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学子三下乡:学习老党员精神,争做优秀青年
为了让更多的青少年了解到老党员的事迹,学习老党员精神,让老党员身上的崇高精神在当代青年的身上得到继承、发扬。7月27日,安徽工业大学管理科学与工程学院返家乡社会实践队来到当地老党员家中采访老党员,倾听党史故事,弘扬革命精神。通过本次实践活动,培养了大家的爱国热情,更加明确了自己身为国家新一代接班人的责任。
下午两点半,实践队员们到达了老党员家中。一进门,桌上整齐的书本与旁边的香烟壳子吸引了我的注意力。走近一看,在别人家中没什么作用的香烟壳子,上面满是老党员的字迹,刚劲有力,力透纸背。不远处的阳台上,一把古老的藤椅上,一把放大镜和一本《史记》,仿佛在诉说着老党员渊博的知识。老党员热情邀请我们来到里屋,只见那有两口大箱子,“那里面都是我这些年积攒的书籍,活到老学到老嘛!”老党员笑着说。
在这个浮躁的社会,能静下心看书已经不常见,何况是已经七十岁高龄的老人家。而我面前的这位老党员,虽已是古稀之年,但一双眼睛依旧炯炯有神,犹如当年少年郎。我想这是我们在老党员身上学到的第一种精神:不断学习,不断充实自己。我们正值青春年少,正是读书的大好年华,老人家尚在家中读书写字,我们又有什么理由不努力学习?在科技日新月异的今天,不停地学习是跟上社会快节奏步伐的途径,也是我们需要发扬光大的精神。正如老党员所说,“活到老学到老”,在这个风华正茂的年龄,努力学习报效国家,是新一代青年的职责与义务。
经过采访得知,坐在我们面前的不仅是一位老党员,也是一名老兵。“我是海军雷达部队,曾经参加过西沙群岛回收的战役,当年在部队服役是驾驶特种车的一名普通军人”。更为让我惊讶的是,老人家的孙女震惊表示“外公只说过他会开车,我一直以为他在部队就是开车的后勤人员”。听完之后,我的内心五味杂陈。老人家从军二十年,曾在部队荣立“三等功”。退伍之后回到地方,依旧不改军人本色,被评为“先进工作者”,更是我们全县内唯一的省级劳模,这使得那枚“光荣在党五十周年”纪念章熠熠生辉。而这,也只是老人向我们展示的一小部分的荣誉。
我不禁对老人家问道“您为什么不向后人诉说您的事迹呢?”老人家只是淡然一笑“过去的荣誉是过去的,不值一提,做好当下的事情才是最重要的。”我有些哽咽,多少英雄隐姓埋名,从不向世人展示自己的辉煌,只因在他们心中,这些不过是过眼云烟,在当下继续为党贡献自己的力量才是最重要的,所谓淡泊名利也不过如此了吧!
这是我们在老党员身上学到的第二种精神:不执着于过去,不纠结于未来,只看当下之路。在媒体发达的今天,不断有媒体在互联网渲染焦虑,导致现在很多的青年为自己的在为未来焦虑的同时,又对自己过去取得的成绩念念不忘,以至于没有把握好自己正在走的这一段路,错失良机,得不偿失。我们是新一代青年,身上背负着振兴中华的重担,我们会感到迷茫,会感到不知所措,可是我们不能停滞不前,在不确定的因素当中让自己陷入困境。把握好当下,踏踏实实读书做事,才是让自己越走越清醒的方法。
而这第三种精神,已经在老党员身上体现:生命不息,奋斗不止。我们出生在物资丰富的年代,我们没有体会过饿的滋味,没有经历过战争的残酷,没有看到人民流离失所的模样。但是我们应当明白,国家依旧需要青年的力量,一代人有一代人的责任,我们的责任就是通过自身的努力壮大我们的祖国。过去的军人用自己的血肉保护国家,今天的我们用知识与科技保卫疆土不受侵犯,不受他国挟持。过去的文人用自己的笔唤醒麻木的中国人,今天的我们用自己的行为向前辈表示我们是爱国爱党的向上青年,而向下做好小一辈的榜样,树立起我们的文化自信,形成独属于我们这一代的精气神。
如果说老党员是根,那么现在国家的中流砥柱便是枝干,而我们则是即将成熟的新芽。我们承受雨水的恩泽,但也不能忘记我们的根,我们从这里走出去,也终将成为它。让这颗大树变得更加健壮,让我们的根深深扎向地底,让我们的祖国更加繁荣昌盛!(通讯员 汤一鸣)
http://www.dxsbao.com/shijian/499362.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