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庆祝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建团一百周年,加强团员教育,追忆历史,勿忘国耻,鉴往知来,传承和发扬中华民族奋发图强的伟大精神,2022年7月26日至30日,青岛科技大学赴青岛市团岛社区服务团前往青岛一战遗址博物馆、青岛邮电博物馆、五四广场、青岛市革命烈士纪念馆等红色经典参观学习,回顾了青岛从建置到主权回归的艰难历程,以历史进程为线索,通过声光电、图片资料和实物了解到了百年来青岛的市井民风和邮电通讯的发展旅程体会到了党史发展的艰辛,了解了共产主义精神在青岛地区的建立和发展的曲折历史。
百年尘嚣 彰显奋发向上的铿锵威严
首先参观了青岛山炮台遗址。青岛山炮台遗址,系侵华德军1899年所建。由南、北炮台和德军“青岛要塞”地下中心指挥部所组成,是侵青德军的九大永久性炮台之一,是军事总指挥部所在地。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日本趁机对德宣战,青岛成为亚洲唯一的战场。该指挥部总面积约2000余平方米,50余个厅、室,大部呈三层立体结构,局部五层。顶部装有铸铁旋转望塔,可全面观测掌握进出胶州湾入海口的舰船情况。内设两个蓄水池,可保障2000余名官兵三个月的作战生活用水。
之后参观了青岛一战遗址博物馆。看一看那过往的烟云,读一读那些令人发指的不平等条约,听一听那年战火纷飞的声音,看一看那些鉴证历史的文物。回顾一战和中国人民为了领土完整、民族独立的而抗争的这段历史,团员们深感当今幸福的来之不易!
随着巴黎和会的失败,在青岛掀起了“五四运动”的狂潮。五四爱国运动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并与工人运动相结合,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在思想上、干部上做了贡献,成为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开端。
历史车轮滚滚向前,如今的青岛蓬勃向上,扶摇于国际,蜚声海内外。但历史不会凋零,战争的沉痛教训是奋发前进的动力,中国人的英勇奋战精神鼓舞着一代又一代中华儿女。
寻迹邮电博物馆 见证青岛通讯事业辉煌
首先团队在邮电博物馆的一楼大厅参观了慢递业务。工作人员介绍,为了让市民留下自己的文字信息,邮局柜台开设了慢递业务。市民可以把信件和明信片之类的文字资料保存在邮局,然后指定未来的时间里送达到某地,时间最长可达50年。慢递业务的收费根据保存时间的长短有所不同。同时市民们在这里可以购买精美,多种多样的明信片进行收藏亦或送给朋友。
其次团队一同参观了多种信息传递设备,从“寻根溯源”、“风云变幻”、“曲折发展”、“红色记忆”、“焕然新生”、“现代通信体验”等六大部分学习到了信息通信技术的发展与进步。青岛邮电通信业始于19世纪末。青岛原系渔村,19世纪末逐步发展为口岸。1891年清政府为防外国侵扰,设置军事防务,青岛遂成为海防重镇。1893年清政府布设沿海军讯电线,标志着青岛邮电通信蹒跚起步。1897年德国入侵青岛后,设立了较系统的邮电通信设施和管理机制。1914年日本取代德国侵占青岛后,接管了邮电通信机构,对邮电通信实行军事统治和业务垄断。1922年中国政府收回青岛主权后,青岛邮电通信成为中国邮电通信体系的一部分。1938年日本再次侵占青岛后,将青岛邮电通信纳入日本侵华战争体制。1945年日本投降后,国民党政权接收青岛邮电,恢复原有管理体制。1949年6月2日青岛解放,青岛邮电通信翻开了崭新的一页。
在青岛邮电博物馆二楼展厅团队成员们参观了有复原过的孔祥熙办公室。工作人员介绍上世纪20年代初,孔祥熙接受其同学、时任鲁案善后委员会督办王正廷的邀请,出任胶澳商埠电话局局长。为真实复原这段历史,邮电博物馆在市档案馆的支持下,查询了大量历史资料,找到当初胶澳商埠督办印发的当初孔祥熙离任的训令,有力地佐证了这段历史。孔祥熙离开青岛后,留下了少量曾经使用过的物品 ,其中包括一张20世纪初的日式办公桌,一本密电码本等。利用这些物品,青岛邮电博物馆较为真实地复原了孔祥熙办公室。
作为新时代的主人翁和建设者,当代青年应当从抗战精神中汲取养分,肩负起强国使命,在奋斗中释放青春激情,用实际行动书写无愧于时代和历史的新篇章。当代青年更应懂得铭记历史,以史为鉴,学习先烈们的爱国主义精神和崇高的民族精神,为共产主义事业而奋斗,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奋斗!
http://www.dxsbao.com/shijian/500104.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