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回顾探寻抗震魂,凤凰涅槃新唐山

来源:中南大学资源与安全工程学院 作者:党文哲 张雅琨

1976年7月28日河北省唐山市发生里氏7.8级地震,这二十三秒的地动山摇造成了唐山市242769名百姓长眠于这片土地。在极其艰苦的条件下,唐山人民完成了灾后重建、市复兴、时代发展的涅槃重生。在唐山大地震46周年之际,中南大学赴河北省唐山市探究抗震精神暑期社会实践团,于2022年7月24日在唐山市路北区、滦南县,展开调研寻访。实践团围绕“地震时刻”“灾后救援”“唐山之变”“抗震精神”等等几个版块,通过实地调研、面对面访谈等方法开展实践。此次调研实践过程中,社会实践团成员了解抗震救灾的历史,更加深刻地领会了唐山抗震精神。

废墟中的星星之火

“地震发生的太快,还没反应过来,人就被压在楼板底下了。”受访者刘爷爷当时在武警部队工作,就驻守在如今唐山市地震纪念墙南侧。如今举目四望,那里已经仅剩保护性的废墟残骸和一株孤独的梧桐。

地震发生在凌晨,熟睡的人们一瞬间被埋在倒塌的房屋中,当时在室外工作的人员和从废墟中挣脱出来的人们构成了自救互助的有生力量。28日上午一支约有20万人的救生大军遍布市区。从废墟中脱线的地、市委各级领导干部迅速赶到各自的工作岗位,组织力量抢险救灾,建立临时党组织,在自救互救中发挥了核心作用。整个震区迅速形成了立体交叉抢救生命的战场。

百折不挠的重建路

从废墟里逃生的唐山人民,在经历一场如此惨烈的浩劫之后,并没有沉浸于悲伤之中,而是积极投身灾后的家园重建工作。

地震后,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此次灾害,立即向唐山市调配大量生存救援物资和专业救灾人员赶赴唐山。党中央国务院分多批次派出中央慰问团赶震区慰问灾民。“紧接着解放军就来了,我记得最早的是沈阳军区的部队来的,后来北京天津华北,再后来有上海和南方的医疗队也来了。”刘爷爷说。据统计中国人民解放军北京、沈阳、河北省军区和部分海军部队共计十万大军星夜兼程奔赴灾区,冒着余震的危险攀危楼、钻险洞舍生忘死,抢险救灾。

作为国家重要的钢铁,水泥,煤炭,陶瓷产业城市,唐山在国家工业体系中的重要程度不言而喻,唐山大地震后,唐山工业大部分厂房被摧毁,与北京和东北的通信中断,电力系统瘫痪,生活生产用水供应不足。但是在这般苦难中,英雄的唐山人民,凭借着顽强的毅力,在废墟之上开始马上重建生产。

艰苦卓绝的涅槃路

地震后十年,在基本安置好人民生活和恢复生产的基础上,唐山从1979年开始大规模恢复建设,到1986年底恢复建设总投资43亿元完成总建筑面积1800万平方米。一座功能分区明确,布局合理市政公用设施配套,抗震性良好,生活生产方便的新城市基本建成。同时,在当时的唐山市中心落成了唐山市地标建筑之一的唐山抗震纪念碑,由时任中共中央主席、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总书记胡耀邦同志题写纪念碑题。

“唐山是一座英雄的城市,唐山人民是英雄的人民。虽然经过大地震的重创,但是经过国家的努力、党中央的领导、全体人民的奋斗现在把唐山建成了很美丽的城市。各个方面变化都很大,从外观看,现在盖的高楼,不只高,也很安全,防震系数那是原来比不了的;从内部看,唐山人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同时,也很感恩,在抗震中很多地方帮助了唐山,在武汉疫情、河南发大水、上海又疫情的时候,唐山也伸出了援手。”张爷爷回忆地震以后的四十六年留下如此感慨。

四十六载励精图治,“凤凰城”唐山英姿勃发。1976年7月28日凌晨,百年工业城市瞬间被夷为平地。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全国最大的一次灾难,给唐山人民生命财产造成巨大损失。今天的唐山,是在当年大地震废墟上崛起的一座现代化新兴城市。

