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护湖湘文脉,青年自当力行
——中南大学实践团队赴湖湘五地调研民间传统文化
通讯员:郭梓涵、马也、朱博文、李顺恒
湖湘文化绵延千百年至今,仍然弦歌不绝,既是“大江东去,无非湘水余波”之湖湘文脉的传承赓续,也是一代又一代劳动人民所书写的壮阔诗篇。“惟楚有材,于斯为盛”,底蕴深厚的湖湘文化是独属于湘人的骄傲,没有它,便没有楚地上济济辈出的栋梁之材。
来自中南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的“搴光揽文”实践团队响应党和国家乡村建设的号召,着眼于湖湘传统文化的保护传承,先后在长沙、湘潭、醴陵、常德和张家界考察了当地具有代表性的民间传统文化。在调研的过程中,实践团队走访了不少承载着湖湘传统文化的博物馆、文化馆和非遗项目传承基地,重点了解了湘潭巫家拳、醴陵窑、张家界大庸武术、常德丝弦与常德花鼓戏等具有代表性的地方非遗文化。
在调研过程中,团队成员欣喜地看到当下的非遗文化传承保护工作取得了巨大成就。像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常德花鼓戏代表性传承人杜美霜老师向成员们介绍的一般,常德花鼓戏的发展状况当下呈现出蓬勃向好的局面,常德鼎城区的人大和政协对剧团的发展十分重视,给剧团提供了许多进行商业演出的专门场地,如闲置的厂房等;剧团也与一些企事业单位和部门展开了合作,如银行、税务部门、消防部门等,排练了许多在公司重大场合上的演出;剧团已进驻以抖音为代表的直播平台,同时进行了毛泽东诗词与戏曲、音乐、书法等多模态融合的宣传片拍摄,并且有着可观的播放量。
当然,传承保护中所面临的那些痛点、难点也在调研过程中被发掘了出来。正如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巫家拳代表性传承人颜亮鸣大师所言,巫家拳既缺乏实际产品的产出,也并非必须的生存技能,变现能力较弱,如果无法转化为经济价值与社会价值,其保护便难以维系,无法实现有机发展与传承;“非遗进校园”往往只呈现出一种表演属性,难免流于形式主义的短暂过场,而不能植入教学体系之内,实现长久自然的传播;文化项目与旅游的融合仍任重而道远,当下学习巫家拳的人数太少,缺乏具备表演实力的高水平学员或社区辅导员。造血能力不足、传承人的青黄不接、难以创造可观的经济价值是这些非遗文化项目在传承保护中所面临的现实困境,也是实践团队试图提出可行性建议和参考对策的重点问题。
调研过程中最令调研团队动容的莫过于传承人老师们流露出的发自肺腑的热爱——在颜亮鸣和黄德君大师打出的刚劲孔武的拳法中,在刘海波老师描出的细腻生动的写意山水画中,在杜美霜和朱晓玲老师唱出的清丽婉转的曲调中……传承人一生坎坷只为守护他们心中的信念,他们历经了艰辛,却总在风雨之后看见光明坦途;他们的收入微薄,却不计回报地坚守着传统文化的一方舞台,为民众提供便利的文化服务;对于尚显青涩的团队成员,他们毫无保留地寄予了殷切的期望。之于前人的苦心耕耘,后辈们的身影显得如此渺小,肩上的担子又是如此厚重。行文至此,便愿越来越多后继者担起一份责任——愿你我,也是这后继者中的一员。
团队成员们在后续实践阶段中提出了湖湘传统文化数字博物馆的设想,旨在构架起学术与实践、理想与现实的桥梁,为湖湘文化略尽青年人的绵薄之力。凭借着调研成果和深入学习,一个承载着湖湘民间文艺的专门化、系统化平台已初具雏形,实践团队将进一步探索民间手艺技艺的可持续发展模式,推动濒危民间文艺的传承保护举措切实落地。
http://www.dxsbao.com/shijian/497846.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