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山大学子三下乡:“爱的三角”再续前缘,汉江之滨魅力支教

来源:山东大学文化传播学院 作者:“爱的三角”支教

7月4日至17日,山东大学(威海)“爱的三角”支教团陕西分队前往陕西省安康市石泉县池河镇,开展为期两周的支教活动和调研实践。本次支教以“黄河文化”为干线,结合实地教育调研、家访问询、乡间采风等综合服务调研活动,探索支教模式的创新路径。同时针对当地文化发展情况和文化底蕴进行实地调研,提出针对性的发展建议,助力乡村文化旅游产业的新发展。

爱的三角,全新起航:夏日孩童烈日心

“爱的三角”支教团作为山东大学(威海)传承性公益支教团队,拥有丰富的支教经验与较高的社会认可度。自2019年以来,“爱的三角”支教团连续四年为石泉县提供优质的支教服务,持续关注当地留守儿童的学习与成长。在支教团成立七年之际,团队成员们选择再次奔赴石泉县进行爱心支教,为当地儿童送去炎炎夏日里的田园长歌。

团队进行支教的地点——池河镇西苑社区,是一个典型的移民搬迁安置社区。由于青壮年大多外出务工,社区有60岁以上的老人658人,留守儿童36人。在支教开展前,团队针对实际情况,选取“乡土文化认同”与“留守儿童教育”作为本次实践的具体主题,作为具体课程安排的依据。另外,由于支教面向的儿童群体年龄跨度广、认知差异大,团队成员采取灵活分组的方法,将其分为“四小组、三大班”保证教学工作正常开展。

为加快团队成员与支教对象的磨合与熟识,实践初期的课程多以趣味性与拓展性为主。有丰富多彩的破冰小游戏、妙趣横生的趣味物理课、手脑并用的美术手工课……轻松的课程和活动安排起到了快速调动学生情绪和顺利开启支教活动的积极作用。根据实践主题,团队成员精心设计并教授了地理陕西、红色党史、秦腔戏剧、乡土文明等特色课程,将传统文化和红色文化融入课程教学,旨在培养学生的乡土文化和传统文化认知、家国情怀、故土情怀。针对留守儿童作业辅导难的现状,团队保证每天安排两个小时的作业辅导时间,为孩子们的假期减压,提高假期作业完成质量。

为深入了解当地基础教育情况、当地普遍家庭背景、留守儿童心理状况等问题,团队成员根据在教学活动中了解的情况,选择了五名具有代表性的学生进行家访。通过家长与学生的反馈以及总结出的问题,提出针对性强、实操性强、持续性强的建议——基于OMO模式的长效支教服务机制,即疫情背景下的线上线下融合支教模式。一方面为孩子们打开云端上的新世界,实现支教团各分队间的优质课程共享,推动教育资源均衡,同时与本校各大社团进行合作,带来线上线下相融的精神盛宴;另一方面与实践地相关政府及组织保持密切的联系和友好往来,争取建立不局限于寒暑假的长效支教机制,结合团队成员的学科特长为孩子们带来优质的课程辅导。

扎根调研,服务乡村:金蚕小镇的发展出路

据了解,池河镇是国家一级文物“鎏金铜蚕”的出土地,被称为“丝路之源”,蚕桑文化底蕴深厚、历史悠久。为真实、深入地了解当地的文化底色与发展现状,发现现存问题、提供解决方案,7月13日至15日,在社区工作人员的引导下,团队成员前往池河镇“金蚕之乡”展览馆、池河镇著名景区“荷塘月色”、汉江石泉古城景区、以及石泉县信访局进等地开展实地调研。

在参观池河镇“金蚕之乡”展览馆时,相关工作人员介绍到,习近平总书记于2017年“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中提到的国家一级文物“鎏金铜蚕”,正是在池河镇出土。这枚铜蚕见证了“古丝绸之路起点在长安、丝路源头在石泉”的蚕桑胜景,也成为“一带一路”的醒目标志。当日下午,在西苑社区工作人员的引导下,团队成员前往了池河镇著名景区“荷塘月色”,对当地的旅游资源与旅游发展现状进行初步考察。团队成员了解到,作为当地的旅游主干道,2018年修建的金蚕大道成功解决了池河镇旅游大环线问题。金蚕大道与当地交通网对接,串联起“沧海桑田·乡村明星”旅游区、“荷塘月色”等一系列景点,极大推动了文体农旅融合,促进特色乡村休闲旅游发展。

14日下午,团队成员前往汉江石泉古城景区,对石泉县的历史沿革、文化底蕴进行更为深入的探访与了解。当地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数目众多,有“鬼谷子的传说”、“石泉石狮子”、“石泉庖汤会”等。根据团队成员在石泉县信访局的调研得知,当地虽然文化资源丰富,但存在着文化资源知名度低、利用率低等弊病,这是亟需解决的问题。基于掌握的情况,团队为当地提出了多条针对性的解决措施与发展建议,为石泉县的发展贡献山大学子的智慧与力量,并将在后期的支教中及时跟进,与时俱进地发现新情况、新问题,与当地建立长久的合作关系。