接过前辈的接力棒

在采访活动的最后,经历过大地震考验的老一代,对实践团成员述说新时代的寄语。

“我觉得年轻人要自立自强,不管你走到那里,都是唐山人。还有一方面,唐山人也特别懂得感恩,当别的地方有困难时,唐山人也会伸出援助之手,因为他也被别人帮助过,也有感恩的心。心中有感恩的种子,你们没有经历过那样的灾难,但是也应该在能力范围之内去帮助别人。”杨阿姨说。

实践团成员表示:“我们年轻人不仅要通过这次大地震积累经验,更要懂得科学的防震减震救灾;通过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为建设美丽唐山,建设美丽中国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

四十六年前的大地震虽然摧毁了一个城市,但没有摧毁唐山人民和全国军民的坚强意志。在党中央坚强领导和全国广大军民支持帮助下,唐山人民以顽强拼搏的精神投入抗震救灾和灾后恢复重建,在中华民族奋斗史上谱写了一部可歌可泣的壮丽诗篇。在同地震灾害斗争的过程中,唐山人民铸就了公而忘私、患难与共、百折不挠、勇往直前的抗震救灾精神。这是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体现。我们今天要继续弘扬抗震救灾精神,为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注入强大精神动力。

http://www.dxsbao.com/shijian/496803.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信阳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召开2025年第一次班主任工作会议

2025年2月19日,我院在教科楼402会议室召开班主任工作会议。会议由院党委书记缑星主持,全体专兼职班主任参加。会议伊始,缑星传达了学校安全稳定工作会议的会议精神,强调学生安全是学院工…… 教科院新闻部 信阳师范学院教育科学学院查看全文 >>

信阳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召开2024年度团支部书记述职评议会

为加强我院团支部的组织规范化建设,完善团支部管理制度,提高基层团建工作水平,12月26日,我院于教科楼301会议室举办团支部书记述职评议会,专职辅导员杨艺卓参与并指导活动,学生会主席…… 教科院新闻部 信阳师范学院教育科学学院查看全文 >>

信阳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一生一技”儿童舞蹈编创大赛完美落幕

为提升学生的专业技能和艺术创造力,展示学前教育专业的舞蹈教学成果。12月24日,教育科学学院于逸夫楼报告厅举办“一生一技”儿童舞蹈编创大赛。教育科学学院学前教育专业课老师朱欲晓、…… 教科院新闻部 信阳师范学院教育科学学院查看全文 >>

信阳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希望杯”演讲比赛决赛圆满举行

12月19日下午,教育科学学院“希望杯”演讲比赛决赛在教科楼109会议室开展,出席本次活动的领导老师有教育科学学院党委副书记缑星、副院长孙天义、科研与研究工作秘书段海岑、专职辅导员杨…… 教科院新闻部 信阳师范学院教育科学学院查看全文 >>

信阳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2024年先进班集体评选活动圆满结束

12月18日,教育科学学院在教科楼402会议室进行了2024年先进班集体评选活动。院党委副书记缑星、专职辅导员杨艺卓、田园老师、23级班主任李慧丽、徐华伟以及22、23级班长参与此次会议,会议由团…… 教科院新闻部 信阳师范学院教育科学学院查看全文 >>

信阳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2024年“研途星芒,助梦启航”信封传递活动圆满举

为了给考研学子提供精神上的支持和鼓励,助力他们坚定信念,勇敢追梦,12月18日,教育科学学院于教科楼楼前举办2024年“研途星芒,助梦启航”信封传递活动。教育科学学院专职辅导员杨艺卓参…… 教科院新闻部 信阳师范学院教育科学学院查看全文 >>

教育科学学院在信阳师范大学2024年“阳光冬季”校园马拉松中喜获佳绩

12月17日,信阳师范大学谭山校区2024“阳光冬季”校园马拉松在校园内激情开跑,教育科学学院的师生们积极参与,充分展现坚忍不拔的体育精神与昂扬向上的青春风采。比赛开始前,学校于北门举…… 教科院新闻部 信阳师范学院教育科学学院查看全文 >>

信阳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第一期入党积极分子培训班圆满结业

12月12日下午,教育科学学院第一期入党积极分子培训班结业典礼于教科楼301会议室举行。校党委学工部副部长王忠磊、院党委书记房加帅、党委副书记缑星、副院长孙天义,2022级入党积极分子参加…… 教科院新闻部 信阳师范学院教育科学学院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寒假“返家乡” | 助力家乡发展,尽显青春活力——电子与信息工程学院学子

