天的线上教学后,我明显可以更轻松的面对线上支教的考验,也可以很好的处理网络不顺畅的问题,也能时不时关心一下学生是否在认真听课,有没有偷偷退出…… 追希社会实践队 岭南师范学院查看全文 >>

篮球基础球性训练

第一次尝试在线上授课教学,有一种说不出心酸的感觉,好好地线下三下乡活动就突然结束了。心里带着失落感开始了后几天的线上教学,只能尽我们自己最大的努力去上课,去教会小朋友需要学…… 追希社会实践队 岭南师范学院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桂平木偶戏传承现转机:广西师大学子实地调研 “把脉开方

在当今文化多元共生且非遗保护浪潮澎湃的时代背景下,古老的传统技艺正面临着新的机遇与挑战。2025年2月25日,一群充满朝气与…

邢台市博物馆举办大学生返家乡社会实践活动,助力当地文化宣传

2025年1月10日至1月21日,邢台市博物馆迎来了一批特殊的工作人员——刚刚返回家乡的大学生们,他们利用寒假时间参加了“返家乡…

通大杏林学子:金香盈盛地,桔韵助农忙

近年来,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号角在华夏大地全面吹响,广西融安县依托当地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将金桔产业作为乡村振兴的主导产…

“百千万工程” 新传华韵突击队:深耕连山福堂,点亮壮瑶文化传承之光

2月13日至2月16日,华南师范大学“百千万工程”突击队之新传华韵队伍,在清远连山壮族瑶族自治县福堂镇开展了为期四天的实践活…

创新领航,数智赋能

在数字化转型加速与新质生产力蓬勃发展的时代背景下,数智化财务成为会计学、财务管理领域的前沿探索方向。为促进高校人才培…

最新发布

党风建设促进青少年成长
为进一步弘扬中华游戏传统文化,推动青少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曲阜师范大学法学院中国青年法治行小队队员与当地社区进行合作,开展“党风、家风”主体活动,旨在让居民们充分了解家风的重要性和对青少年成…
预防网络沉迷,促进青少年健康成长
随着科技的迅猛发展,计算机网络已经深入社会生活中,无论是工作还是学习都离不开互联网,在面对这个虚拟的世界时,并不是所有青少年都能抵挡的住其诱惑,负面影响尤为突出,为探寻此种情况对青少年的影响,…
安阳工学院学子三下乡:街道打扫,共筑美丽乡村
安阳工学院艺术设计学院志愿者走进乡村,笔墨点亮乡村情,暑假三下乡实践团队因疫情原因进行线上志愿活动,走进自己家乡乡村进行为期两周的社会实践活动随着越来越多的大学生对“三下乡”号召的响应,大学生…
燃情七月,散播萤火
中国青年网南京7月28日电(通讯员王馨悦)这个七月中旬,在新冠疫情依旧肆虐的当下,南京师范大学泰州学院教师教育学院“2022萤火之行--公益暑托班”的志愿者老师们,被突如其来的新一轮疫情爆发阻隔在了各自的…
“魔力光伏”实践团——探索光伏奥秘,助力绿色发展
近年来,随着我国光伏产业的发展高歌猛进,光伏产业的制造段、应用端、进出口都取得了快速增长。与此同时,光伏发电在农村也取得了大规模发展。为了研究其中的奥秘,山东理工大学“魔力光伏”公益实践团赴山…
广海学子三下乡:“三来一补”,造就东莞经济巨变
大学生网报湛江7月23日电(通讯员连梓迪)改革开放以来,东莞市成为中国经济发展最快的地区之一。东莞市被称为制造业名城,富可敌省。东莞市能有这样的荣誉,“三来一补”政策对东莞经济的一路腾飞功不可没。…
丽水学院实践队走进革命纪念馆,探寻红色印记
丽水学院实践队走进革命纪念馆,探寻红色印记作者:郑雨茜为用实际行动迎接党的二十大的胜利召开,也为加强青年一代的我们对党史的学习与了解,近日,我校民族学院“走进红色基地学习党史”暑期实践团队深入…
以青春之力,传萤火之情
中国青年网南京7月22日电(通讯员王馨悦)这个暑期炎炎夏日,蝉声悠长。为了帮助缓解暑期家中孩子无人看管照顾的现象,并丰富小朋友们的暑期生活,南京师范大学泰州学院教师教育学院,于7月1日起开展了以线上…
暑假实践活动感想之第一次当队长
作为队长,此次活动是我进入大学后,第一次自己组织队友参加活动,由于进入大学后,一度处于适应阶段,时也是想在高考后重新经营自己的半亩心灵花田,期望在平凡生活的点滴中探寻自己的未来发展方向和理想信…
“魔力光伏”实践团队赴高青通威新能源有限公司调研
7月16日,在结束了对油马村的调研后,“魔力光伏”实践团队在学院党委副书记范小平和团队指导老师张继武的带领下,前往淄博高青通威新能源有限公司芦湖电站进行调研。到达目的地后,电站负责人张站长向全体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