支教完结,梦想待续:歌声里的结课汇演

随着支教计划的逐步推进和授课的顺利进展,自7月12日始,团队成员开始逐步推进结课汇演的排练工作。7月17日上午,“爱的三角”支教团陕西分队于池河镇文体活动中心影剧院举行结课汇演暨颁奖典礼。

池河镇党委委员、党委副书记、池河镇人民政府镇长段昌民,池河镇人民政府副镇长杜小莹,池河镇综合文化中心主任李泽,西苑社区党支部书记、居委会主任陆龙俊应邀出席本次汇演,西苑社区全体干部、部分网格员及学生家长均前往观看。

结课汇演按照预先安排有序进行,节目形式丰富多样,有抒情歌曲合唱、手语舞、心理情景剧、朗诵等,孩子们精彩的表演充分展现了支教团成员半个月以来的教学成果。节目的最后,影剧院的电子屏幕上投射出团队成员准备的视频——孩子们对父母表达的心意、团队成员在教学生活中的点点滴滴。视频的创作初心,是为留守儿童搭建一条与家长沟通的书信之桥,取得双向均衡式的反馈结果;另一方面,视频也概括了支教团成员与学生之间的相处日常,为双方留出了珍贵的回忆。

会议最后,李泽书记为结课汇演致闭幕词。在致辞中,李书记回顾了过去四年与“爱的三角”支教团合作的经历,并再次表达了对团队成员的感谢。随后,在场领导、团队成员与孩子们共同合影留念,记录下这难忘的时刻。结课汇演与颁奖典礼的落幕,标志着“爱的三角”支教团陕西分队的支教日程正式结束。

“支教就是自己发光,照亮他人的梦想,是心和心的贴近,是灵魂间的碰撞,是彼此成长”。2022年是“爱的三角”支教团成立的第七年,黄河向海,三角筑爱,支教团成员以吃苦耐劳的品德、认真负责的态度,为本次支教和调研活动画上了圆满的句号,充分展现了山大学子的青春风采。

http://www.dxsbao.com/shijian/499923.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支教为荣,共同发展

--许昌学院“筑梦山区”学霸者联盟赴方山教育扶贫实践队支教?联谊?许昌学院“筑梦山区”今天学霸者联盟赴方山教育扶贫实践队和方山镇红色乡村文化旅游实践队在7月12号上午开展了一次联谊…… 程东亮 筑梦山区学霸者联盟支教队查看全文 >>

加强锻炼,身体健康 ——许昌学院“筑梦山区”学霸者联盟赴方山教育扶贫实

加强锻炼,身体健康——许昌学院“筑梦山区”学霸者联盟赴方山教育扶贫实践队2019年7月11日,今天又是晴朗的一天,许昌学院“逐梦山区”学霸者联盟赴方山教育扶贫实践队依旧延续了前几天立…… 张鑫龙 许昌学院查看全文 >>

《隐形的翅膀》,隐形的守护 ——许昌学院“筑梦山区”学霸者联盟赴方山教

《隐形的翅膀》,隐形的守护——许昌学院“筑梦山区”学霸者联盟赴方山教育扶贫实践队2019年7月11日,今天又是充满希望的一天。许昌学院“逐梦山区”学霸者联盟赴方山教育扶贫实践队的队员…… 张孟帅 许昌学院查看全文 >>

筑梦方山 继续前行 --许昌学院“筑梦山区”学霸者联盟赴方山教育扶贫实践队

筑梦方山继续前行--许昌学院“筑梦山区”学霸者联盟赴方山教育扶贫实践队2019年7月11日,许昌学院“筑梦山区”学霸者联盟赴方山教育扶贫实践队的队员们依旧是元气满满的一天,上课吃饭休息…… 汪俊男 许昌学院查看全文 >>

安全第一 预防为主 --许昌学院“筑梦山区”学霸者联盟赴方山教育扶贫实践队

安全第一预防为主--许昌学院“筑梦山区”学霸者联盟赴方山教育扶贫实践队安全之事重泰山,预防为主自救辅。许昌学院“筑梦山区”学霸者联盟赴方山教育扶贫实践队以教育、安全、兴趣、音乐…… 程东亮 许昌学院查看全文 >>

寓教于乐 寓学于乐 --许昌学院“筑梦山区”学霸者联盟赴方山教育扶贫实践队

“寓教于乐,寓学于乐”,“寓”之于寄托,将教育寄予在乐趣里,教育要通过艺术和美的形式来进行的一种教育方式。不论是思想教育和文化教育,总能通过和其他方式的娱乐结合起来,给人以…… 程东亮 许昌学院查看全文 >>