姓名:史佳航班级:计算机科学于技术2303班实践感悟:作为大学生,为响应学校号召,提升对社会的适应能力以及解决身边问题的…

桂平木偶戏传承困境何解?广西师大学子实地探寻破局之路

在文化多元发展与非遗保护意识日益增强的当下,2025年2月24日,广西师范大学多链兴“偶”团队前往广西桂平市杖头木偶文化基地…

机电青春助春运,温暖一路伴归程

在春运这场大规模的人口迁徙中,邳州市宏通汽车客运站作为城乡公交始发站,成为外出务工人员返乡的最后一站,承载着无数人团…

寒假返乡,共筑成长梦——记“红领巾小课堂,团团伴你共成长

**寒假返乡,共筑成长梦——记“红领巾小课堂,团团伴你共成长”活动**随着寒假的到来,我满怀激动地回到了久违的家乡。今年…

计科卓越展新篇,学途照亮启征程

一、引言故事始于2024年,那时的我还在红星中学埋头苦读。一群来自安徽工业大学的学长学姐回到母校进行宣讲,他们的分享让我…

最新发布

安阳工学院学子:统筹城乡发展,促进社会和谐
中国青年网濮阳8月8日电(通讯员高彤彤)2022年的暑假由于疫情原因比以往更早,因为疫情安阳工学院艺术设计学院临时決定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由各队员在自己家乡自行举行。为了响应党和国家号召建设“美丽乡村”…
把粥送入环卫工人手中,将温暖留在大家心中
6月22日湖北第二师范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红船行志愿服务队在益家人志愿服务队张华林队长的带领下前往赤壁市大桥社区“爱心粥屋“开展志愿服务活动,为社区环卫工人和孤寡老人提供免费早餐。为了体验”爱心粥屋…
走进基层组织,助力志愿活动推进社区自治
6月23日上午,湖北第二师范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红船行志愿服务队为了解志愿服务助推社区治理情况,前往赤壁市和尚岭社区居民委员会进行对基层工作人员的访谈,在访谈过程中,红船行队员以问答的方式向社区工作…
振兴盐碱地改良,助力经济发展
为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曲阜师范大学经济学院“盐”整待发调研队针对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发展背景下盐碱地开发企业面临困境与政策效果等问题进行调研。近年来,国家出台了一系列相关政策…
湖北学子三下乡:争做禁毒大使
6月24日湖北第二师范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红船行志愿服务队在赤壁市参与了禁毒宣传活动,为提高当地居民群众对毒品的认识,为使大学生对毒品有更深刻的了解,在此次活动中,我们大学生禁毒宣传队更是为此树起了…
借抖音团购新型宣传方式,助疫情下餐饮业小微经济恢复经营活力
受疫情影响,全国多地餐饮行业多次按下“暂停键”。在此背景下,商务部、国家发展改革委等11部门近期联合印发《关于抓好促进餐饮业恢复发展扶持政策贯彻落实工作的通知》,明确要求从六个方面促进餐饮业恢复…
西油学子三下乡社会实践:缅怀革命烈士,宣讲红色故事
为了保持作为当代大学生的奋斗精神,保持对人民的赤子之心。为了一切向前走,我们无论如何都不能忘记走过得路,面向未来,面对挑战,都要不忘初心、砥砺前行。为了引导广大青少年团体及人民群众对党,对国家…
安徽学子“三下乡”实践,助力乡村振兴
经历了将近一天的社会实践,我感慨颇多,我们见到了社会的真实一面,实践生活中每一天遇到的情况还在我脑海里回旋,它给我们带来了意想不到的效果,社会实践活动给生活在都市象牙塔中的大学生们提供了广泛接…
全民保护母亲河,青农学子在行动
为深入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扎实开展河道生态治理行动,维护河湖健康。7月7日,青岛农业大学植物医学学院保护母亲河实践服务团在东营市黄河入海口处开展“心系黄河共建家园”社会实践活动。作为青农学子…
南京学子三下乡:参观党史旧址,传承红色精神
2022年6月26日,江苏第二师范学院文学院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宣讲团秉承着“参观党史旧址,学习党的精神”的目的前往中国共产党梅园新村纪念馆进行“三下乡”社会实践。上午10点左右,实践队员来到了梅园新…