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网报宁波8月9日电(通讯员 宋妍雨)2022年7月29日,中国计量大学浙东唐诗之路调研小组宁波小队,来到宁波市鄞州区拜访了一位对佛学和国学颇有研究的任姓学者。从战乱的东汉到文化顶峰的宋朝,任老师带着我们整体性地梳理了一遍我国佛教文化的基本脉络,其中选取了几个关键节点做详细介绍。
任老师首先从汉武帝时期讲起,他告诉我们当时在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情况下,佛法受到了相当的抵触,直到魏晋南北朝时期才有了进一步的发展,当时也出现了四大译师玄奘、鸠摩罗什、真谛、不空翻译的大量著作,但是依然受到与本土文化相冲突这一阻力。而这一时期,恰逢天下大乱,战争不休,西晋八王之乱之后甚至出现了五胡乱华,人民痛苦不堪,向往和平,但是和平是几乎不可能的,生命无所寄托所以把希望寄托于宗教。
图为中国佛教四大译经家
除此之外还有道家玄学对佛学发展的促进作用,道家庄子的思想与佛家有相近的地方,佛家特别是禅宗的形成和传播没有庄子是不可想象的。
佛学是在唐朝基本实现本土化的,而讲起佛学在唐朝的传播,自然不能绕开惠能大师。任老师告诉我们,惠能最大的贡献就是打破了圈层。原本佛学只是在知识分子圈层传播,而惠能提出“摒弃一切繁文缛节,普罗大众经过修行都可以成佛,开门见山,直指人心”,还提出“修行在世间,不离世间觉”。
图为惠能大师
任老师对此颇有感悟,他认为文学源于生活为生活服务,佛学也是如此。
任老师一直在跟我们强调的是,我们国家几千年的历史里,太多太多的国家灭亡,但是我们的文脉却一直没有消逝,这就是国灭文不灭。四大文明古国里,只有我们国家依然有条件读懂先辈的文字,这离不开历史上千千万万被记住姓名的和不被记住姓名的人的努力。
现在的我们处在一个信息流通、资源共享的时代,也许很难体悟到文脉赓续千年而不断是一件多么困难的事情。正因如此,更需要我们珍惜此刻接触文化与文明的机会,在探寻未来更广阔天地的同时不忘记手中灯火是由先辈点点微光凝聚而成。
http://www.dxsbao.com/shijian/498349.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