红色基地 放飞梦想 --许昌学院“筑梦山区”学霸者联盟赴方山教育扶贫实践队

2019年7月9日,许昌学院“筑梦山区”学霸者联盟赴方山教育扶贫实践队所在实践基地禹州市方山镇方山小学,今天给小朋友们放假一天,支教队队员们今天也休息一天,这是队员们来到方山小学最…… 汪俊男 许昌学院查看全文 >>

致敬革命先烈 学习红色事迹 ——许昌学院“筑梦山区”学霸者联盟赴方山教育

2019年7月9日下午,许昌学院“筑梦山区”学霸者联盟赴方山教育扶贫实践队队员们一起来到了方山镇方山寨参观。方山寨地处禹州市西部山区的方山镇,是一座历史文化名镇。它不仅是方姓的起源…… 李铭扬 许昌学院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曲园学子服务暖人心,助力社区扫雪除冰

春节前,受强冷空气影响,烟台市蓬莱区迎来持续降雪天气,部分社区道路积雪结冰严重,给居民出行带来不便。为保障群众安全、…

方言之花葳蕤开,非遗之光耀时代

(通讯员:王瞳瑶)抬首回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历史长河,非物质文化遗产宛如昭昭明星,而方言相伴其旁,散发着不可磨灭的光…

学梦归濉,展工大风采

学梦归濉,展工大风中国大学生在线网1月24日电(通讯员卢航宇)2025年1月17日安徽工业大学学子响应学校“返家乡”活动号召返回…

探讨大学生就业的影响因素与应对措施

就业乃民生之本,是维系民心稳定、社会和谐的关键所在。高校毕业生及青年群体的就业状况持续受到全社会的广泛关注与高度重视…

数智技术赋能红色文旅,共赴发展新机遇

在数智技术快速发展的当下,各地红色文旅与时俱进,借助数智技术助力红色文旅创新性发展。于都,作为中央红军长征出发地,承…

最新发布

学辽阔地理,品万千世界
学辽阔地理,品万千世界“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为减小疫情封锁障碍,开阔同学们的视野,扩宽同学们的地理知识面,增强同学们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近日,岭南师范学院商学院“飞跃鹰隼”社会实践队支教组…
发扬革命精神,培育爱国情怀
为发扬伟大的革命精神和优良作风,培育青年学生浓厚的爱国主义情怀,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资环学院赴镇巴县乡村振兴调研队积极响应习近平总书记“用好红色资源,传承好红色基因”的号召,于8月7日来到了川陕红色…
佛山学子三下乡:炎炎夏日,开启下乡之旅
为了将乡村振兴战略贯彻落实于实处,实地研究人文与自然景观的完美融合之间的平衡,汲取打造生态宜居的社区花园式村落的方法与经验,6月30日,佛山科学技术学院暑假大学生志愿服务实践调研团源心·夏乡团队在…
一声老师,一身责任
那是一群天真活泼的孩子,他们礼貌又懂事,但偶尔也很调皮。第一次听到他们叫我老师的时候,我是十分的震惊和惶恐的,因为自己还是一名学生,虽然是师范生,但尚未具备教师的能力,当真的被称呼一句老师的时…
急救在身边,“花朵”向阳生
急救在身边,“花朵”向阳生近年来,急救的重要性渐渐深入人心,全国许多中小学生也积极开展急救技能教学,基础急救技能作为一项关乎生命安全的技能,是每一个人都应熟练掌握的。错误的急救方式有时不仅无法…
武汉学子三下乡:总结大会秀风采,文艺汇演绘终章
武汉理工大学“红心筑梦”成长助航暑期社会实践队赴随州为期半个月的支教进入了尾声,为展示实践成果,实践队组织并与孩子们共同进行精彩的文艺汇演以及视频展示,志愿者与孩子们共同表演的手势舞《仰望星空…
“助力乡村振兴,建设美丽中国”专项计划 | 夏来飞絮赴杜家,风止沉泥待发芽 —— 西北大学“
西北大学“蒲公英”暑期支教队渭南富平杜家小学支教调研服务实践图集…
参与基层社会治理,开展课后育人活动
大学生应积极走进社会基层,参与和服务基层社会治理,7月20日,曲阜师范大学教育学院“双减育新才,教育沐春风”实践调研团成员来到湖南省吉首市太平希望学校开展为期五天的课后服务,围绕思想引领、兴趣培养…
山大学子三下乡实践感悟:闪闪发光的我们
7月5日至19日,作为山东大学(威海)爱的三角支教团日照分队的一名队员,我和其他6名小伙伴一同前往山东省日照市河山镇高新社区,开展为期15天的暑期公益支教活动。为深入了解当地的教育现状,尽己所能将知识…
【化学与化工学院】军旗升起英雄城,红星筑梦忆红心
为持续深化党史学习教育成果,传承红色基因,担当时代责任。7月1日,曲阜师范大学红星筑梦实践队全体实践队员来到江西省南昌市八一起义纪念馆探索红色足迹,追溯红色记忆,深入了解中国共产党建军历史,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